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两春夹一冬,黄土变成金”,是什么意思?有没有道理?

卖柚子的小伙子


农村俗语:“两春夹一冬,黄土变成金”,是什么意思?有没有道理?

关于农村俗语,很多都是反映节气与农事之间的关系。两春夹一冬这句话,很多人都很难理解是什么意思。其实这句话的意思是指在一年当中有两个立春,也就是二十四节气当中的第一个节气。

按道理讲一年当中只能有一个立春,否则节气不就乱了吗?二十四节气是按照阳历法来分的,自然一年当中只有一个立春。要不就是年前,要不就是年后。但是我们的祖先还发明了一个立法,那就是农历。

阳历与农历的算法是不一样的,按照阳历算法,也就是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为一年也就是365天。农历的算法是指月亮围绕地球公转一周为一个月,一年也就是12个月为354天。所以农历和阳历之间的天数会相差很多。

我们知道立春一般在阳历2月3或者2月4日,2015、2016年立春是2月4号,2017年是2月3号,而今年2018年是2月4号。不管大家清不清楚这些,但是大家总感受过,有写年份过年是阳历一月份就过年,有写年份2月份才过年。因此,如果前一个立春是在年后立春的,后一个是在年前立春的,这样就是两春夹一冬,大家应该明白了吧。

不过两春加一冬只能说明农耕的时间长一点,并不能说明这种情况与收成的关系。还有些人说,两春夹一冬,冻死老公公,说明这种年份很冷,其实也不完全对。

更多三农资讯,敬请关注【少三番】,谢谢大家支持。


少三番


农村俗语:“两春夹一冬,黄土变成金”,是什么意思?有没有道理?

咱们农民靠种地为生,所以对于节气的变化是非常关注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也慢慢的发现了节气变化的规律,从中找到了一些对农民有用处的经验。今天咱们就来看看农村老一辈人常说的“两春夹一冬,黄土变成金”,看看这句话该怎么理解!

“两春夹一冬,黄土变成金”

所谓的“两春夹一冬”其实就是一些老辈人说的“两春年”。什么是“两春”?指的是一年之中有两个立春的节气。大家肯定会纳闷,一年之中怎么会有两种节气呢?

其实这是因为时间的算法不同,大家都知道,咱们农村习惯于使用农历来计算日期,而二十四节气则是阳历算法的节气,所以两者之间有着一定的时间差。比如咱们说2017年立春为2月3日,农历正月初七,2018年立春为2月4日,农历为腊月十九。按照阳历来算,这已经过了一年,而在农历来看,则还是在一年中,所以2017年就是一个“两春年”。

而之所以有“两春夹一冬,黄土变成金”这种说法,其实是因为“两春年”天气变暖的时间比较早,所以人们种地的时间就会提前,一年下来干活的时间就会增长,所以收入自然也会增加一些,不过“黄土变成金”这种说法终究是有些夸张。

骏景——殷


骏景农业


农村俗语“两春夹一冬,黄土变成金”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两春夹一冬,指的是一年有两个立春。最近的两春年是2017年。有人说两春夹一冬,指的是立春和春节中间夹一个冬天,那不是这个意思。


2017年立春在2月3日(正月初七),而2018年立春在2月4日(腊月十九),按照农历来说,一个立春在年头,另一个立春在年尾,正好符合两春夹一冬的说法。按照历法查询,上一个两春年在2014年,而下一个两春年则要等到2020年了。

民间俗语“两春夹一冬,黄土变成金”是什么意思?就是说,如果一个年份是两个立春把冬季日期夹在中间的话,这一年的农民收成会好的不得了,是大丰收之年。真的是这样吗?还真的不确定。比如已经过去的2017年,就不准了,甚至对有些地方的农民来说,还是欠收之年,有些地方涝灾严重,秋季花生几乎绝收。

因此农村俗语“两春夹一冬,黄土变成金”有待商榷。而另外一句说法“一年打两春,豆子贵如金”则多少有点道理。欠收嘛,物以稀为贵,肯定是贵如金了。嘴是两张皮,怎么如意怎么说。不过是农民寻求安慰的一种说辞。长期气象关系,不是说两春一春或者无春来决定的。大概率问题,谁也拿捏不准。

俗语只是劳动人民长期观察的经验总结。在概率上和统计上会有一定的走势规律,但还是不确定。春打六九头,只能说立春了就代表着天气开始转暖和了,那么两春之间的冬日可能会暖和。因此就有两春夹一冬,必定暖烘烘的说法。这个话还是很准的,2017年的冬天就不算太冷,而且过去的还快。


站在科学的角度来说,立春不过是二十四节气中的节日,按照阳历来说的话就是2月份的某一天,前后不会错过两三天,这些都是历法的演变而已。但是因为我们常用阴历过节日,因此阳历和阴历中间就会有偏差很多时间。至于这一年有两春或者一春,和农作物收获与否关系不大。不过农村民间比较喜欢琢磨研究历法和农事之间的活动规律,也就总结出来了很多的俗语老话来,应该说是要尊重和学习的。

你还别说,有时候真的准。至于下一次的两春夹一冬,黄土变成金准不准?等到2020年再说吧。


农村老俗话


农村俗语:“两春夹一冬,黄土变成金”,是什么意思?有没有道理?

这句俗语的意思是说在一年中有两个立春,也就是在年初的时候立春,腊月的时候还有个立春,这样就是两春夹一冬了,而这样的年份粮食会大丰收。是不是真的是这样呢?

一般一年只有一个立春,但是在有些年份会出现两个立春,这样来年就没有立春了,而这样的年份也被称之为寡妇年。

在中国古代的劳动人民,都是根据阴阳历来记事,并且安排农事活动的,而之所以有些年份会出现两个立春,而有些年份一个立春也没有,那是因为阳历和阴历之间的"阴差阳错"而造成的。

农民朋友应该到很清楚,那就是阳历是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规律来指定的,其公转一周也就是一年,然后再把一年分为12个月,共计365天。而阴历则是根据月亮的圆缺变化规律而制定的,古人规定了月球围绕地球转一周是一个月,而一年也是12个月。但是这12个阴历月并不是365天,而是354天。如此一来,阴历和阳历之间就会存在偏差。而古人是十分聪明的,为了解决这个时差问题,就想出了增设闰月的办法。

在过去一直有着“十九年七闰月”的方法,意思是说在19年中会有7个闰月。如此一来在农历的闰年就要比365天多19天,而立春节又基本上是在每个阳历年的2月4日左右,于是也就出现了24节气中的立春,可能出现在上一年的腊月,或者是下一年的正月,因而也就导致了“两春夹一冬”的现象。那这样对于农作物是否真的有影响呢?

这个也是有一定的影响的,但是并不是太多。因为一年有两个立春,那时间会长一些,而这样的年份要干的活也多一些,并且气温会相对暖和一些,所以对于农作物的生长是很有利的,于是也就有了“黄土变成金”的说法。

不过,并不是说一年出现两个立春就会大丰收了,其深层次的含义鼓励农民要好好耕种,有付出一定会有收获,同时这也体现了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农夫也疯狂


对于农村俗语“两春夹一冬,黄土变成金”,其实就是说一年里年头和年尾会各有一个立春节气,也可以认为是一个冬天里会有立春和春分,两个节气之间会夹着一个残冬的老话说法。一般这类年份的冬天会是一个暖冬天气,就像老话“两春夹一冬,无被暖烘烘”的说法,可见暖冬机率会大一些,这样对于农业生产是非常有利的,往往就会是一个丰收的年份,故而“黄土变成金”了!下面就简单聊一下:

“两春夹一冬”其实就是双春年:例如2020年

对于一年之中会有两个立春节气的年份,也被称为“双春年”,是一种独特的现象,主要还是因为阳历和阴历之间的“阴差阳错”而导致的,就跟这个成语的意思一样,是偶然现象!

例如2017年和2020年就是“双春年”,也就是一年双春,由于这类现象也就会导致没有立春的年份,例如2016年、2019年、2021年、2024年以及2027年,而且往往对于这些没有立春的年份也会成为“寡妇年”的,因为“无春”就是说无法怀春,很容易成为寡妇的老话说法,所以是不适宜婚嫁的!

而对于双春年份来说,往往会出现在闰月年份,由于多出了一个月份,就会使得下一年的立春节气出现在本年的年尾上,故而才有了一年两个立春节气!不过,对于这个现象也只是现代确立大年初一为新年后才有的,而古代过新年是在立春那天,故而是不存在“双春年”的,所以说,对于一些无立春的“寡妇年”也是现代人的说法而已,不必当真!

双春年往往会赶上阳历的残冬,故而“黄土变成金”

对于阴历来说,往往就是根据月亮的圆缺变化而计时的历法,往往是不能看出四季的变化,而对于阳历来说,人们就可以根据日期明显得看出一年四季的变化情况。

例如2020年闰四月,往往过完年头的立春节气后,因为这一年阴历会多一个月份,使得年尾腊月廿二(2021年2月3日)就是立春节气了,而2020年腊月三十的阳历日期则为2021年2月11日,也就是到了阳历冬天的末尾,即立春和春分之间的残冬了!

一般这时天气过完年就会特别暖和了,也就会感觉像是暖冬的样子,这样对于按照阴历节气播种作物的农民来说,就会认为天气暖有利于农业生产,会是一个丰收年份了!

以上仅为个人见解,仅供参考,欢迎大家继续补充观点看法!


龙百晓生


农村俗语“两春夹一冬,黄土变成金”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它的意思就是说一年里,因为阴历阳历赶来赶去,赶出来两个立春的节气,那么第二年就是个没有立春的这个节气了。不过农村人说这种情况下,“春脖子”比较长,春脖子也就是说春天的日子长,更利于农耕。


其实说是没有立春的日子,是指我们农村人的阴历说法,二十四节气是按照阳历推进,日子是不变的,但阴历却不同。由于寒来暑往气候的变化,我们的先人设定了每隔17年,就会有7个闰月,这样就导致了某年可能无立春。很多农村老人有些封建思想,说无立春的年头不适合结婚,对女孩子不好。其实不管是双春年还是无春年,都是万年历推进的结果,人的一生当中会遇到几次这样的情况,这都属于正常现象。所以,明年打算结婚的青年男女,不必顾及无春年的无稽之谈。


因为阴历的立春提前了,所以春天就会显得比较长,有人说年逢无春种好田。虽说很多农谚没有那么准确,可农民们也会参照这些农村谚语来判断季节变化,预测一年当中会不会有什么灾害,会不会是个丰收年,不能不说谚语有时候还是起作用的。虽说无春会让人感到不太好听,不喜欢在这一年结婚,可无春年却对农民种地有利。

由于头年就立春了,所以春天就来的早,天气当然也就会渐渐变暖,大地回春,所有的农作物都会提早返青,春风吹拂,万物复苏,早早摆脱了寒冬的小麦,自然会长的好。由于立春早春脖子长,农民们也会有充裕的时间安排农活。所以任何事情都是双向的,无春年也是如此。


小十六123


这个说法,只能代表北方谋地区,少数地带,这是一句当地老佰姓一句名言,因为他们春耕劳作时间短,如果下种迟了,一般年现有时候在秋天处署时,就有了轻霜冻,收成一半了,如果有了重霜冻,就没有收成。

假如一年夹两春,春天来的早,又是一个润月年,对耕作下种,非常有利,到了秋天一般落霜迟,全年农作物就有了丰收。

我们这里不讲这个,因为我们这里一般年现,都有耕作,种值时间,能种早田种,和中田种,还有迟田种,也就是五谷杂粮种值地带。

至于黄土变成金,说朋当地粮食少,老佰姓把粮食比如金,难能可贵,也合呼情理,但变成真正的黄金,我种百亩田,买点黄金也可以,别人种二三十亩地,一年生活费用也不够。

不管是民言,还是真理,都应当去正确理解,相信农业机戒化,科技种植化,现代的科技农业,直可以和大自然气候挑战,供大家参考。

谢谢大家。!


钻石王31好友晶非昔比


春夏秋冬,寒暑交替,四季交替,是大自然的规律和现象。可为什么还有农谚“两春夹一冬,黄土变成金”?

这也是多年来农村人根据农业种植的经验,自有它的内在含义。

从字面上分析,冬天的到来,也是寒冷的开始,特别是冬至过后,数九开始,该冷的冷,如果数九寒天能下大雪,那更是对农作物小麦、油菜等能银装素裹,有利于农作物能防寒保暖和杀死病虫害,并积蓄水份,有利于春季的到来农作物的萌发和生长,农业粮食丰收有保障。

而冬天到来的之前,是十月后秋收后的秋种,如果农历十月小阳春,秋播的小麦、油菜等在天气温暖如春的气候条件下,利于在越冬前茁壮生长,苗齐苗壮长得好,有利于这些农作物就是在极端的天气下能安全越冬。

总之,农村、农业的经验和农谚,是劳动人民实践、智慧的结晶,对农业生产有一定的有利作用和指导意义。


和风细雨言


农业不重妾丁农彦何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