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两个都是农村普通小学教师是种什么体验?

西言午


我和我媳妇就是农村学校的,俩人做了六年工作伙伴,然后成了人生的伙伴。10年一起考特岗来到这里,张家口的一个农村。那时每月工资1450,转正那年涨到了1800,后来慢慢熬,现在到卡3000。每年绩效工资不到一万,还有个精神文明补,6000。目前俩人还没有拿到小高职称,平时俩人就住学校,也没买房子,假期周末就是双方父母家轮着回。生活压力还不算大,每周回次家,一个月油费五六百吧。虽然挣得不多,但也挺知足。俩人也挺爱好教育事业的。现在有了宝宝,孩子刚刚九个月,我父母跟着过来替我们看孩子,学校给安排了一间宿舍,也挺感激领导的。就是在农村生活条件差,天热了洗澡不方便,父母六十多岁,孩子也小,如果每周都回家,开车得两个小时,老人小孩都受不了。目前纠结的事情就是,孩子快断奶了,不想让他跟着我们在农村待着,可是给父母放到家里,怕他们累,也舍不得孩子。等他到了上学年纪,如果和父母在一起在城里上学,有点像留守儿童,放在我们身边,说实话我不太看好我们学校的教学工作,对孩子能力培养也工作不到位。一步步看吧,目前只希望孩子不生病,老人健健康康,我俩工作顺利点,我还担着学校安全工作,但愿学生平平安安。


走着去拉萨1


首先,我和老婆都是乡村初中英语教师,都19年教龄,中学一级教师,月工资3750,年底绩效6500,目标考核11000,公积金加财政补贴一个月1200;一年的收入在:

3750*12+6500+11000+1200*12=76500(年薪)

两口子一年还是有15万的年薪吧!目前小车一辆(10万),住房一套(贷款31万,还有14年);每月房贷2400,孩子读初中,课外培养一年要2万多;(我们没有参与补课,因为禁止;我是把孩子送城里找名师培养)

希望日子越来越好吧!夫妻双方父母都是农民!加油!

其次,看看其他夫妻都是教师的情况:

1 我和老婆都是乡村教师,浙江中西部一个小县,一个儿子马上高三了,年收入加起来去年有二十万出头点,现在开一辆09年买的便宜小车,现住农村,12年买了个房直到现在还烂尾63中,现在房价都两万多了,感觉生活累。

2 夫妻二人如果是有编制的乡村教师,别的地方我不敢说,如果在我们甘肃的话,应该是有房有车生活无忧的阶层。假如再哭穷就说明这夫妻俩是个挥霍无度的二流子;

3 夫妻俩对职业感到荣耀,一样教班,夫妻俩工资差距八九百,两人因为工资经常争论,嘲笑,妒忌,工资少的做饭!边做饭边骂评职称!

4 我和我老婆就是乡村教师,一起教书已经6年了,生了一个女儿,其他都好,就是钱不够一个月俩人打卡不够5000,想买辆车,但是看了好久都因为钱不够没买,分期舍不得做啊;一对穷光蛋!能咋地。

5 六安教师,公租房是要房租的,电费是要交的,水费要交的,双职工每人每月打卡2500还车贷房贷有点压力,连小孩都不敢要,买个菜都困难,周末买好一星期的菜,就是现在的生活。还要扶贫,真的带25节课。陪着朝5晚十的生活,还有六个贫困户帮扶。很累!

6 真的跟我们两口子一模一样,就是我们没有公租房,一个月房贷一千,零花一千多,孩子幼儿园八百,车油费六百,一个月剩的钱不多,每天紧紧巴巴的,自己都烦自己,社会总说老师小气,我到想大方。

7 我们这些两千多一点的农村教师就是被你们这些待遇优厚的老师给坑苦了。还廉租房,我现在在学校住的是用一块石膏板从一间教室界开的,下次在你们晒幸福的时候考虑一下其他同仁的感受好么?

结束语:2020年,让教师成为天底下最受羡慕的职业,我选择相信!但我的儿子不会再当教师,我们夫妻两用一生为孩子职业选择试错!


游戏大咖王


我姐和姐夫,都是普通小学教师,他们不在同一个学校,曾经在同一个学校,后来为了避嫌吧,就分到了两个学校,姐夫是初中数学老师,姐姐是小学教师,什么课都带(因为是有名师范院校毕业,教初中数学时已经被评为特级教师了)。两个学校,距离只有五六百米,姐夫每餐都可以回家吃饭。现在姐姐、姐夫都已经退休了,我觉得他们的工作生活真的挺完满的。

1、他们育有,一儿一女,因为从小自己带,再加上学校的氛围好,两个小孩的学业都很突出,都是211大学,毕业的,独立能力很强,工作都不用父母操心,待人接物也都非常得起,现在收入都处于城市中较高的水平。

2、我家,姐夫的家,都是农村的,他们在休息时间,节假日时间很好地照顾了农村的父母,另外的兄弟姐妹的小孩,我姐姐经常帮着带的,小孩有一些不好的习惯,都是我姐姐耐心地帮着慢慢纠正过来的,所以,我姐姐在老家很有威信,说一句话,响应的人很多,我就不能比了,尽管有时我觉得自己更有道理,哈哈!

3、因为,姐姐、姐夫,都是优秀教师,并且乐于助人,责任心强、且热情耐心,所以众多的学生及学生的家长对他们很敬重,就注定了他们的人脉,非常的旺,现在已经可以说是桃李芬芳了!经常有人来看望他们,逢年过节来拜年的学生盈门!

4、教师的收入,曾经不是太高,现在慢慢地也不错了,但,农村消费是很低的,姐姐、姐夫照顾老人的同时,很好的培养了一对子女,供他们读大学,同时也有一定的存款,他们在县城买了房子,退休后都住在县城,生活环境也非常好,退休后工资是较高的,另外饮食挺健康的,学校的作息习惯好,也有锻炼的习惯,所身体都非常好,去年去体检,各种指标都正常,不像城市的很多亚健康人群,年龄不大已经三高!其实我都挺羡慕他们这种生活了,比我一个人在异乡大城市打拼,更有生活质量。

5、父母年纪大了,主要姐姐负责照顾了,尤其是父亲去世前,生活不能自理的一段,都是姐姐每天陪着,替我这个远在他乡的儿子尽了很多孝,在这里再次表示感谢!

6、教师的自由时间还是比充裕的,姐夫有钓鱼的爱好,还经常去山坡上,找一些硬木的树根,打磨抛光以后,做简单的雕刻,,就成了非常有艺术感的工艺品,他们的生活很平静,但是绝不乏味!

7、很多年轻人为了证实自己的能力,或者是为了身份,想方设法去努力工作,不辞辛劳去赚更多的钱,存款可能会多一些,在大城市的房子帐面上可能更值钱一些,但他们可能失去了与父母团聚的机会,错过了陪小孩的时间!而夫妻两个,如果都是普通农村的教师,他们在当地的身份已经被确认!他们不需要穿名牌,不需要用奢侈品,一样被周围的人尊重(农村人还是非常尊师重教的),他们生活的丰满度,立体感是很多在大城市的创业人无法匹敌的!


执玉手


这个问题我来答一下,我有个亲戚就这样的,我来说下他们的生活。

夫妻双方两个,丈夫有二十多年工龄,扣除养老保险等一些杂七杂八之后,净到手4500元,妻子则是由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的那种,虽然教龄只有十几年,可最后扣除其它的之后到手也有3500.两个人加起来就8000,年中还有年终奖,还有一些比如米啊油啊等慰问品,反正两个人加起来收入十来万吧,这样的收入在农村已经算得上很不错了。

治愈开支的话吃都在学校里,住都在家里,基本上只用出下家里的电费和水费,以及人情往来等,这些一年加起来大概一两万吧,其实负担主要是养孙子,孙子的各种费用都是由他们两个补贴,现在小孩上幼儿园一年大几千,再加上奶粉又贵,基本都是吃的那种一两千的进口奶粉,一个小孩一年就要花费他们两个四万多。

再说下现在的乡村小学吧,基本上比以前好太多,学生教室老师办公室基本上都有空调,厕所也都是那种瓷砖做的,通了自来水了。操场也是那种橡胶跑道,基本上篮球筐,乒乓球台都有。总之现在农村小学环境比以前好太多。


最后,通过跟他们交谈,发现他们对生活都很乐意的,说这样的生活已经够了,唯一希望的就是以后他们的孩子能考上大学,跳出农村,因为农村实在太落后了,和城市差距太大了。


明月应当知我心


我一个朋友,两口子都是湖北一个普通乡镇的农村小学教师,我来说说他们的生活。



这两年,农村教师的待遇有了较大提高,他们两口子,上十年工龄,小学一级职称,两个人一个月加起来有五千多,算上年终的绩效,一年接近九万元左右,外加公积金、养老保险、合作医疗等补助,在乡镇来说,算是比较好的职业了。



在农村教书,现在的教学环境有了很大改善,教师公租房、洗澡间、运动馆等设施比较健全。而且一直以来,农村人对教师还是比较尊重,他们两口子教书认真、为人热心,教学质量比较靠前,在当地口碑不错。

他们两口子都是当地人,相隔不远,他们有时间就会回家去帮父母做做农活,给父母捎点东西回去,两家的老人都照顾到了。



他们在县城用公积金买了房子,买了个十万左右的小车,有时候放假一家人会回县城来生活,我们这的乡下是实行的大星期教学,上十天课放四天假,毕竟孩子老是窝在乡下,对孩子的见识和成长还是有影响。

他们的孩子就在他们教书的小学读书,工作和照顾孩子兼顾,孩子一直在身边,对他的教育还是很有帮助的。

每年的寒暑假,他们一家也会出去旅游,一家人放假的时间同步,而且宽裕,又不是节假日的高峰期。

平时经常交流,感觉他们对当前的现状和生活还比较满意,虽说比上不足,但比下有余,不过还是想通过考试等途径调到县城来工作,毕竟还是想把孩子送到更好的学校去教育,而且城里的教育资源要更丰富,对于孩子的兴趣培养、开阔眼界和素质提升要比农村好的多。

(个人观点)


熊二是个二货


我跟我爱人两个就是都是小学教师。

总的来讲,两个人的工资还可以够生活用度,她每个月到手2700元,我月到手2600元,两人加起来一个月也有5000多元,虽说,比之城里得少了许多,但是加上偏远补贴,一般也跟城里差不多了,差的主要就是绩效方面了,如果村里得10000元,城里少说也得15000元以上。但是在村里重在于没有城里压力那么大,工作也没那么多。

除去小孩的用度跟生活费,一个月下来也还能剩下2000元左右。但是这种日子过得还是比较拮据的,首先肯定不能租房,只能住学校的周转房,好在学校周转房还算便宜,一个月也就收费200元左右,而且也不能出去玩、购物太多,否则基本都得预支了。

其实,我觉得在农村教书也不错,至少环境清幽,学生也单纯,但是最大的问题就是交通和用水问题。在农村,交通极为不便,想出入必须得骑车才行。最大化痛苦就是用水了,在村里那个水是真的不干净,经常我们用的水都是黄黄的,等到桶里过几分钟桶底便都是泥沙。

所以,如果能解决村里的交通和用水问题,我觉得在农村也挺好的。


幻谐


我和我老公也都是教师,我老公是在乡镇的一所初中任教,我是在我们县城的小学任教,我们两个上班时间是一样的,上班6年了,我们两个每个月打到工资卡上的工资是一样的2100元,只不过我老公在乡镇每个月有200元的乡村补助和220元的工龄补助(县城没有),我们这绩效工资是半年一发,半年1459,所以我们每个月的工资我两加起来是4600元,庆幸的是,我们不用还房贷,要是还房贷真的不知道怎么撑下去了,我两个儿子花销还非常大,有时候钱不够花,还得问父母要钱,真的真的希望提高老师的待遇。


绿树成荫M


1998年中师毕业,我有幸保送大学继续读书。班里同学都按照定向培养、哪来哪去原则分配回各自家乡任教。这就是所谓的“一代中师”,他们撑起了中国基础教育的天空。

转眼30年过去,很多同学职业发生变化,有到政府部门工作的、有担任校领导的,也有始终在一线担任班主任工作的。总体看,大家生活比较安稳。如果非要说夫妻两个都是农村普通小学教师的体验,那就举个例子吧。

中师时候恋爱,毕业两个人先是两地,后调到一个学校工作。刚结婚时男方家给提供了一处农村住房,两年后生育一女儿。工作五年后,两人都评上了先进,男孩专研奥数,周末到市内给孩子们补课,补贴家用。孩子读小学时,他们在镇上买了楼房。现在,孩子已经读了大学,女孩调到政府工作,男孩在学校当校长,他们的新家在市内,周末还需要代课。他们这一家,过着普通人的日子,认真工作赢得了社会尊重,业余补课孝敬了四个都是农民的老人。

在我的同学中,他们的经历不传奇,也不典型,只是普普通通工作在一线的教师的人生缩影。他们有人羡慕读书后留在大城市的我,但我觉得他们的青春更有价值和意义。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热爱教育的基层教师,他们也有喜怒哀乐,他们也渴望自由富足,工作的局限将其顾锁在那片土地,那片土地上的人们因为这些老师才对未来更加充满希望。

乡村教师,需要尊重,需要理解。


入青0601


我父亲,母亲都是农村小学教师!

哦对了,我姥姥,姥爷也是。

什么体验?

他们什么体验我不知道,倒是可以跟你说说我的体验。

一天一小打三天一大打,疼!

从小没朋友,我不敢出门,别的小朋友迫于压力不敢来找我玩。难受!

永远有写不完的作业,根本没有童年,憋屈!

不分青红皂白,只要老师说我不听话,立马收拾我,委屈!

记得我父亲刚上班那年,一年工资220块。他说那会爷爷快不行了,他想这辈子老爹还没看过电视呢,于是偷跑去买了一台黑白电视,整整一年的工资,买了一台电视机。气的爷爷躺在炕上,脸朝外,就是不看。奶奶说你看,这个是有人的,还会动。爷爷终究是拗不过,也跟着看了起来,也是在那一年,爷爷去世了。

因为父母都是老师,家里也不种地,也不养动物,倒是轻松的很。逢年过节还会有学生家长送一些鸡鸭鹅,鱼这些。

教师以前的工资是很低的,尤其是农村教师,不过现在整体待遇都有提升,而且18年初央视还着重报道过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问题。

17年末帮我父亲整理表格的时候偶然发现,我他们二老的工资加起来差不多10k,还有住房公积金和保险。


Marlboroooooooopp


现在我和男朋友就扎根乡村小学校,我们两个的学校离得有点远,一个小时车程,我们上班四年了,很辛苦,男朋友前两年在另一个省上班,为了爱情,终于考到我这里了。我们属于外来人口,在一个陌生的地方上班,离各自的家都很远,都跨省了。在工作第三年我们自己存钱在县城里贷款买房付了个首付,我们俩的学校到城里半个小时以内,后来第四年贷款买了车,顿时压力就特别大,我们俩每个月的打卡工资都还贷款了,过得很紧张,就期待着每学期发点绩效,发年终目标考核奖和绩效高出部分来装修。我们两个都是农村的,只有靠自己!才出来那一两年真的是过的特别紧张,那时候工资比较低,14年毕业工作,第一个月领工资一千六百多,然后再加绩效和年终一共也才两万!在那两年我提升了自己文凭,拿了驾照!也就这一两年,工资涨了一部分,每个月打卡有二千五百多,绩效高出部分还有个两万,生活才能将就过下去。

慢慢的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家,虽然辛苦,但这一切都是我们自己奋斗来的,有时候我在想这一切值得吗?我认为在这个过程中我很快乐,当我看到我所拥有的,我是自豪的!毕竟这一切都是我们靠自己努力奋斗出来的!我身边的很多朋友和同学都是农村出来的,有的家里能够帮助他们很多,但也有很多同学是我们这种情况,都必须要靠自己!!!我们准备明年房子装好了就结婚!生活不容易啊,虽然说这个社会评价我们九零后吃不得苦,爱挑剔工作,但是我们实际上大部分的都是很务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