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越來越多佛系青年,我想到了因髀肉復生而哭泣的劉備

46歲,劉備在劉表的家中一住就是六年。北望著曹阿瞞滅袁紹,徵烏丸,建銅雀臺,一步步登上人生巔峰。而自己只能龜縮在荊北的小縣城裡望樓興嘆,自艾自憐。46歲,這是劉備一生中最休閒的時光, 六年溫水煮青蛙的時光讓他變成了一個佛系中年,這六年對他而言可總結為四個字——混吃等死。

看到越來越多佛系青年,我想到了因髀肉復生而哭泣的劉備

有一次劉表請他吃飯,席間劉備如廁後歸來,帶著一臉的淚痕,劉表遂問他原因。答:“吾常身不離鞍,髀肉皆消。今不復騎,髀裡肉生。日月若馳,老將至矣,而功業不建,是以悲耳。”

當時的劉備正在情緒中,他想起曾給劉表的提案。如果劉表採納自己的計策,趁曹操徵烏丸,中原空虛時奇襲許昌,他的人生不會徘徊了6年仍守在彈丸之地。劉表知道他在鬧,一句“呵呵”就把他懟了回去。事實何止這6年?劉備出道20年後仍跟年輕時破黃巾封平原令一樣,原地踏步了20年,幾次創業把老婆小孩都弄丟了,賠得血本無歸。

在我們的認知中40歲還沒有一番事業的人,通常人生就此定格。尤其是46歲的劉備在漸知天命時,只能在劉表的“呵呵”聲中摸了摸自己大腿上長出的橫肉,露出一抹尷尬的苦笑。

“佛系”:偽時尚的背後,是對生活的妥協與逃避

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想做。劉備46歲時髀肉復生,尚且難過到落淚。而30不到的你提前發福,面對壓力而選擇佛系人生時,更令人唏噓。

普通人得了癌症,一般會有五步心態的變化——否認,憤怒,恢復,沮喪,接受。面對高房價、低收入等壓力而選擇佛系人生的青年們,也跟得了癌症一樣有五步心態的變化。

否認:人定勝天,年輕就是資本,一切都在我的努力中。

憤怒:人與人的差別已經到了物種隔離的地步,如果再爆發一次某運動能夠讓階層重新 洗牌,我一定參與!

恢復:又不是我一人這樣,50步笑百步。

沮喪:得勢與敗北殊途同歸,看淡就好。

接受:佛系。

看到越來越多佛系青年,我想到了因髀肉復生而哭泣的劉備

《像戀愛一樣去工作》的作者,80後創業者茅侃侃的自殺,又一次刺痛了佛系青年們寵辱不驚的心,辛勤耕耘的普羅大眾們萬念俱灰下紛紛加入佛系大軍,你的努力彷彿是46歲的劉備在與劉表推杯換盞時得到的一句冰冷“呵呵”。

但你也只看到劉表在呵呵中對劉備好高騖遠的蔑視,卻沒看到他對眼前這個大耳男子也充滿了敬畏。劉備在給劉表打工時操練著軍馬,遍訪荊襄人才,這讓劉表感到深深的不安,於是有了宴席後檀溪躍馬的故事。

你看到日本從經濟泡沫20年來年輕人行為方式的變遷,御宅族,食草族幾乎就是中國的佛系青年們的翻版,構成了一個低慾望社會。但沒有人會告訴你日本低慾望下的御宅族,食草族們正過渡到無緣社會。

NHK《無緣社會》中記錄了一個與同窗、親友無生活聯繫,愛人遠離,終身未婚未育,更沒有家鄉能回的無緣社緣——即無社緣、無血緣、無地緣。等待無緣族的是不可避免的無緣死。今天的日本,無緣死已成為日趨高發的死亡案例,一年竟高達3萬2千例,這意味著100死亡案例中有3個無緣死。

明天不一定會更好,後天可能掉進“佛系”挖的坑

你還看到了日本房價跳水,樓市崩盤,暗自慶幸自己沒有在中國房價的巔峰時接盤,把某些人那句“八年後房價如蔥”的預言視為救命稻草。但某人不會告訴你,一旦房價如蔥,樓市崩盤,各行各業很可能會發生可怕的連鎖反應,大多數人生存需要的層次可能會降低到只為溫飽。

看到越來越多佛系青年,我想到了因髀肉復生而哭泣的劉備

劉備一生幾次創業失敗,卻又東山再起,百折不回。反觀生子當如孫仲謀,終其一生也不過在自保江東。司馬懿靠著中庸的厚黑學熬死了所有競爭對手而C位,更比不了好漢劉備。他的大器晚成是懂得處理好低谷中與自己的關係。大事做不了時能夠賣草鞋,能夠在曹操的後花園裡種菜明志。

小事不想做時,他時刻保持著危亡意識,知道明天不一定會更好,但更壞的後天遲早會來。所以,千萬別在最需要打拼的年紀選擇佛系,也許戎馬一生也無法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但搏一搏至少能讓你活得更有尊嚴。

46歲的劉備在三國時屬於年高歲長,但46歲在今天應該是在打拼的歲月。尤其在洗牌越來越快的社會,穩定的生活漸行漸遠漸無書,代際流動頻繁的時代,二三十歲的你該少來電開水枸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