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億收購亞瑪芬體育,丁世忠:這是創業至今份量最重的一次決定

360億收購亞瑪芬體育,丁世忠:這是創業至今份量最重的一次決定

互聯網+體育 ID:jipangtiyu

作者 | 抱朴子

紀胖說

中國企業安踏要成為國際品牌的決心越來越明顯,距離也越來越近。安踏組團要約收購亞瑪芬體育,成為2018年最重大的中資收購事件。亞瑪芬體育公司董事會7日決定,一致建議股東接受由安踏體育、方源資本、騰訊等組成的投資者財團要約收購。收購價值約為46億歐元(約合360億元人民幣)。

2018年,中國體育產業大事件層出不窮。臨近歲尾,又曝出安踏領銜的投資者財團要約收購芬蘭體育品牌巨頭亞瑪芬體育(Amer Sports),為2018完美收官畫上句號。

12月7日安踏透露,由安踏體育、方源資本、Anamered Investments及騰訊所組成的投資財團宣佈將通過新成立的Mascot Bidco Oy公司,自願性建議公開現金要約收購亞瑪芬體育所有已發行及發行在外的股份。全面收購價為46.6億歐元(約合360億元人民幣)。

這則消息發佈後,安踏集團董事局主席兼CEO丁世忠在給員工的內部信中寫道:“這是我從創業到今天,所做的份量最重的一次決定。”

亞瑪芬體育,何方神聖?

在登山圈,有一個群體被稱作“鳥人”,指的是鍾情始祖鳥這一戶外品牌的人群。

始祖鳥是加拿大奢侈級戶外裝備品牌,平均服裝售價在4000到6000元,是中國消費者最熟悉的高端戶外服裝品牌。始祖鳥母公司即是亞瑪芬體育。

始祖鳥2002年被Salomon集團收購,Salomon是以滑雪著稱的全球頂尖戶外運動品牌,2005年Salomon集團成為亞瑪芬體育子公司。

通過環環相扣的收購,最終讓亞瑪芬體育把這隻“鳥”收入囊中,成為站在食物鏈最頂端的企業。

亞瑪芬體育具有芬蘭血統,業務遍及全球,所經營的品牌,除了始祖鳥外,還有法國山地運動品牌Salomon、網羽運動品牌Wilson、健身品牌Precor、滑雪裝備品牌Atomic、以及跑步圈很受歡迎的運動腕錶Suunto(頌拓)等,上述品牌都是各自細分領域裡的佼佼者。

360億收購亞瑪芬體育,丁世忠:這是創業至今份量最重的一次決定

本次收購,是近幾年安踏國際化之路上最重大的一次對外收購,安踏持有要約人57.95%權益。國內媒體報道稱,亞瑪芬體育公司董事會7日決定,一致建議股東接受由安踏體育、方源資本、騰訊等組成的投資者財團要約收購。佔亞瑪芬體育已發行股份及投票權7.91%的主要股東已不可撤銷地承諾接受要約收購,持有4.29%已發行股份及投票權的股東表示看好此次要約收購。

這次收購被國外媒體彭博社、法新社相繼報道。國內外媒體的關注,使得這個故事變得越來越有趣。

不過,從亞瑪芬體育三個主要消費市場(歐洲、美洲、亞洲)的業績表現來看,亞洲表現最弱。

2017年亞瑪芬體育亞洲區營業收入只有3.90億歐元,佔總營業收入14.5%,與歐洲市場11.74億歐元和美洲市場11.22億的營業收入相比,相差很大。

中國體育品牌安踏最近幾年表現搶眼,這家從福建晉江走出來的企業,是最早一批在香港上市的中國體育公司,擁有較為成熟的中國市場營銷和供應鏈管理經驗。在今年6月《福布斯》發佈的2018年“全球上市公司2000強”排行榜中,安踏以銷售額25億美元、利潤4.58億美元、資產29億美元、市值160億美元位列榜單第1622名。

隨著中國的崛起,中國市場已成為世界最重要的市場,安踏希望能夠在立足本土的前提下,走出去參與全球競爭,成為中國第一傢俱有國際影響力的體育公司。收購亞瑪芬體育是安踏國際化戰略的重要支點。

一般而言,收購之後,現有管理團隊的去留整合,關乎最終成敗。據安踏稱,亞瑪芬體育的運營將另設董事會,現任總裁兼CEO繼續領導公司業務運營,也就是說收購事項不會對亞瑪芬體育的日常經營、管理或業務產生實質性影響。

丁世忠期待,將亞瑪芬體育旗下卓越的國際品牌及產品帶給中國消費者,“他們對專業體育領域的高端產品需求越來越迫切”。

他全力支持亞瑪芬體育管理層及團隊保持其卓越品牌價值,並加速邁入全新增長階段。

《金融時報》認為,本次收購將使安踏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前充實產品範圍。

360億收購亞瑪芬體育,丁世忠:這是創業至今份量最重的一次決定

2019年9月28日,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官方體育服裝合作伙伴(安踏)簽約

多家投行對於此次收購持積極態度。中信證券認為,如果能順利收購、併成功運營亞瑪芬體育,未來安踏有望在中國市場,進一步做大做強品牌,與Nike/Adidas爭鋒。在全球市場,亞瑪芬體育全球業務再上臺階,安踏主品牌開啟全球化、打開新的成長空間,最終成為一傢俱備全球影響力的運動品牌集團。

匯豐銀行認為,這筆交易基本符合預期並隨著結構的最終確定,將消除市場憂慮。

底氣何來?

有這樣一座城,一些企業,在地方經濟去實向虛的時候,始終咬定實體經濟不放鬆,把一雙鞋、一件衣做到極致,把傳統產業做出了高端品質。

晉江體育產業發達,有安踏、貴人鳥等知名品牌。安踏已成長為中國最大的體育用品集團,銷售額已經連續三年破百億。

安踏的故事就是從晉江開始的。

360億收購亞瑪芬體育,丁世忠:這是創業至今份量最重的一次決定

(圖片來源:安踏官網)1991年,安踏(福建)鞋業有限公司成立,創立安踏品牌

1978年中國開始改革開放。13年後,安踏(福建)鞋業有限公司在福建省晉江市成立,安踏品牌應運而生。

2007年安踏在香港上市。2014年,安踏零售轉型成功,全年營收近90億;2015年,安踏全年營收達111.2億。今年上半年,安踏集團營收超過百億元,同比增長44.1%,創造了安踏赴港上市11年以來的最佳成績。而今年三季度財報顯示,包括FILA等在內的安踏非核心品牌零售金額,同比增長90%至95%,成為品牌業績增長新動力。

360億收購亞瑪芬體育,丁世忠:這是創業至今份量最重的一次決定

(圖片來源:安踏官網)2007年,安踏於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創造了行業上市市盈率和融資金額的雙第一

安踏收購FILA(斐樂)始於2009年,那一年也是安踏國際化戰略元年。之後,安踏相繼在2015年收購了Sprandi;2016年收購了迪桑特(DESCENTE);2017年收購了KOLON(可隆)和Kingkow。

將自己定義為“聚焦運動用品的多品牌公司”的安踏,目前旗下擁有安踏、安踏兒童、Sprandi健步鞋、NBA品牌、戶外運動品牌Kolon Sport、滑雪及綜合訓練用品Descente、兒童用品Kingkow、運動時尚服飾FILA和FILA Kids等,覆蓋不同人群的低端至高端的眾多品牌。

今年上半年,FILA成為安踏上半年業績增長主力,有人說,安踏成就了FILA;也有人說FILA成就了安踏。事實是,安踏與國際品牌的相互輝映,成就了今天的安踏,這也是安踏鍾情收購國外大品牌的內在驅動力。

  • 商業模式方面,安踏主品牌主要採用經銷模式。FILA品牌採用直營模式,直營毛利率要比經銷模式高很多,整個2017年,FILA銷售增速超過50%,第四季度增速達到85%-90%。FILA在安踏集團整體業務佔比已超過20%。
  • 市場銷售方面,安踏進一步鞏固傳統銷售渠道,並快速提升購物中心及百貨商店店鋪佔比,以及佈局新零售。從2001年在北京開設第一家安踏專賣店,到2018年6月30日,安踏品牌線下店數量已達9650家,子品牌FILA在中國內地、香港、澳門和新加坡共計有1248家線下店。2013年初,安踏實施零售轉型戰略,從原來品牌批發模式轉型升級為品牌零售模式。

安踏過去超過80%的業務來自街鋪店,但隨著消費升級、商圈轉移以及更多消費一體化,消費者更願意去整合空間的商場進行消費,安踏近兩年進駐商場的速度加快,並佈局新零售。今年雙十一,安踏線上銷售全天流水達到了11.3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67%。

安踏是以中國市場為核心的體育運動品牌,雖然銷售數據已經世界第三,但距離耐克、阿迪達斯還很遠,距離真正意義上的全球性運動品牌也很遠。安踏收購亞瑪芬體育只是走出去的第一步。

目前,交易還需經過多方批准,所以變數仍然存在。不過,對於中資機構有如此實力收購一家頂尖品牌公司,大家還是樂見其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