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没学习幼小衔接课,一上小学就输在起跑线上,家长该怨谁?

思而聪教育


现在提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事实上,

父母不能很短视,要从长远来看待孩子的成长。

你的朋友不断抱怨,这本身就说明一个问题:她是一个喜欢抱怨,喜欢把不好的结果说成外界因素促使的。应该是一个不算自信的人,所以才喜欢什么都要去找替罪羊,因为她很担心别人责怪她,她的内心深处对自己是不自信的。

其实,每个人,每件事情都是内因造成的。那种爱抱怨的性格会造成孩子的无所适从。为什么不从另一个方面考虑这个问题?


得之桑榆失之东隅

我儿子也是没有上幼小衔接课。最初上一年级时我也很是担心这个问题,和老师沟通了一下之后老师说没问题,我会关注。你瞧,因为这件事老师会关注他。这就说明即使问题出现了,也可以有解决的办法。

因为没有上过幼小衔接课,我告诉儿子:你上课要认真听讲,不然就会被其他上过的人落下,所以儿子上课时很认真听课。

最初他连握笔都不会,但是他很认真,老师就会夸他的那份认真,他受到鼓舞后就会写的更好,相反很多上过的孩子会有点浮躁和飘


静待花开不要比较

这一块要说一下,小孩子喜欢比应该也是父母平时教授下来的。我平时总是告诉儿子要和自己比,不要和别人比,只要你每天比昨天更进步一点,妈咪就会为你点赞。

孩子没有了攀比心,没有了负担,就会轻松上阵,他的内心也是平和的。这一点对以后的学习也是有帮助的。


努力才是法宝

告诉孩子,只要努力,你肯定会慢慢追上来,可以给他讲讲龟兔赛跑之类的励志故事,增强他的信心。

儿子在期末考试时分数并不差,

老师也夸他成绩很稳定,不浮躁。

以自己的实践经验来告诉亲爱的父母亲们,不要急,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有的长得慢,有的长得快一些,只要他在成长,在进步,就该受到表扬,受到肯定。

这里是jason妈咪有办法,如果你也喜欢我的文字,请关注我的头条号:jason妈咪有办法,这里将全部是我的原创与实战经验。希望一起探讨孩子成长之道,父母情绪管理和亲子关系的正面建立!


jason妈咪有办法


我们是10月份出生的,连着上了两个大班,本想上一年学前班的,但家附近没有,于是,比较务实的上了两个大班。今年9月上的一年级,我家的是女孩,没有刻意去折腾,只是顺其自然的去选择,但读了两个大班一点没让我后悔,因为是私立幼儿园,两个大班都多少教了点幼小衔接的内容,不多,拼音声母韵母会认会读,但不写不拼,暑假期间,我自己教了简单的拼读,让孩子有点拼音的概念。结果小学拼音很顺利通过,他们学校拼音学习不到2个月,现在基本啥都会拼。数学会20以内加减法,英语零基础,但都表现不错,老师讲课能听懂,回家来每天作业半个小时搞定。然后就是读书!反正我觉得孩子幼小衔接学的度要仔细考虑,太多了,都会,就不想听课,养不成上课认真听讲的习惯,太少,跟不上老师的节奏,失去学习的兴趣。根据孩子情况自己多观察判断吧,毕竟,自己的孩子自己最了解!


言笑妍妍Emily


这个我最有发言权。

儿子幼儿园时很多幼小衔接的课,我觉得没必要,不对孩子做要求。然后他就什么都不会,上一年级,那叫一个吃力。

但我知道,唯一的办法是迎头赶上。抱怨,担心,害怕,不但没有作用,反而还是负面作用。

孩子没动过笔,不会写字,我一笔一划的握着孩子的手来写。作业量比较大,每天都到十点多,甚至十一点多。

真的很累很烦。

可是看到孩子每天一点点的进步,还是知道必须继续努力。

于是,我们坚持。

好艰难。

现在二年级,孩子已经从最差的变成了中上。

还是会交战,还是会疲惫,但是从来不曾放弃。

因为我知道,如果我不努力,不陪伴,不支持,不理解,不接纳,更不会有其他人对我的孩子接纳认可。

有困难,我们并肩战斗,这是家长的价值所在。希望对你的问题有用。


小猫喵喵


这件事反应了幼小衔接课程对学龄前儿童的重要性。

我家儿子今年六岁,18年9月上小学一年级,为了让他更快的融入小学生活,大班这一年我们离开了原来名声在外的一所连锁明星幼儿园,来到了一家私立的学前班,为什么呢,就是我所说的,为了让孩子更好的融入小学生活。

孩子即将开始的小学生活中,首先学习环境发生了改变,不再是几年幼儿园那熟悉的环境,其次,身边的老师同学也都是新面孔,适应能力再强的孩子也要花些时间去接受。但是,当老师的讲课内容孩子熟悉且已经有所了解的时候,会给孩子莫大的自信。

据我所知,现在一年级的内容老师只是花很少的精力去教学,比如说拼音,学习过幼小衔接课程的大部分孩子都已经掌握了,老师讲课时响应连连,老师自然讲的快,那些没学过拼音的孩子,在陌生的环境里既不能回应老师,也不敢举手提问,干着急,自信心受到严重打击,甚至有可能产生厌学情绪。

我们一直强调快乐教育,强调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但身边亲戚朋友家已经发生的‘一年级现象’让我们不得不面对现实,即使不去学前班和幼小衔接机构也要自己在家对孩子进行提前教育,不为别的,为了给孩子一个更‘快乐’的小学生活。




家有胖萌宝E


我的孩子就没上幼小衔接课。这是我的决定。我希望不要人为缩短孩子快乐的幼儿园时光,我也不觉得孩子有提前熟悉一年级学习内容的必要。

相应地,我已经预想到她上一年级时可能出现的情景,最坏也无非是:刚开学那几周,好多同学因为上过学前班等,识字比她多,读题比她快。她可能会因此有一点压力。

如果这种情况真的出现了,我绝不会抱怨什么。做了决定,就要敢于承担后果啊。再说,有什么可抱怨的?!孩子的人生这才到哪儿啊?多大的事儿啊?

我会陪着她,按照学习节奏,消化当天的学习内容。我会鼓励她,保持好的心态,让她明白,那些人即使领先,也只不过是因为他们先学了,不代表他们更优秀。

人生路还长,好习惯和对自己抱有信心比什么都重要。我会和孩子肩并肩,分担压力,迎接未来!

欢迎点击头像,关注“小公主变形计”;还可复制链接http://www.toutiao.com/i6411310333935223298/,阅读我的原创文章《怕一年级不适应,让孩子上学前班?是孩子真不行还是爸妈太着急?》,与我就此问题进行交流。


小公主变形计


幼小衔接,真是不知道为什么一个小学就搞得大人孩子非得去上什么课才行。你以为起跑线上赢了,就一直能赢吗?

说个真实案例,孩子同学,幼儿园里的佼佼者,写字规范认真,幼儿园的作业完成的顶呱呱,别说是班级都快成了整个幼儿园的骄傲了,就连我这个从来不让孩子写幼儿园作业的妈妈都一度怀疑自己了。

上学后,果然人家轻松无比,仍旧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反观自家娃,幼儿园几乎没写过作业,上了学那叫一个不适应啊,几乎用了一个学期的时间才适应了有作业的日子。第二学期,就看不到差距了,幼儿园好与不好的孩子差别不大!

到了二年级,在幼儿园大量阅读的好习惯慢慢显现,再看原来的佼佼者,那学的死啊!考试前老师复习的看图写话是冬天,考试题是秋天,这孩子几乎一字不差地把老师原文照搬了上去,才二年级,想想都觉得悲哀。

所以,与其上幼小衔接课,不如培养孩子爱阅读爱思考的习惯,毕竟,人生是一场马拉松!


双胞胎妈妈成长记


凡事都有两面性,不能独断的说没有上过幼小衔接的孩子就不好。当然家长的心情可以理解,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是一切都要从长远打算,不能单看一个学期的成绩就否定一切。我们可以看看两者的优缺点:

1、上过幼小衔接的孩子优点:

能更快的融入小学生活,会简单的拼音读写,大部份会20以内的加减,部份常用的生字会读会写。

缺点:

部份孩子进入小学后,认为这些知识我已经学过了,有一定的优越感,上课就不认真听讲,顾自玩耍,打搅其他同学。有些甚至养成了错误的学习习惯,比如坐姿、握笔姿势等等。这些已经养成的习惯再让老师调整就比较困难。

2、没有幼小衔接的孩子的优点:

无忧无虑的享受了快乐的童年!

缺点:

不能很快的融入小学生活,需要适应过程,所有技能必须老师手把手的教,进度较慢,特别识字少的孩子更是困难重重,要复出更多的时间去熟悉生字,了解题目的意思。可能会使部分孩子有心理落差。

以上优缺点,从学习准备情况来看,自然是接受过幼小衔接的孩子掌握的技能更多,能更好的适应小学生活。但是小学并不是就只有一年级,孩子们迟早会适应。慢慢的两者的差距就缩小了。这时孩子平时的学习习惯和态度起了作用。只要家长、老师引导得当,没接受过提前教育的孩子不气馁,不放弃,认真学习,随着时间的流逝,赶上其他的孩子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就算没上过幼小衔接,只要家长平时有意识的教些生字(只认,不需要会写),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就算落后也只是暂时的。只有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才是成功的关键!


家有淘气臭宝


如果孩子没有上幼小衔接班,等到上了小学之后,家长和孩子都会感到十分吃力。虽然我们的人生没有起点,小学一年级更谈不上什么输在了起跑线上,但是孩子如果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自卑,失去学习的兴趣,那样才是最可怕的。

所以,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尽量让孩子上一年或者半年幼小衔接班,这样对孩子上一年级将会帮助很大。


如果家长已经错过了给孩子报幼小衔接班,那么等到上一年级后,只能接受这个现状。尽量做到鼓励孩子,帮助孩子,每天认真辅导孩子作业,多和老师沟通。一步一步的来,慢慢的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小学一年级的知识点不多,只要家长每天在家里多督促孩子的学习,多关心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就可以了。最主要的是呵护孩子的自信心,激发孩子内在的学习动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玥妈育儿


幼小衔接不只是识字练题,关键在于培养这5大能力


“妈妈,我不想去上学。我的拼音读不好,字不认识,写得也不好。我成了全班最差的了,怕老师批评我。”

一篇标题为《孩子上一年级,每天哭着去上学》的帖子在网上一发,马上收获了超过10万的点击量,“幼小衔接”的话题在网上迅速引起热议。

有调查显示,在幼升小阶段,孩子们由于知识学习的压力,学习环境的变化,以及学校老师、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越来越高,每年超过60%的孩子入学后存在适应性严重不足的问题。

我们就对孩子在幼小衔接阶段存在的问题有了一次调研的机会:

小仪6岁,上幼儿园大班。

平时在幼儿园表现尚可,基本能跟上老师的教学节奏。

但在妈妈的期望中,今年是孩子幼小衔接的一年,她希望孩子能够做好入小学的各项准备,比如养成学习习惯,找到学习方法,适应社会交往,能够自我服务,做到情绪管理等。

而现实却是,小仪在性格方面比较活泼,大大咧咧,但当老师请她回答问题时却非常扭捏,也不会主动举手回答问题,被提问时表现得很胆怯。

在与人交往上,也不懂主动表达自己,缺乏自信。

最主要的是,在上课过程中,孩子注意力特别容易分散。

照妈妈的话说就是,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很短,特别容易被“带走”,只要一分散就很难再集中回来。

可以说,这与妈妈设想中“幼小衔接”完全背道而驰。

认识到这种情况后,妈妈找到了多特,希望能通过专业系统的感统训练课程来改善和提升孩子的注意力问题。

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生活,是儿童成长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幼升小的各项准备工作,直接关系到孩子未来学习生活的质量。

很多人会觉得孩子上学前学得越多,上学后就越有优势,实际上这种优势是靠不住的。

在幼升小阶段,一味的给孩子灌输知识教育,反而有可能导致孩子产生厌学、惧学、不会学的状况。

那么幼小衔接,到底衔接什么?

其实,学前教育的关键准备主要在于孩子的五大核心素质培养,即专注力、学习动力、生活自理能力、生理健康和社会交往能力

通过这五大能力的培养,能够帮助孩子顺利渡过人生中第一次身份转变,克服幼小段差压力,实现幼小学段自然过渡。

01

专注力不好,幼小衔接有点难

在幼儿期,孩子的被动注意比较多,孩子容易被画面鲜艳、有动作、有声音的事物吸引。但进入小学后,会要求孩子有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即专注力。

专注力是脑部工作的运载工具,比如说,上课时要注意听讲,看书时要注意不漏字漏行,做作业时要注意看题和书写等,这都需要专注力资源的投入。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保护孩子的专注力,不要轻易打扰和打断孩子专注的行为。另外,可以通过系统的方法或寻找专业可靠的训练机构,来改善孩子专注力不足的问题。

02

幼小衔接,学习动力很重要

孩子都有着强烈的求知欲,生活中当他们好奇时,就教教他们。没有兴趣的话,也应当试着激发他们的兴趣。

平时,可以让孩子尝试买东西,在实践中认识人民币,学学算术;让孩子学着看看时钟,认识钟表和时间;让孩子在生活中认认汉字,如招牌、广告上的字,商品包装上的字,卡通人物的名字等等,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拥有对学习这件事儿的向往和喜爱。

03

幼小衔接,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

日常生活中,鼓励孩子们自己穿衣服、整理书包,并对他们的行为进行表扬。

同时,对孩子衣服穿反、文具遗漏的行为,不要着急批评,而是给予耐心的指导。最后,不要因为时间紧迫,一直催促孩子,而是让孩子坚持独立完成。

04

幼小衔接,别忘记营养和健康的衔接

小学和幼儿园最大的不同就包括,老师不会盯着孩子吃点心或喝水。幼儿园每天都会给孩子们营养加餐,既可以补充水分,又能够增加维生素、氨基酸等,而水分的补充对活动量增大的小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因此,家长在幼小衔接期,要注意做好孩子的营养和健康的衔接。

早餐是孩子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家长不妨提前一点起床,为孩子做一顿较为丰盛的早餐,让孩子在上学前拥有一个元气满满的开端。

05

幼小衔接,不容忽视孩子社会交往能力

升入小学对刚从幼儿园毕业的孩子来说,意味着建立一个新的人际圈。部分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会感到缺乏心理和生活上的依靠和安全感,会因为交不到朋友而感到孤独和抗拒。

父母要多与孩子互动,多带孩子去接触不同的小伙伴,多让孩子参加团体活动与游戏。这样孩子在升入小学后,才会更快地融入团体,适应新的班级生活。


多特儿童专注力


这样的家长还真有,我家大宝读的是公立幼儿园,公立幼儿园是不准教小学知识的,所以,有些孩子上了小学后会出现跟不上的情况,特别是学习拼音,很多孩子都学得很吃力。

和我家大宝上幼儿园同一个班的一个男孩,读小学后,又和我家大宝一个班,接送孩子的时候经常碰到这个男孩的爸爸,一开始上一年级的时候,他都是和我抱怨,公立幼儿园不好,什么都不教,现在什么都不会,说他家老二说什么也不读公立幼儿园了。后来,期中考试后,很多同一所公立幼儿园出来的孩子考得都比他家孩子好,他就再也不说了。

孩子没学习幼小衔接课,上小学跟不上,应该怨家长自己,为什么不给孩子好好补习一下功课呢,我家大宝学拼音的时候,也遇到困难了,我每天都会抽出半个小时时间陪他学拼音,坚持一个星期,孩子就跟上来了。

孩子遇到困难,家长应该首先想的是如何去解决,而不是抱怨,另外,不能说没上幼小衔接课,一上小学就跟不上就输在了起跑线上,说这话有些为之过早了。我家大宝现在读二年级,据我观察,那些提前学习小学一年级知识的孩子,其优势只能保持半个学期,到了一年级小学期就不怎么明显了,二年级以后根本看不出差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