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冬天有多冷?古人又是如何过冬的?

包了个包啊


欢迎来到熊二读史。(本文约500字,阅读需时2分)

凌冬将之,又到了一个北方生存基本靠暖气,南方取暖基本靠抖的时节。

在人类文明如此进步的今天,人类依然能感觉到来自大自然深深不友好,不禁使人疑问,古代的人们,是怎么度过冬天的呢?

历史上的气候和今天一样,是不断在变化的。

古代的百年一遇寒冬,千年一遇寒冬,并不比今天少。

根据侯仁之先生的经典研究,五千年来中国的气候经历了多次周期性起落。

下图是历史时期冬季均温与今天(横轴0处线)为基准的比较,由此可知在五代之后,基本上那些冬天,都比今天的冬天要冷。

看了都让人瑟瑟发抖,原来古代比现在还冷呢!

真是要感谢全球化石燃料带来的大量二氧化碳排放,让地球没有之前那么寒冷。

那么古人又是如何御寒过冬的呢?

首先还是要穿暖。

达官贵人等有钱人穿上耐寒的皮裘厚袄。东北三宝之一的貂皮,就是清廷上等的御寒衣料。

普通小老百姓,没钱的只能在粗布之间多塞点毛絮类以求保暖。

战国锦袍

北朝的手套

其次还是要有土暖气。

古代的宫中,都会有叫暖阁的殿,就是用工程手段,建造一个类似现在土炕的烧火加热通道,冬天天冷时,就烧木柴或木炭,以将热力传入室内。

在承德避暑山庄的西阁中,就有专门为咸丰皇帝秋冬北狩而建造的土炕,有点类似现在东北的炕。

这也是古代的土暖气了。

除了火墙或土炕,有钱人家的大厅内还会放一烧着炭火的熏炉,也叫暖炉。利用里面的炭火将室内空气加热,就是现在的暖气了。

如果还有娇滴滴的小女生怕冷,没问题,还有手炉、脚炉,小乔玲玲的,内加炭火,可以抱着暖一暖。

没错,就是现在的暖手宝了。

手炉

普通人家用不起这些昂贵的金属玩意怎么办?

也不是没办法,取暖还是靠火,点燃一堆柴火,就可以暂时驱走寒冷了。

毫无疑问,古人的冬天想必是比较难过的,古人对寒冷的天气也是心存恐惧的。清代犯人在听到被发配到苦寒之地的宁古塔时,大多数内心是崩溃的。

更多历史类原创内容,欢迎右上角关注@熊二读史。


历史宝藏


古代寒冷期有七大时期,下面小编带你们,一起了解一下!


1.前3000年——前1100年,夏商时期,是中国有历史记录以来的最温暖时期,气温比今天可能高2度,黄河流域有野象生存。

2.第一个寒冷期:前1100年——前850年,西周寒冷期。

3.第二个温暖期,前770年到公元初年。春秋战国和秦汉王朝建立。

4.第二个寒冷期。公元初年——600年。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纷纷南下,长江流域开始成为中国文明的中心地区。

5.第三个温暖期,600年- 1000年,唐宋温暖期。

6.第四个寒冷期:1000年-1200年 宋元寒冷期。北方游牧民族活动频繁,迎来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外族中央王朝—大元。

7.明清两朝小冰期时期。



衣(仅以温暖期唐和寒冷期宋元为例。其余不再赘述。)

唐朝服饰介绍真正的唐朝服饰

唐朝的冬装,应该也是比夏装厚,但是肯定和几重衣的曲裾、袄裙没法比了

唐宋夏天比现在要温湿很多,所以也就导致北方一带气候温和

唐宋时期,发配官员或者是犯人,很多时候会往南方发配——原因是当时的南方气候恶劣,瘴气极重——从“赵卞告天”的故事中也可知,当时南方以及全国的温暖成都对襟抹胸宽盛行于唐宋时,也是因为唐宋夏季温度颇高。至于交领款式——从来就没有中断过,唐宋人冬季的时候穿交领或者圆领袍也是很有可能,如果要详细分析气候温暖程度,除了从书中记载,也可以考察岩心以及冰心第四纪冰川之后,有一万年左右的间冰期,也就是相对温暖期。


唐宋时候处于间冰期的中厚期,有一个几百年的气温上升回暖过程,之后的元明,又是气温下降过程之后又出现了现在所谓的温室效应——不过就专业角度来说,二氧化碳的能力似乎没有这么大,二氧化碳改变气温也一直存在争议——现在的主流虽然是二氧化碳导致温室效应,但是也有不少人认为工业革命的开始正巧碰上了间冰期末期的气温回升~~~~~

总之,古人也是知道冷的好伐。气温冷的时候穿衣不二法则:能套多少套多少!

鞋靴,袜子,内衣,帽子,全副武装起来锵锵锵!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问刘十九》 白居易

常常在各种古装剧中也会有冬天喝酒的场景

有木有听说古代过冬暖夏凉的神器,窑洞呢?

有木有小朋友知道东北的火炕呢?小时候在上面打滚幸福指数杠杠。

连原始人都造围着火堆恰恰恰,古代人民也可以抱着火炉取暖嘛。

此外还找到了一片古代取暖设施的文章。

古代取暖秘档

古代取暖的设施主要有火塘、火墙、壁炉和炉灶等。

火塘是最


古老的取暖方式。从半坡、姜寨等遗址发掘来看,其原始房屋中设于门口附近的灶炕,是一种炊事与取暖相结合的设施。它既能吸收自室外吹入的氧气以助燃烧,又能阻挡冬季自门口吹入的寒风。

秦宫的“壁炉”和“火墙”

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情况下,秦代宫廷贵族是怎样御寒取暖的呢?

据《秦宫廷文化》介绍:考古工作者们在咸阳宫殿遗址的洗浴池旁边发现有壁炉,似为供取暖用的设备。研究者认为,这应是在当时条件下比较先进的方式。除此之外,其他宫室中目前虽未发现同样设施,但也应与此一样。遗址中发现三座壁炉。壁炉采暖可以克服火盆、火塘取暖的弊病。其中两座壁炉是供浴室采暖用的,而第三层第三室的壁炉似供高级统治者采暖用的,因为它接近最大的一室。一号建筑遗址的壁炉宽1.2米,纵深1.1米,高1.02米,炉膛为覆瓮形,可使热焰在膛内有充分回旋的余地,炉顶为“入”字形,有较大的散热面积。由于上部建筑毁坏,因此无法得知烟道的样式。炉口前有灰坑,炉的左侧有一个存放木炭的炭槽,由此可知该壁炉使用的燃料是木炭。木炭没有较大的火焰,燃烧的时间比较长,可以使室内温度长时间保持稳定。反映了我国在建筑采暖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

另据石兴邦先生介绍:秦长乐宫遗址曾发现火墙做法,即用两块筒瓦相扣,做成管道,包于墙内,与灶相通,用来取暖。

汉代的“温室”和“椒房”

在西安西北郊阎家村的汉代建筑遗址中,发现了用于取暖的炉灶,位于屋角,以土坯砌成,灶膛呈方形,灶前有灰坑,灶外侧有曲尺形平面矮墙(“灶屏”),并有专门的排烟道(“突”)。

汉宫贵族如何解决取暖问题也让人们很是关注,我在研究中发现,温室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汉代有宫殿名叫温室殿,据记载一在长乐宫中,《三辅黄图》:“温室殿,按《汉宫阙疏》:‘在长乐宫’。”又《汉书·孔光传》晋灼注:“长乐宫中有温室殿。”一在未央宫中,《三辅黄图》引《汉宫阁记》云,温室殿“在未央宫”。汉武帝时建,位于前殿之北。《汉书·霍光传》:“(昌邑)王入朝太后还,乘辇欲归温室。”即指此殿。温室殿是皇帝冬天居住的暖殿,殿内有各种防寒保温的特殊设备。《西京杂记》记载说:温室殿以花椒和泥涂壁,壁面披挂锦绣,以香桂为主,设火齐(云母)屏风,有鸿羽帐,地上铺着西域毛毯。未央宫温室殿是公卿朝臣议政的重要殿所。《汉书·京房传》:“房奏考功课吏法,上令公卿朝臣与房会议温室。”此殿也曾是宫中藏书之所。《隋书·经籍志》载:汉哀帝时,“乃徙温室中书于天禄阁上。”


在汉代,还有一种温室是用于种植蔬菜的。当时有一种韭菜叫温韭,是主要蔬菜之一。司马迁称当时拥有千畦姜韭者,其富与千户侯相当。《盐铁论》称汉代富人食“冬葵温韭”,指为不时之物。所谓温韭,即以温室技术培育的韭菜。汉代长安专为宫廷中设有蔬菜温室,“太官园种冬生葱韭菜茹,覆以屋庑,昼夜燃蕴火,待温气乃生。”葵乃秋季所食,冬季能吃到鲜葵,想来也是温室栽培技术所产。

唐代贵族的“瑞炭”和“凤炭”

上述取暖方式习惯也一直沿袭到了隋唐时期。

你们还知道哪些?可以分享给大家一起讨论哦!


老铁奇闻述


中国古代冬天有多冷?

不知道。但是会比现在冷很多。因为古代是农业的世界,基本沒工业。没有环境污染,全部是原生态。过去森林覆盖率也非常高,到处是森林的海洋。基于以上种种原因,所以古代的冬天特冷。

古人又是如何过冬的?

我先讲个故事:继母给继儿和亲儿各做了一件棉衣过冬。可继儿穿上棉衣后整日围火炉边不思行动,天天如此。其父火了责批儿子。儿子回答:“火烤胸前暖,芦花背后凉。”其父撕开儿子棉衣,果真全是芦花。于是要休妻。聪明的儿子劝其父:现只大儿冷,休后还有二儿凉!事后继母对继儿视如亲生。

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是,在中国还没有棉花的时代,古人就是靠芦花来取暖的。“冰冻三日,非一日之寒”。长期生活在寒冷的环境里,人的体质也会增强,也不会觉得受不了的。


过去森林密布,干柴烈火,再大的寒气也会被驱散。加上木质结构的房子或是窟居。

生活在哪一个时代的人,就有哪一个时代的智慧。人定胜天!


珅哥谈风水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中国古代冬天其实不冷的。

我们用一个东西作为参照物,就是大象。

众所周知,大象必须生活在温暖环境,不能忍受寒冷。

而在殷商时代,中国的黄河以北都是有大象的,在商代古墓中多次发现大象的骨头。

根据竺可桢先生的研究,从距今五千年左右到殷商时期,中原地区大部分时间的年平均温度比现在高出2度左右,正月份更高,约3-5℃。

在公元第十世纪之前,黄河流域的殷墟一带属于亚热带气候,而不是像今天这般寒冷干燥。

其实,当时不要说大象,黄河流域还有诸如鳄鱼、犀牛、水牛 、竹鼠等属于热带或亚热带动物。

周代气温开始下降,植物也大量减少,大象被迫离开黄河流域南下。

据《竹书纪年》记载,公元前903年和897年的周孝王时,长江支流汉水两度结冰。当时西安的冬天,寒风凛冽,滴水成冰。

虽然这个只持续了100多年,随后又有回暖,但大象也是忍受不了的。


即便如此,中国长江流域还是普遍有大象的。

直到三国时期,孙权称霸长江中下游地区,还向曹操进献过大象。

其实从春秋到秦汉,长达800年中国的温度又有回升。据《春秋》记载,公元前698、590和545年的冬天,鲁国(今山东省)未出现结冰现象,以至连宫廷王室也找不到用于夏季消暑降温的冰块。在司马迁的《史记》中提到汉武帝在位时,柑桔在长江中游地区广泛种植,桑树遍布鲁国;竹、梅等亚热带植物在渭水流域也很茂盛。


一直到北宋初年,长江流域仍有不少的野生大象存在。

但宋代以后,随着天气继续变冷,加上长江流域人口剧增,大象又被迫向南退到为偏远的岭南地区和云南地区。

宋代公元1111年冬,位居江浙之间的太湖全部结冰,冰上可通行车马。杭州冰雪频繁出现,寒冷的天气把柑桔全部冻死。

公元1170年,南宋诗人范大成在10月20日到北京,见西山遍地皆雪,遂赋诗记念。苏州南运河冬季结冰和北京10月降大雪,在历史上均属罕见,但在十二世纪,却是寻常之事。


到了元明清,气温又下降,最终导致大象在中国几乎消失,仅剩下云南和缅甸边境还有少量野生大象。

总体来说,中国的天气是逐步变冷的,温暖期越来越短,温暖程度越来越低。

所以,南方的古人在宋元明清之前大体不考虑过冬,因为天气并不冷。

不过,到了明清以后南方人也要考虑过冬。

著名的红楼梦其实发生在南京,萨沙的老家。

书中写道的冬天也就是比较寒冷。贾宝玉在冬天出门,都要穿昂贵的冬装,以高档的兽皮为主,这是贵族的装备。在家里晚上也会烧炉子加温,去私塾读书也要带着暖手炉,被双手被冻着不能写字。这些都是要用炭,这是富人家的取暖燃料。

但南方天气虽变冷,冻死人却不太可能。

但北方则不同。

从秦汉开始,北方古人如果不准备过冬的东西,就可能存在生命危险,也就是被冻死。唐代的烧炭翁,说的就是卖冬季的取暖燃料。

古代冬天家中基本都有火炉,烧煤烧炭,穷人直接烧木头,可以有效取暖。

后来又逐步演变,出现了诸如火坑等五花八门的取暖设备。

至于穿的东西,主要是袍和袄,里面有各种填充物,根据家里有钱没钱填充物也不同,总之都有一定保暖效果,效果有限。

直到棉花开始在中国大量种植,这才出现了棉袍,可以非常保暖了。

明清时棉袄已成为过冬御寒的主力服装,从穷人到贵族都喜欢穿棉袄。

除了袍和袄,较多见的是兽皮。兽皮的保暖性很好,取材也较多,好的比如羊皮、狐狸皮、貂皮,差的甚至可以用狗皮。

而北方农民有个好处,就是冬季基本不要劳作,大多在家,所以取暖设备差一些也是可以接受的。

但是,东北或者蒙古高原就不同。这里气温过低,很多时候是零下二三十度,对于取暖的要求很高。这些地方的古人到了冬天,不但要存储粮食,还要准备大量的取暖燃料,不然就会出人命。

这也是为什么古代这些地区人口稀少的原因。其实就东北来说,很多地方的土地还是比较肥沃的,但汉族人口就不愿意去。除了少数民族的战乱,天气太冷也是决定性因素。

其实直到解放战争期间,萨沙这样的江南人还是很畏惧东北的,有着各种离奇传说。

记得一份资料中,一个新四军老兵在部队赶赴东北之前吹牛:那里冷,只要在野外,小便就会结冰,只能用棍子敲断!

一个小兵不解:这一敲,不就把那个也敲断了吗?东北男人都没那个?

哈哈,笑话而已,不要当真!


萨沙


冬天越来越冷,现代的人穿的也越来越薄,除了各种面料上佳的保暖衣,舒适的羽绒服外,水热毯、电热毯、暖气、空调也是过冬必备,特别是在没有暖气的南方,家里和室外一样冷,据说被子都是湿的,那么在寒冷的古代古人都是怎么过冬呢?

(古代气温变化图)

据马王堆汉墓考古发现,早在汉代,人们已经发明了露指头的手套,而且还带绣花。除了烧柴之外,人们已经能够制作动物的皮来保暖。毡褥也就是用动物的毛来做的,不过这些还都是贵族的奢侈品。

(汉代护手)

明朝之前,人们在衣服里塞丝绵,也就是蚕缫丝的下脚料,不重又保暖,还有保暖用的帽子,民间多用塞了丝绵的布扎在额头上,比如“卧兔儿”和“昭君套”。“卧兔儿”就是富家女子戴着用动物皮做像头上窝了一个兔子的帽子,“昭君套”就是没有顶的皮帽。最著名的就是《天龙八部》中乔峰戴的“风帽”了,不但可以保暖还可以抵挡风沙,到了明朝,连耳朵套都有了。

(昭君套)

那么皇宫贵族们怎么御寒呢,除了有碳火之外,贵族们睡觉之前还让婢女暖床,这样效果确实不错。那么皇帝又靠什么来御寒呢,其实皇宫的墙都很厚,这样可以防止暖气溢散出去,除此之外,古时候还有炕,将炕烧得暖烘烘的,晚上就可以安然入睡了。除了炕以外,还有手炉和脚炉、熏炉,就是太昂贵,一般贫民家根本就用不起,所以也有许多人冬天晚上会冻死。

(婢女暖床)

特邀嘉宾:一枚蜻蜓(第38篇)

欢迎关注、点赞、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给你不一样的史学评析,期待你的评论,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古代有多冷我就不多说了,明清时期九月飞雪就像是家常便饭,冻死的人无数,历史上有记载。过冬方法很多。第一,穿多一点,明朝时期棉花开始广泛使用。 第二,最原始的烧柴取暖,这是古代普遍取暖方法。 第三,条件稍微好一点的,有手炉取暖,也比较实用!



碎月小生


现在这么热,希望你看了这篇文章会有一丝丝凉意。从古代的一些书籍上来看,古代的夏天可能没有如今的夏天热,但是冬天肯定比现在的冬天要冷,要感觉肯定是感觉不到了,我们只能从他们的书籍上去感受下他们古代的冬天到底有多冷?


古代的冬天相比现在应更为严寒和漫长。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他们八月就开始飘雪,可想而知他们的冬天有多漫长;

(八月飞雪)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这简直堪比08年的雪灾;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应该不是夸张的写法,而是真实写照;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可能白居易住的旁边有竹林,夜晚的时候还能听见竹子被雪压断的声音;

而且中国古代有四个寒冷期,平均每个寒冷期都长达几百年,这段时期的冬季是极为寒冷的。

面对如此寒冷且又漫长的冬季,古人又是如何度过的呢?

先说个古人们发明的“地龙”

地龙是什么?算是现在的地暖吧,就是利用管道通热水,这些热水会流到每一个房间,地龙也并非只有富贵人家才有,普通的家庭也会有,只是相对简陋些,他们通过热水将地面温度升高,这样人待在房间里也就没有那么冷。这是个双向作用的,到了夏天他们就将冰块放入,冷气也会通到房间的地面,很像现在的空调出冷风。

其实最普遍的肯定是用“火”

比如他们在房间设置火炉,这样在家里可以边烤火炉边看书、写字画画、绣花之类的,也是很惬意的;如果想出去,他们也会带着手炉出行,毕竟最冷的还是冻手;在家还有足炉,看看清宫剧里的妃子们,她们还有暖手袋呢!估计市集上也有卖;相信90年之前的网友们应该小时候都用过。再看看秦朝时期秦始皇就在自己的皇宫里做了“壁炉”,和现在东北的炕应该差不多吧;古代还有可以加热的“办公桌”。


(手炉)


(足炉)

(加热的桌子)

还有古人的保暖衣服

古代的纺织技术也不差,除非特别穷的人,只要是普通家庭都会有几件像样的衣服,富贵人家就更不用说了,他们都是穿动物的皮毛,那可暖和了,你们喜欢的的梅长苏天天披大褂穿貂绒大衣。另外古人还善于制造温酒,比现在的酒更能抵御寒冷。

【羽评历史,欢迎右上角关注评论点赞】


羽评郡主


天寒地冻当然每个时代都有,特别大的寒冷灾害也都发生过,但要说古代最冷是什么时候,我个人观点应是西周

这场寒灾持续了大约两百余年,从公元前1100年一直到公元前850年左右,在此期间,人们主要承受来自寒冷气候下的低温天气,就连四季如春的南方地区,也普遍经历低温。

而这也是有史可考的第一个寒冷期,其余季节还好,一旦到了冬天将非常艰难,《竹书记年》有载:“冬,大雨雹,牛马死,江寒俱冻。”

可见灾害程度相当恶劣,而且天降的并非雨雪,反而是冰雹,对人畜伤害较大,同时整条江面都会结冰,更证明了温度之低,实属罕见。

再往后将近一千年时间,都没再经历如此恶劣的极端天气,四季照常,春来秋去,直到公元初年到六百年之间,冬天的气温再次大幅度下降,而公元初年时汉朝建立,汉武帝刘彻即位,据说他在位时,就曾前后三次经历过极端恶劣的寒冬天气。

《汉书·五行志》记载:“大雨雪,民多冻死。”,既然史书上如此叙述,自然并非个别案例,寥寥几字已经描绘出了一种现象,由此看来,当时的寒冷实属残酷,绝非一般。

而到了汉朝的元鼎二年三月,原本中原地区的河水不会结冰,但这一年竟然遭遇了冰封河面,再到阴历四月,又大雪骤降,关东十余郡县的老百姓缺衣少粮,饥寒交迫,竟出现为了活命而“人相食”的人间惨剧。

因此,古代最冷的时期,大概以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600年之间,出现的这两次时间跨越长达一千年的寒灾为最,而且古时的自然资源充沛,可工业并不发达,很多驱寒取暖的用品生产不足,难以运送到一些交通不畅,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因此造成的人员伤亡更是无法估量。

第二个问题,既然题主问古人是如何过冬的,那我就分两个阶段解读一下:

第一,无棉时代。

在棉布尚未发明之前,人们的取暖方式无外乎两点:生火与养蚕。

生火很好理解,自然是点火取暖,而养蚕最初是用来纺织衣物,后来因为工序繁琐等复杂原因,渐渐演变为高档的丝制品,而价格低廉易于种植的葛、麻等物,开始逐步兴起。

以麻布为例,对于穷人来说,能有一件用“麻”做成的衣物,当然无比满足,但要想拥有一件全麻制成的厚实长袍,无疑于奢侈品,真正能够避寒保暖的织物,叫做“缊”,一般家境尚可的人,都会在衣物内填充“緼”,用来增添保暖性。

可“緼”的原材料是蚕丝的下脚料,属于别人做完高档衣物剩下的材料,防寒性自然与蚕丝还有很大差距,但既然是下脚料,自然也比没有强。

所以古代的平民一般都穿这种填充了“緼”的袍子,可如果不算太冷还能承受,如果遇到前文中所说的极端寒冷天气,这种长袍能够起到的保暖作用并不大,一样会使人感到寒冷难耐。

如果是有钱的富人,不单要穿的好,外层还要加一层好看的罩衣。一个人有钱没钱,往往就能从他的衣着上看出来,如果内里厚实,用蚕丝等物做成内衣,外层还有一件质地上乘,另也好看的长袍,那这人即便家境并不阔绰,也属于殷实一类。

再往上,最高档的无非就只剩动物的皮毛了,列如绵羊,狐狸等野生动物的皮毛。

可这些东西,甭管古往今来,都是价格昂贵,因为得需要人工狩猎,碍于文章长度,此处暂且不谈。

第二,有棉时期。

棉花其实属于外来物种,原产地在阿拉伯和印度,最早有关棉花传入中原的记载,可见于战国时期,那时是相当于进贡的形式,进献给诸侯的君主。

《尚书》中曾有部落进献棉花的记录,但描述甚少,因此无法形成明确而直接的证据,史学上对于棉花究竟何时传入中国,还没有非常肯定的证据出现。

但在南北朝时期的新疆,这块幅员辽阔的大地上,就已经开始种植棉花,且产量非常高,在当时被称作“白叠子”,后来经由南北发达的交通,逐步传入中原,使得棉花这种易种植,收成有保障,而又价格低廉的农作物,渐渐发展成为最基础的保暖材料。

到了唐朝时期,棉花已经开始在市场上广泛流通,再到唐朝中期,可谓是棉花产业发展的鼎盛,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种植,当时由于经济中心的南移,加上南北商贸往来愈加活跃,棉花种植产业彻底在中国内地展开,当然介于气候冷暖因素,还是以福建广东等温热地带种植较多,至此,经过发达的南北商运,棉花被越来越多的供应到各地,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愁苦于冬无暖衣的窘境,反而人手一件厚实棉衣,顺利过冬。

————————————

新年快乐,恭喜发财~!


钱品聚


冬至,是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但过了冬至,白昼一天天长起来,黑夜一天天短下去,阳气渐升。所以古人以冬至为吉日,过节庆贺。以致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古籍记载,冬至前后,为欢度节日,军队休整,关塞锁闭,商旅停顿,朝廷不理事,热热闹闹过佳节。因为冬到关系到一年节气,命运的转换,所以一定在买些鱼回来全家围着一起吃,鱼头鱼尾必须留下不吃,用碗盛好放在米桶里,以取,(吃剩有馀,丰衣足食)这意。这天要买些车西祭供祖先,祭祖的菜要回锅烧不以后才能吃,不然吃了会丧失忆力,因为神灵己经享用过,其精华已被摄取,上面或许还有一些从那个世界带来的残迹,所以吃后会迷失本性。己经出嫁的女儿这天若在娘家省亲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夫家,因为她已是夫家的一员,如仍在娘家过冬至,会使娘家运不旺,(十只饭萝九只空)另外,南瓜不可放在屋里过夜,须放在露天屋面上,否则会遭灾祸。冬至节的晚饭,一如除夕的年夜饭一样隆重。全家人须团圆而吃,万一有人外出实在赶不回来,也应给他们留一副碗筷,否则将会出现家口减少(即死人,的悲剧。吃的各种菜都有讲究,不可叫错,综其大旨,无非是要讨个吉利。蛋饺要叫(元宝)(肉圆),线粉要叫(金链条)鸡要叫(扑扑腾)鱼要叫(吃有馀)黄豆芽要叫(如意菜),青菜要叫要(安乐菜),米饭里要放几粒黄豆以成,(黄金饭)饭里再放两只熟荸荠,吃饭时挖出来,叫做,(掘元宝)。冬至又叫,(长生日;,因此日的夜晚是一年最长的。所以民间相信,冬至夜的梦最为灵验,因此人们非常忌讳做恶梦或不好的梦。为了有个红火的温暖的好梦,此夜有多人睡在柴灶间,或是先出去观里拜求过再回来睡觉。但现在是新社会就不要讲究这么多的规定了。反正有空也要回家一齐吃团圆饭。


中医按摩朱师傅


今年的冬天很冷,连续几天的最低气温都是0度,广东的气温很少低到0度的,冻得我晚上睡觉用了两个热水袋,一个放脚下,一个抱着。

那几天怂得不敢出大门,恨不得裹着被子不起床!

我也很好奇古代的冬天有多冷?没有暖气,没有电取暖的古代人是怎么过冬的?

在网上查了下,整理结果如下:

我国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先生,将中国过去 5000 年的气候变化大致划分为四个温暖期和四个寒冷期。以下是四个寒冷期:

①第一个寒冷期:西周寒冷期是中国5000来的第一个寒冷期,持续了200年之久。

《孟子·滕文公下》提到武王伐纣时“驱武、豹、犀、象而远之”,其实是这些动物不是被人赶跑的,而是由于天气缘故成群地退出了黄河流域。

②第二个寒冷期:魏晋南北朝寒冷期(公元初~公元600年)。

魏晋南北朝寒冷期的年平均气温可能比现在低1℃~2℃左右。据《晋书.慕容皝载记》“公元333年至公元336年,从辽东湾西北岸到东南岸沿海连续三年全部结冰”

③第三个寒冷期:南宋寒冷期(公元1000年—公元1200年)

在这一时期冷出的新高度是,华北的梅树不能生长,公元1111年太湖结冰,洞庭湖庭山柑橘全部冻死,北方九月份普降大雪,京杭大运河苏州段经常性的结冰...

以上种种足可见这个寒冷期的寒冷到底有多厉害!

④第四个寒冷期:明清寒冷期(公元1400年—1900年)

在明代北京的年均气温比现在可要低3摄氏度左右,清初东南沿海一带的冬季气温可能比现在低7摄氏度左右。

据史载:“弘治六年(公元1493年)淮河流域普降大雪,大雪降至次年二月份才至”。

也就是足足下了半年雪!

中国古代冬天有多冷?从这四个寒冷期就可以看出来。

抗寒保暖,古人取暖也是与时俱进。

棉花是一种外来作物,到了明朝才在全国大范围流行,在那之前一般人都穿不上棉衣。

有钱人用的自然是丝,天气寒冷时,他们会在衣服里垫上丝锦保暖,还会穿上用羊羔皮、狐裘和貂皮等动物皮毛所制成的裘衣。

春秋时期,人们就开始使用燎炉也就是炉子烧炭取暖了,火盆、熏炉也是很常用的,熏炉下部为盆,上部罩,平民百姓用的多是陶制的,上层人士用的多是铜质的。

足炉是由锡或铜制成的扁瓶子,在里面灌热水就可以放入被窝取暖了。这些在影视剧里面有看到过。

所谓火墙就是将宫殿的墙壁砌成空心的“夹墙”,墙下挖有火道,人在屋外的廊檐底下就可以生火,热力就可顺着夹墙温暖到整个大殿。

汉代宫殿以花椒取暖。皇宫中有专门温室殿,墙壁上涂着花椒和泥土,壁面挂着锦绣,设有屏风和鸿羽幔帐,地上铺着毛毯。

花椒取暖在电视剧《羋月传》里面有提到过。

现代人使用的热坑,热水袋,穿的棉衣,皮衣这些都是在古人创造的基础上精进的,佩服老祖宗的智慧。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现代人传承并发扬精进了古人的智慧结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