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三省拥有1亿多人口,为何祖籍在山东省的人们最多?


东北三省拥有1亿多人口,为何祖籍在山东省的人们最多?


根据2010年最新的人口普查,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总计有1.2亿多人口。在这些人口中,除了新生的一代人,很多人的祖籍都在山东省,估计比例会超过50%。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出现了,在为何这么多人的祖籍都是山东呢?其实,这和清朝末期的人口大迁移有关,也就是著名的闯关东。那么,在清朝统治的末期,东北地区的百姓为何要闯关东呢?


东北三省拥有1亿多人口,为何祖籍在山东省的人们最多?


一、山东地区的耕地面积是很有限的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中部地区几个省的兴衰都与黄河有很大的关系,其中,又以河南省和山东省最为密切。黄河造福了中原地区,但也会中部地区造成了很大的威胁。黄河曾经屡次改道,每次改道都会淹没大量的耕地、村庄,直接影响了一大批地区的经济发展。在中部各省中,山东省与河南省的人口最多。山东省的耕地面积不如河南省,而是主要集中在鲁西北地区。黄河原本夺淮河水道流入大海,但是在公元1855年,也就是咸丰皇帝在位时期,黄河出现了大幅度的改道,这次改道直接影响了河南、山东两个省。黄河开始流经山东省的西北部地区,都是山东省的粮食主产区。在清朝统治的历史上,黄河大小决口170多次,直接影响了山东省的经济发展和粮食产量。


东北三省拥有1亿多人口,为何祖籍在山东省的人们最多?


除了黄河造成的水灾,在清朝历史上,山东省还经历了40多次旱灾和130多次蝗灾。众所周知,明清时期处于小冰河时期,气候对粮食产量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在这一系列的灾难之下,山东省的农业遭受了很大的影响。山东省的耕地面积本来就有限,一直依靠有限的粮食养活全省的百姓。粮食减产以后,立刻出现了吃不上饭的问题。其实在清朝统治的中期,山东百姓们已经开始了对外逃亡。不过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当时逃亡的路线主要是陕西、河南等地区。其实,黄河不单单影响了山东省,河南省东部地区也深受其害。河南省会开封原本依靠水路交通,经济比较发达。黄河改道以后,开封地区的水运优势不复存在,著名的运粮河成了一个地名。


东北三省拥有1亿多人口,为何祖籍在山东省的人们最多?


二、东北地区的情况非常危急

在清朝的中期,山东地区的百姓们外出逃亡,主要选择了河南、陕西、苏北等地。但是到了清朝的末期,则开始大面积涌向东北地区,这也是有现实原因的。东北地区的人口非常有限,清朝入关之后,把东北地区当成了自己的龙兴之地。与此同时,清朝高层对自己的统治很不自信。一直担心自己会被赶回东北,为了保证自己根据地的安全,清朝严禁中原地区的百姓们进入东北。因此,直到清朝统治的后期,东北地区的人口都很少。清朝在东北没有使用行省制度,只留下了几位镇守将军。由于没有行政官员,清朝对东北地区的控制力非常差。在清朝统治的末期,西方列强开始窥视东北地区,清朝察觉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开始在东北建立行省,先后出现了黑龙江、吉林和奉天三个省。


东北三省拥有1亿多人口,为何祖籍在山东省的人们最多?


当时,东北地区人口稀少,面临着有官无民的问题。清朝不得不解除了禁令,中原地区的百姓开始进入东北地区。在进入东北地区的百姓中,以河北省和山东省的百姓居多。其中,山东省最多,因为山东有地理上的优势。山东的胶东半岛与辽东半岛隔海对望,度过了渤海就能进入东北。在清朝末期,很多山东百姓就是从胶东半岛上船,开始了闯关东的生涯。在古代社会,人们的乡土情节都很重,凡是有一点活路,大家绝对不会背井离乡。为何是闯关东呢?因为对为了的局势两眼一抹黑,而是什么都没有,只能依靠自己的努力和汗水。电视剧《闯关东》反应了当时的真实情况,很多人倒在了闯关东的路上,还有的人进入东北以后,与老家人彻底失去了联系。


东北三省拥有1亿多人口,为何祖籍在山东省的人们最多?


三、中国的人口迁移存在地域性

在中国古代的人口迁移中,存在了很大的地域性。山东地区的百姓,利用自己的地域优势进入了东北地区。在上世纪40年代初期,河南地区爆发了大面积的旱灾,河南百姓选择一路向西逃亡。大量的中原百姓进入陕西地区,直到目前,仍有很多陕西人会说河南话。陕西地区爆发自然灾害的时候,关中地区的百姓会逃往四川与河南。与闯关东同时出现的还有著名的走西口,山西地区人稠地少。在清朝末期,一些山西百姓选择进入察哈尔、绥远等地,因为要经过杀虎口、谷口、独石口等隘口,因此被俗称为走西口。由此可见,古代的人口迁移有一定的地域性,一般不会前往太远的地区。因为灾难过去之后,很多人还会返回家乡,那种乡土情节的认同感,是现代人无法体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