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戰爭”中的傑出名將:古斯塔夫與華倫斯坦相比誰更優秀?

歐洲名將戰記——“北歐雄獅”與“德國元帥”的較量

中世紀歐洲很多國王自詡為騎士,他們跨上戰馬,披堅執銳,然後衝在隊伍的最前面,他們欣賞武力,珍惜榮譽。到了近代,這種類型的國王越來越少了,而瑞典瓦薩王朝的第三代國王——古斯塔夫二世就是其中一位。

“三十年戰爭”中的傑出名將:古斯塔夫與華倫斯坦相比誰更優秀?

“獅王”

維京海盜(丹麥人與挪威人)

很多人都聽過“維京海盜”的故事,中世紀歐洲人把來自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上的“海洋冒險者”稱之為維京人。

其實維京人和佔據歐洲大陸的日耳曼人是同源關係,只不過歐洲的日耳曼人已經接受了“文明”的薰陶,比之“野蠻”的遠房親戚,歐洲日耳曼人有理由自信地鄙視他們。

而還沒有進入到“文明區域”的日耳曼人則一直生活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地區,他們過著苦寒的生活,但卻有著過人的本領,會掄鐵製的斧頭和駕駛“龍船”。

“三十年戰爭”中的傑出名將:古斯塔夫與華倫斯坦相比誰更優秀?

維京人

既然日子不好過,那就搶唄,於是,大批的斯堪的納維亞人紛紛駕船南下,他們沿著河流行進,劫掠大陸的修道院和教堂。這在歐洲人看來簡直太野蠻了,連教堂都敢打劫;但是他們也無可奈何,可憐的歐洲人生活在對“維京人”的恐懼當中。

“另類”的瑞典人

其實這些專門打家劫舍的維京人只是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上的挪威人和丹麥人,他們的“老鄉”瑞典人則不同,瑞典人喜歡做生意,凡事“以和為貴”,他們經常“光顧”俄羅斯,並且在部落老大的帶領下成功地建立了一個大陸王朝——留裡克王朝,最終和斯拉夫人融合成了現在的俄羅斯人。

讓瑞典人揹負“維京海盜”的惡名確實有點冤枉他們了,在斯堪的納維亞人接受基督教以後,北歐三國為了對付日益強大的“漢薩同盟”而選擇了結盟——“卡爾馬聯盟”,尊丹麥王為帶頭大哥。

雖然大家聯合了起來,但是丹麥和瑞典的衝突還是頻頻發生,最終來自於瑞典的貴族成功地把丹麥人趕出了自己的家園,並且建立了瑞典人自己的王朝——瓦薩王朝。

到了瓦薩的孫子——古斯塔夫二世時期,瑞典已經逐步走上了強國之路。

宗教改革與德國諸侯

1517年德國教士馬丁路德發表了《九十五條論綱》,以此駁斥教皇徵收“十一稅”。

路德的言論在德國炸開了鍋,教皇表示:“最好把你說的話收回去!”

但是路德不為所動,依然故我,他用“優美的”德語翻譯了《聖經》,堅持“因信稱義”,認為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很快,支持路德的人多了起來,並且一些諸侯也選擇改信路德宗,這樣德國便陷入了分裂,即信天主教的諸侯和改信路德宗新教的諸侯在利益上開始對立。

“三十年戰爭”中的傑出名將:古斯塔夫與華倫斯坦相比誰更優秀?

九十五條論綱

其實都是利益之爭,新教諸侯搶了天主教的教產,自然怨恨叢生;而懷恨在心的天主教諸侯又希望“奪回”教產,因此德國飽受戰亂之苦。

儘管後來德國獲得了“和平”,但源於宗教上的矛盾依然沒能夠解決。

發軔於德國的宗教改革如一股旋風,很快刮到了北歐諸國。

新教下的瑞典

在古斯塔夫二世老爸時期,瑞典放棄了天主教,宣佈改信路德宗,這樣瑞典就成為了一個新教國家。但是國內的天主教勢力依然強大,古斯塔夫的老爸一點也不手軟,對敵人堅決嚴厲打擊。

古斯塔夫繼位後,繼續推行新教,同時他也留意國外的政治環境。

十七世紀初期的瑞典已經完全成為了一個“新教——路德宗國家”,為了防止和孤立國內的天主教勢力,瑞典致力於在波羅的海地區保持一種“新教氛圍”。

在說一下波羅的海,這個位於歐洲北部的內海一直以來都是硝煙瀰漫的,它不是溫情脈脈的情意綿綿,而是波濤洶湧的爾虞我詐。

波羅的海的霸權

通常我們會說到波羅的海三國,即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它們位於東南角;波羅的海的正北方即是瑞典,東面是俄羅斯,西面是佔據日德蘭半島的丹麥,正南方是德國諸侯和波蘭的勢力範圍。

十七世紀初的北歐風起雲湧,大夥卯足勁了準備大幹一場,幹架之前則各找各的“盟友”。最終,為了爭奪波羅的海的霸權,形成了這麼幾股勢力。

“三十年戰爭”中的傑出名將:古斯塔夫與華倫斯坦相比誰更優秀?

波羅的海

北歐派:核心是丹麥和瑞典,致力於商路的維護,與德意志諸侯的“漢薩同盟”具有不可調和的矛盾,換句話說,丹麥和瑞典的最大敵人是德國人,當然他們自己內部也有衝突。

東歐派:波蘭和俄羅斯,佔個位置而已,波蘭無心參加到爭霸大戰中;俄羅斯翅膀還沒長硬呢,飛不起來的,連出海口都沒有,所以這兩個國家排除在外。

北海派:主要是荷蘭和英國兩個新興的海洋國家,他們重視海權,重視貿易,他們的野心是世界市場,既然是海洋國家,那麼必須要擁有強大的海軍才能實現他們的霸權。這樣問題就來了,英國要海洋霸權,西班牙也要海洋霸權,一山不能容二虎呀,所以兩國是竟然對手關係,也就是敵對關係;荷蘭剛剛從西班牙的魔掌中逃出來,兩國自然有深仇大恨。總的來說,北海派與西班牙的矛盾很尖銳,擱不到一塊兒去。

大陸派:以歐洲代言人自居的法國人傲嬌得惹不起

,當時法國的中央王權已經基本形成,國家也完成了整合,雖說是天主教陣營的國家,但對西班牙那個羨慕嫉妒恨呀,為了爭奪“一哥”的位置,兩個大陸國家隨時可能擦槍走火,關係差得很!

“大反派”——哈布斯堡家族

哈布斯堡派:作為歐洲最尊貴的王室,哈布斯堡家族在政治上的經營非常成功,他們擅長“政治婚姻”。這個家族有句名言:

“讓別人去當炮灰吧!你——幸福的奧地利,結婚去吧!戰神給別人的東西,愛神維納斯也會賜給你!”

這句牛氣沖天的格言讓哈布斯堡家族受用千年,在查理五世時期,哈布斯堡家族的統治達到了巔峰,幾近統一了歐洲。

“三十年戰爭”中的傑出名將:古斯塔夫與華倫斯坦相比誰更優秀?

族徽

在十七世紀初,哈布斯堡家族形成了兩個支派,一支是西班牙;另一派是奧地利。西班牙實力強勁,是曾經的“歐洲一哥”,無論海軍還是陸軍,都所向披靡。奧地利是哈布斯堡家族的世襲領地,同時也是“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統治著鬆散的德意志和波西米亞(捷克)。

此時的哈布斯堡家族已經成為了歐洲“公敵”,舉目四望皆敵人,不過他們還是有夢想的,即維持自己的霸權,奧地利皇帝甚至還想“統一”德意志。

導火線

另外,我再單獨介紹兩個小派別:

新教諸侯:主要位於德國的北部,信奉路德宗,是宗教改革的“受益者”,不過實力有限;

天主教諸侯:大多在南部,以巴伐利亞諸侯為大哥,想要從新教諸侯手裡“奪回教產”;

新教諸侯和天主教諸侯因為宗教改革而結下了樑子,兩派經常互毆;但是他們也有共同的利益:反對加強皇權,希望維持一個分裂的德國。

既然人到齊了,陣營也已經劃分好了,那就開打吧!

這場群毆就是後來有名的“三十年戰爭”,參戰國家之多,持續時間之長,破壞損失之大,刷新了歐洲歷次戰爭的記錄。

“三十年戰爭”中的傑出名將:古斯塔夫與華倫斯坦相比誰更優秀?

旅遊之都——布拉格

戰爭的導火線是“擲出窗外事件”,發生在波西米亞王國的首都——布拉格城堡。當時的裴迪南國王(出自哈布斯堡家族)是一名狂熱的天主教徒,他來到波西米亞後,立馬宣佈恢復天主教,大肆迫害新教徒。於是波西米亞人憤怒了,他們果斷把裴迪南的三位大臣從窗戶扔了出去(沒摔死),然後成立了新教政府。

戰火從波西米亞燒了起來,一下子大家來了精神,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當然是支持自家人了,隨即派遣軍隊去波西米亞“恢復秩序”。

車輪戰

這就是戰爭的第一個階段“捷克階段(波西米亞)”,以捷克的小身板去對抗哈布斯堡家族這個龐然大物無異於以卵擊石,最終捷克失敗,哈布斯堡家族獲得勝利。

但是大家別忘了,這不是一場公平的對決,哈布斯堡和天主教聯盟雖然勢力強大,可是反哈布斯堡力量——新教同盟,人家人多勢眾啊。獅子在怎麼厲害還是鬥不過惡狼的,依這個理,新教同盟和哈布斯堡家族玩起了“車輪戰”,越往下打越精彩!

捷克剛趴下,丹麥就在盟友的攛掇下跑步進入了戰場,很不幸,丹麥人碰到了一個硬茬——華倫斯坦元帥。

不少朋友聽過第三帝國的往事,對幾位帝國元帥的事蹟也知曉一二;我們今天要講的主角之一——華倫斯坦,他不遜於第三帝國的元帥們,他是一名德意志化了的捷克貴族。

丹麥人的進場標誌著戰爭進入到了第二個階段——丹麥階段。

不能怪丹麥人不給力,只能說華倫斯坦太過優秀,他輕易地擊敗了丹麥軍隊,這一仗,哈布斯堡家族又贏了。

古斯塔夫二世和他的瑞典“新軍”

別急,說好的“車輪戰”哦,下一個出場的就是我們的主角——古斯塔夫二世,他率領著瑞典“新軍”深入德國腹地,依靠常備軍的優勢打敗了僱傭軍老將——蒂利伯爵。

蒂利不簡單,他是七十歲的歐洲名將,“西班牙方陣”玩得很6,他是僱傭兵時代的傑出軍事家。不過,長江前浪推後浪,老將被拍死了,新的軍事天才也就誕生了,同時也證明了僱傭兵越來越不適合時代的發展了。

“三十年戰爭”中的傑出名將:古斯塔夫與華倫斯坦相比誰更優秀?

新軍

蒂利死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不得不重新徵召華倫斯坦來替他收拾爛攤子。

這可能是當時歐洲最頂級的軍事天才之間的較量了,(忽略中國,德國將軍們的實力有目共睹)一個是代表哈布斯堡家族出戰的僱傭軍新秀——華倫斯坦;另一個是冉冉升起的常備軍國王——古斯塔夫二世。

兩位軍事達人在呂岑之戰中大放異彩,最終的結果是瑞典軍隊獲勝,可是他們的“獅王”——古斯塔夫二世卻戰死在了沙場。

軍人以馬革裹屍為榮,“騎士國王”為自己贏得了榮譽,為瑞典留下了豐厚的遺產。

華倫斯坦的悲劇

“獅王”死後,瑞典軍隊最終退出了戰爭,這無疑證明了華倫斯坦是一位優秀的元帥,和“獅王”相比,他的格局更大,眼光更高。

然而功高蓋主是不分國界的,華倫斯坦太優秀了,他和帝國皇帝的矛盾進一步加深,與其說是和皇帝的矛盾,不如說是和整個德意志諸侯的矛盾。

“三十年戰爭”中的傑出名將:古斯塔夫與華倫斯坦相比誰更優秀?

華倫斯坦是一位“戰略大師”,他思考的問題是如何統一德國,至於宗教戰爭則完全可以妥協,即“攘外必先安內”。

一言以蔽之,華倫斯坦主張加強皇權,結束分裂。

恰恰相反,德意志諸侯卻極力反對皇權的過分擴張,而同時同盟內部的西班牙和教廷也反感華倫斯坦對“異教徒”的“寬容和仁慈”。

在諸侯和西班牙的要求下,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疏遠了華倫斯坦,並猜忌他,限制他。

失望的華倫斯坦與皇帝玩起了“冷戰”,他開始與反哈布斯堡聯盟進行秘密議和,這在皇帝看來簡直是“大逆不道”,這和“謀逆”有何區別?

最終皇帝下令處死華倫斯坦,一代軍事天才被忠於帝國的士兵殺死。

“三十年戰爭”中的傑出名將:古斯塔夫與華倫斯坦相比誰更優秀?

紀念

下次講述普魯士的崛起和“康德精神”對德意志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