好的管理,是“反人性”的

點擊右上角【關注】,獲得資深管理顧問倪雲華的管理、創業新知與乾貨分享,讓你專注夢想,少走彎路。


蓋洛普曾經做過一項調查,發現基礎員工之所以頻繁離職,很多時候問題並不在公司,而在於其上司:

公司的管理者。

明明管理者已經很努力了,為什麼還會這樣?


一、用福格行為模型

激發員工的創造力

彼得·德魯克說:“傳統的管理者時間屬於別人,有效的管理者時間屬於自己。”

如何成為有效的管理者?

中國古代韓非子講了一句話很經典:“下君盡己之力,中君盡人之力,上君盡人之智”。

第一個境界是儘自己的能力做事情,這也是目前大多數管理者的誤區,不展開說。

第二個境界是盡人之力,這沒錯,因為管理者需要充分發揮別人的能力。

但真正好的管理者並不是“盡人之力”,而是“盡人之智”。

也就是說,他不只是讓別人發揮能力,而是把別人自己都意識不到的智慧都開發出來了。

如果不能“盡人之智”,不能讓更多人有創造力,產生更多績效。

而是盡己之力去做別人重要的事,管理者自己也不能去做更重要的事情,最後會陷入一個死循環。

所以,如何“盡人之智”?

我們可以用“福格行為模型(BJ Fogg's behavior model)”進行拆解。

福格行為模型認為,要驅動一個人行動,必須同時具備三個元素:

動機、能力和觸發器。


也就是說,只有當一個人有足夠的動機,並且有能力去做到,而且有能觸發行動的觸發器來提醒的時候,一個行為才最終可能發生。

好的管理,是“反人性”的

對於管理者而言,要更好地“盡人之智”,激發下屬的潛能和創造力,可以利用好“福格行為模型”,從動機、能力、觸發器這三點著手。

1.激發動機

為什麼王石說:“績效主義就是企業的膿包?”毫無疑問,績效考核是非常有效的短期管理手段,但僅此而已。

行為學上的大量研究表明:

在一些專業職位上,純粹的懲罰/物質獎勵,會降低員工的專業榮譽感。尤其在互聯網這樣的創造性行業,需要高度依賴於員工的創造力的公司,當員工討厭某件事時,是很難有真正創造性的產出的。


那麼,真正有效激發員工創造力的方法是什麼?

在《原則》一書中,作者瑞·達利奧提出了這樣一個觀點:

進化是生命最大的成就和最大的回報。進化是出於本能的,所以大多數人都會感覺到內心深處的這種動力。也就是說,我們本能地希望把事情做得更好,本能地創造和改進技術以幫助自己。

換言之,我們每個人都本能地希望自己能夠更好的成長進化,自己做得事情能夠幫助到更多人,讓這個世界更美好一點。

而激發員工創造力最好的方法,就是順應這種本能。

因此,管理者可以經常將這些用戶的認可發給團隊,讓團隊成員知道,自己在做的事,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

因為我們真真切切幫助到了別人,讓這個世界更美好了一點。

好的管理,是“反人性”的

再好比,管理者可以挖掘出員工想要成長為一個什麼樣的人,然後放低姿態,真誠地幫助員工成長,為員工的工作賦予意義感。

順應每個人想要成長進化的本能,為員工的工作注入“意義”,是每個管理者的有用功之一。


2.培養人才

傑克·韋爾奇有一句經典名言:“在你成為管理者之前,成功的標準是如何讓自己成長。在成為管理者之後,成功的標準是如何讓別人成長。”

但一些管理者可能擔心,現在員工的平均在職時間都比較短。

前段時間領英統計的數據,95後平均工作7個月就離職。況且培養一個員工,無論是試錯成本還是時間成本,似乎都隱含著極大的不確定性。

而事實上,從經濟學資源最優配置的角度考慮,只有學會培養員工,讓員工的能力更強,管理者才能更好地授權,進而才能有時間去做更重要的事——

管理和決策

不然,很容易陷入這樣的死循環:

高層做著中層的管理工作,中層做著基層的執行工作,然後基層員工沒事幹,每天都在討論高層的戰略。

這也是為什麼,現在有很多大公司,在考核中層管理者時,有個重要指標是“人才培養率”——就是看管理者為公司培養了多少人才。


3.“重複”是最強大的觸發器

管理者和員工之間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樣的,二者之間存在一定的信息差。

在管理者看來,一個會議,如果是自己主持的,可能需要根據公司戰略進行決策,需要權衡組織,還需要有後續行動。

好的管理,是“反人性”的

如果參加別人的會議,要考慮自己的表現,還要考慮會議的決策會為自己的團隊帶來什麼影響,要想辦法為團隊爭取利益。

和人聊天,往往不是閒聊,而是抱有目的……

但在員工眼裡,可能就會抱怨管理者動不動就開會,效率低下,該解決的技術問題還沒解決,就談一些不夠落地的事。

而正是因為這種信息差,導致雙方的溝通效率低,進而導致員工產出效率也不高。

但問題是,大多數管理者竟意識不到這種信息差,這是為什麼?

《黏性》這本書中,提到了一個概念——“知識的詛咒”

也就是說,當一個人知道一件事後,他就很難想象出不知道這件事的人,處於怎麼樣的認知狀態。

而管理者和員工之間,同樣存在“知識的詛咒”。

如何打破這種詛咒?

答案就是重複告知員工工作重點和進度,即便是管理者以為很簡單的事情,也要耐心重複告知,確保員工將時間資源用在刀刃上,將真正的工作內容落實到位。

注意,這裡的關鍵詞是“重複”。

在《說到做到》一書中,作者肯·布蘭德提出,我們在“知”和“行”之間,缺少的最重要一環就是:重複、重複、再重複。

因為人很可能一時無法接納一個新觀念,但如果能從不同渠道重複學習這個觀念,它就不再是個新觀念,很可能變成思想的一部分。

好的管理,是“反人性”的

正是管理者向員工不斷告知工作重點,跟進工作計劃,才能有效打破管理者的“知識詛咒”,減少管理者和員工之間的信息偏差,最後觸發員工的行動。


二、重塑“反人性”的管理思維


有20年的管理經驗,歷任復星集團人力資源副總經理、渣打銀行中國區人力資源營運總監的葉阿次博士總結過,管理者一般會遇到以下三種挑戰:

1. 管理者需要為他人考慮

為什麼他人會做你想做的事情?

簡單來說,一定是因為這麼做對他有好處,這在管理學上叫做利他

2. 管理者不能盯著別人的缺點

那樣你會很痛苦的,別人也很痛苦。所以你要學會發現別人的優點,而且還要創造發揮他優勢的機會。

3. 管理者需要練好表達

管理者需要別人做你想做的事情的時候,溝通和表達就顯得極為重要。因為影響人的主要手段是有效的表達。

人性是“利己”的,但做管理要“利他”,這是反人性的。

人性喜歡看別人缺點,但正所謂“用人用其短,天下無人可用,用人用其長,天下人人可用。”管理就是要逼著自己去看別人的優點,這是反人性的。

人性喜歡逞能,一有機會就表現。但管理者不能逞能,而是要“賦能”,要讓別人去表現。這也是反人性的。

因此,好的管理者,他的思維模式一定是“反人性”的。這也是管理者需要塑造的思維模式。


三、掌握系統的科學管理方法論

彼得·德魯克說:“企業管理的本質,就是人的管理。”

比爾蓋茨說:

微軟最寶貴的資產不是我們的建築物,不是我們的椅子,不是我們的電腦,而是我們的人才。你把我的人才拿走,微軟就一點價值都沒有。

所以,企業應該如何做好“人的管理”,如何做好人才的“選用育留”?

好的管理,是“反人性”的

首先,如何“選人”?

有才創始人兼CEO陳蘭珍,曾在文章“如何精準高效地招到你想要的那個人”中講過一個國際通用的方法——“STAR面試法”。STAR由四個英文字母組成:


  • Situation(情景):指當時的情況怎樣,背景是怎麼樣的;
  • Task(任務):指的是工作,具體是做什麼的,是什麼樣的角色;
  • Action(行動):指對當時的情況有何反應,具體採取了什麼行動;
  • Result(結果):當時的結果如何,產生了什麼樣的反饋?


在這個四個維度的界定下,面試者的言行數據是立體的,是真實的。

相信很多管理者都知道這個方法,但並不是所有人都懂這個方法的精髓。“STAR面試法”的精髓,則是“STAR追問技術”

“STAR追問技術”是管理者克服面試表面性,避免被面試者忽悠的重要方法。

好比面試一個銷售總監,他說一年的業績是130萬,拿過銷冠。如果這個面試者是一個麵霸,他說的這些信息在面試過程中是很難考證的。

但這時,你可以用“STAR追問技術”,不斷還原出一個立體、真實的面試者言行數據:

情景:完成這130萬,當時那一年公司其他銷售的業績是怎麼樣的?公司當時的業務增長速度是怎麼樣的?任務:你要面對的客戶有哪些?行動:針對這些客戶,你採取了哪些行動?130萬業績是你自己完成的,還是團隊一起完成的?這些客戶是公司的老客戶,還是你自己新開發的客戶?這130萬中有沒有通過老闆的關係資源介紹來的客戶……
結果:根據面試者的回答,你會得出一個初步的結果。然後你可以根據這個結果,反覆使用“情景——人物——行動——結果”的循環,對面試者不斷進行追問。

使用“STAR追問技術”的核心,是要通過追問採集到“有效言行數據”,而非“無效言行數據”。

什麼是“無效言行數據”?具備以下幾個特點:

1.主角是我們 2.被面試官引導的回答:“一般情況下我通常會這麼做” 3.對過去事件的現在感受 4.模糊的總結……

什麼是“有效言行數據”?有以下幾個特點:

1.主角是我 2.是特定的行為 3.自發的想法和具體的行動……

因此在面試過程中,我們應當儘量避免引導面試者進入抽象化的思考,避免出現一般性、模糊性的問題,避免假設性的表述。

而應當結合面試者實際的行為案例,還原這個人的言行樣本。




作者:倪雲華,十年跨國管理諮詢顧問,曾服務普華永道、IBM全球諮詢服務部,為華為、海爾、騰訊等公司提供諮詢服務。關注微信公眾號【倪雲華新知】獲得更多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