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線城市財務主管:月薪只有3千,為什麼還要堅決報考CMA?

她叫張潔,優財學員,是山東菏澤一個縣城某國企二級單位的財務主管,還是兩個孩子的母親。7月份的CMA考試中P1已經高分通過,目前P2還在緊張備考中。非科班出身的她轉行到財務領域,8個月做到單位的財務主管,又先人一步學習CMA,她說,“不覺得做財務主管有什麼了不起,只有差距跟別人拉的大了,別人才能看到你的努力。”

在張潔的身上,我看到了,即使在安逸的三四線城市仍讓自己不斷學習、提升,不斷給人生進行正向積累的那種深厚又堅毅的力量!

三線城市財務主管:月薪只有3千,為什麼還要堅決報考CMA?

認準目標,不斷正向積累

從當兵到退役後從事行政工作的張潔,一直沒有讓自己停止學習的腳步。07年在部隊的時候,她就自學財務知識,考下會計從業資格證;09年退役後於14年通過初級會計職稱考試,2016年考下中級會計師。去年年初才由行政部門轉到財務科,開始正式接觸財務工作,做了8個月成本核算,在今年2月份被提升為財務主管。

回看她的職業發展,執著又清晰,一直都朝向一個方向不斷努力。今年上半年報考CMA,也是在財務這條道路上給自己進行的積累、充電。問起學習CMA的原因,她說,一方面出於危機感,想讓自己時刻保持競爭力,就要不斷的學習和充電,另一方面,國家需要這種管理方面的人才,現在CMA的難度相對來說還沒那麼大,所以綜合考慮難易程度、課程實用性和目前的工作需要,CMA是最適合自己的。

當然CMA也確實沒有讓她失望,張潔提到,學習CMA後感覺視野和格局不一樣了,看待問題更加周全,也有了全局思維。

不甘於現狀,投資自己永遠不會吃虧

在我們的認知裡,越小的城市,證書在晉升中的作用越不明顯,張潔說,像她所在的縣城,這種單位一般都是論資排輩,你可以不努力、不學習,熬到一定年齡職位就是你的了,所以她身邊的人,有初級證書的人都很少,甚至有的連證書都沒有。但是,她一直對自己有所要求,對未來有所希冀,所以一直在用學習與平淡的生活進行抗爭:

雖然每個月只有3000多元薪水,但毅然決然拿出幾個月工資報班學習CMA;

除了上班,晚上還要輔導兩個孩子寫作業,工作和家庭都要兼顧;

每天早起一小時學習,中午放棄午休時間,晚上等孩子都睡覺以後再學習一個小時;

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節省下來的時間用來看書......

用張潔自己的話說,“學習方面的投資永遠都不會虧”,是的,因為它會以另外一種方式返還給你,是無人可敵的競爭力,是滿滿的自信,還有將來事業上的豐厚回報。

CMA學習後,有更大的平臺等待探索

張潔所在的單位是傳統的運輸行業,在分公司她雖然負責財務部門,但很多工作由總公司來做,她們的日常工作更多的是記賬、轉賬、出納,處理一些雜務等等,相對來說比較封閉,沒有挑戰性。但是學習CMA後,她就能尋求更高的發展平臺,有了更多的選擇機會,而這,僅僅只是開始。相信憑藉她的努力,一定會邁向更高的起點,收穫更廣闊的職業發展空間!

最後,祝福張潔在8天后的CMA考試中,P2能夠順利通過!

後記:我們的每一次選擇都是作用在人生上的複利因子,有正有負,起初看不出變化,但是到了後來,就會出現爆發性的力量。人們通常看不起,或者不在意微小的進步,其實,正是這些點點滴滴的進步,才能給你想要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