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自创的心梗定位歌,学会了能救命!

祝愿心梗患者越来越少,而因心梗被救治的人越来越多!

文|田东浩、范博渊

作词、作曲|范博渊

编曲|褚子杰

来源|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许多医生一直反映心电图枯燥难学,

但若是通过听歌来学呢?

或许就是分分钟的事情啦~

前不久,抖音上这一首《心电图诊断歌》爆火,

目前相关视频点击量已突破2亿次。

“别人家的老师”再次刷屏。

一时间,引发广大网友惊呼:

心电图,so easy,

老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学习啦!

博士范博渊自己都觉得非常神奇:竟然因为弹吉他唱歌火了。

在全国心梗救治日,范博士献上《心电图那些事儿-心肌梗死》正式版。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掌握心梗定位,

小编特邀范博士和他的“粉丝”田东浩,

撰写了文字解读版,

欲知详情,请继续往下↓↓↓↓

歌词:缺血的心肌,在九步以后

课程结合了国外经典书籍,梳理了心电图诊断的十七歩,心梗这部分在第九至十二歩。

歌词:R递增不良,是否在胸导

R波代表心室去极化过程,各种引起心室电压下降的原因均可诱发R波递减(PRWP)。

医生自创的心梗定位歌,学会了能救命!

图1:R波递增不良

■急性心脏损伤:急性损伤区出现传导阻滞,导致室壁激动时间延长,R波上升速度减慢,QRS波时间增宽。R波递减时前壁、前间壁心梗有极高的检出率,且无Q波型ST段抬高性心梗中PRWP发生率高于有Q波型。

■陈旧性心肌损伤:陈旧性前壁心梗R波递减非常常见,发生率为40%左右。

■心肌炎:与心肌炎患者心肌部分肥厚、左室损伤、心包炎症、心包积液等有关。急性期与后遗症期均不同程度存在PRWP,心肌功能恢复较好的时这种情况不存在;

■功能性PRWP:例如剧烈运动、疲劳、嗜酒、睡眠不足、精神紧张、发热、一过性低血糖、右位心、怀孕等可暂时表现为PRWP。

■其他器质性疾病:如高血压、肺心病、胸膜炎、胸膜增厚黏连、气胸、胸壁肿瘤(包括乳腺增生、肿瘤)、甲亢性心脏病、酒精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贫血性心脏病等均会发生PRWP。

医生自创的心梗定位歌,学会了能救命!

图2: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所致R波递增不良

歌词:ST段的抬高,心外膜见到

心肌损伤时产生“损伤电流”,其方向如果指向表面的探测电极,则所对应的心电图向基线上方移动,反之则下移。

如果缺血发生在心内膜,会出现“一上一下”的心电图表现:“一上”即静息电位上移(该时期对应心电图QRS波前的基线位置),此时的损伤电流指向探测电极,所以心电图QRS波前原本基线的位置上移;反之ST段会出现下移。

因此,最终在心电图上的表现是ST段下移。心外膜缺血所产生的ST段抬高机理与其相反,故图形相反。

医生自创的心梗定位歌,学会了能救命!

图3:心内膜和心外膜出现缺血心电图的表现

歌词:倒置的T波

T波方向一般与主波方向一致,I、II、V4~V6导联T波向上,aVR导联T波向下,III、aVL、aVF、V1~V3导联可上、可下、可双向;若V1导联T波向上则其余胸导联T波不应向下。

T波倒置的问题比较复杂,涉及到形态、极性以及振幅的异常改变。与心肌梗死的T波倒置常常发生在亚急性期,看见T波倒置,往往该患者心梗的时间已经超过了24小时。除了心肌梗死,还有很多疾病会见到T波倒置,本文主要讲的是心肌梗死,在此就不做赘述,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查阅相关资料。

歌词:和Q波拥抱

这里指的是病理性Q波,病理性Q波多见于急性心肌梗死,一般梗死心肌直径>20~30 mm或厚度>5 mm可出现病理性Q波。Q波的诊断标准是“宽了”(≥0.03s)+“深了”(≥1/4R振幅)=“病了”(病理性Q波),小于这个标准的q波称为生理性q波。

医生自创的心梗定位歌,学会了能救命!

图4:病理性Q波

歌词:ST的压低,大于0.1,肢导和胸前,0.1抬起,V1、2导联,要0.3才记,V3导上移要5格距离

ST段压低超过0.1 mV即纵向1小格(国外的心电书籍是0.1 mV,而诊断学第八版写的是0.05 mV),有临床意义;V1、2导联ST段抬高可超过0.3 mv即纵向3小格;V3导联ST段抬高可超过0.5 mv即纵向5小格(诊断学第八版标准);V4~V6导联ST段抬高很少超过0.1 mv即纵向1小格。

歌词:II、III、aVF起,下壁心梗的问题,如III导联大于II导联的ST,可能是右冠关闭

II、III、AVF导联出现心梗心电图形(病理性Q波、ST段抬高或压低、T波高尖或倒置)示下壁心梗,责任血管为右冠脉或左回旋支(前降至占较小比例)。如果ST抬高III导联大于II导联,可能是右冠闭塞。

医生自创的心梗定位歌,学会了能救命!

图5:下壁心肌梗死。II、III、aVF导联ST段抬高,且III导联ST段抬高大于II导联(左图)。额面电轴可以看见,III导联电轴的位置在指向右侧,因此越靠近III导联的ST段就应该越高,这是简易的判断方法。如果想仔细判断,可以参阅图6,foil四步法。

医生自创的心梗定位歌,学会了能救命!

图6: foil四步法(这里面也解释了为什么歌词中写到“可能是右冠关闭”)

歌词:高侧壁aVL、I,对角支支配的心肌(或左回旋支)

I、aVL导联出现心梗心电图形示高侧壁心梗,责任血管为对角支或左回旋支。

医生自创的心梗定位歌,学会了能救命!

图7:高侧壁与心脏解剖所对应的位置

歌词:II、III、aVF和V5、V6一起,ST段抬高在下侧壁

II、III、aVF、V5、V6导联出现心梗心电图形示下侧壁心梗,可能是对角支、回旋支。

医生自创的心梗定位歌,学会了能救命!

图8:下侧壁与心脏解剖所对应的位置

歌词:V5到V1,全部都抬起,广泛地心肌,全部要坏去,前降支波及,生命危在旦夕,恶性的心律要除颤电击

V1~V5导联出现心梗心电图形示广泛前壁心梗,责任血管在左前降支,患者常伴有各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跳骤停风险很高,必要时电除颤治疗,见图9。

医生自创的心梗定位歌,学会了能救命!

图9:上方左侧图示: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心电图表现;上方右侧图示:广泛前壁心肌梗死与心脏解剖的对位图;下方图示:前壁心梗所致的恶性心律失常-室颤。

歌词:再看V3到V1,间隔支受到侵袭

V1~V3导联出现心梗心电图形示前间壁心梗,责任血管在左前降支所分出的间隔支,见图10。

医生自创的心梗定位歌,学会了能救命!

医生自创的心梗定位歌,学会了能救命!

图10:上方左侧示:间隔支在心脏的解剖分布;上方右侧图示:右图为胸导联所对应的间隔部位;下方图示:前间壁心肌梗死心电图

歌词:加上V4、5去掉1、2心前区(V3-5),前壁心梗就成立

V3~V5导联出现心梗心电图形示前壁心梗,责任血管在左前降支,大家可以看看V3-V5的位置,去判定心梗大概的部位,思考为什么是前降支,而且是前降支的近端?中段?远端?

医生自创的心梗定位歌,学会了能救命!

图11:胸导V3-5与前降支所对应的心脏解剖的大致位置。

歌词:正后壁V8、V7,回旋支就要被累及

V7、V8导联出现心梗心电图形示正后壁心梗,责任血管在左回旋支或右冠脉。

医生自创的心梗定位歌,学会了能救命!

图12:正后壁心肌梗死。有兴趣大家可以在网上找一下具体V7-V9所对应的心脏后壁的位置。

歌词:前侧壁发生在567心前区,还有,高侧的aVLI

前侧壁是V5-7和aVL、I导联出现问题,见图13。

医生自创的心梗定位歌,学会了能救命!

图13:前侧壁心肌梗死心电图

歌词:压低的ST,心内膜波及

见前文。

歌词:大Q波出现,要坏死的心肌

病理性Q波,代表大面积濒临坏死的心肌或是无法逆传的心肌,具体见前文。

医生自创的心梗定位歌,学会了能救命!

到此,心电图的相关专业内容基本上已经讲述完毕,介绍了心肌梗死的心电图特点、心肌梗死定位诊断,但总觉得缺少点什么?对!那就是心肌梗死的症状、应急处理。正式版的歌曲,这部分内容都有涵盖,我们一起往下看。

■心肌梗死可能出现的典型临床症状:

【歌词:突发胸痛你是否在休息】:不稳定型心绞痛预示血管狭窄严重;

【歌词:特别发生在熟睡的夜里】:夜间迷走张力高、呼吸减慢,缺氧易诱发;

【歌词:心里感觉到慌乱】:心梗发作时内容易发生心律失常,如各种早搏和恶性心律失常,如果发生后者可见下句歌词;

【歌词:漆黑的一片】:右冠脉心梗可能导致心率减慢→房室结功能丧失→III度房室传导阻滞、右室梗死致回心血量受阻→血流动力学异常→脑供血不去→休克症状;也可能是出现了恶性心律失常,如室速室扑室颤,导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歌词:下颌、牙痛媲左肩】:心绞痛牵扯痛的部位,除此还有咽痛、剑突下痛、胃胀等;

【歌词:淋漓的汗】:交感神经兴奋或者休克前期所致。

■发生心肌梗死时的应急处理:

【歌词:马上嚼阿司匹林】:常规300 mg,如有胃溃疡病史患者需要同时服用胃粘膜保护剂如碳酸铝镁、奥美拉唑,一定要嚼服,药物才能迅速入血,达到有效的血药浓度而起效,挽救生命。

【歌词:快抑制交感的神经】: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患者尽早服用β受体阻滞剂。

【歌词:赶紧拿起电话,叫急救车120,同时间赛跑的命运】:出现症状时,抓紧一切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

【歌词:90分胸痛中心】:即从发生心梗到患者血管开通不超过90分钟(胸痛中心的建设标准)。

天使和死神在博弈,千万不要放弃到最后一线生机,

坚信,白衣天使们的使命!

清晨的病区,睁开了眼睛,

纯色的微笑,映入了眼底,安心!

信心很重要,请相信我们!

Best wishes for you!

田东浩,硕士,西安交通大学八年制临床专业。

范博渊,博士,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于2017年受聘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师从著名电生理医师郑强荪教授,发表论文10余篇,SCI论文4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国家发明专利2项。平日爱好唱歌,作曲,钢琴,吉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