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權力”增強,醫院該怎樣應對

“患者權力”增強,醫院該怎樣應對

當今是一個數字化的時代,我們可以看到數字化已經能夠融入到患者的日常生活,同時也賦能給患者,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

Kantar Health在中國做了多年醫生與患者的研究,近兩年發佈了規模較大的患者數字化生活研究報告。在研究過程中,我們發現了很多有意思的細節。

首先,患者花多少時間上網?經過統計我們發現,患者一週上網時間差不多為26個小時,其中29%的時間與醫學和疾病相關。這個數字佔比較高,可以看出,一個人生病之後,他非常希望尋找與醫學相關的資訊和信息,互聯網則是目前患者獲取醫學相關資訊和訊息最常用的途徑之一。除了找信息以外,他們還會在網絡上找到一些患者組織,並參加討論和活動。還有患者在網上看醫學相關的視頻、聽講座。包括現在比較火的網上問診,參與其中的患者並非少數。

其次,今年的統計數據特別有趣。我們發現,患者現在變得越來越專業了。以前,我們常常覺得讀臨床指南是醫生才會做的事情,但調查發現,24%的患者會自己去查找和閱讀這些專業的指南和文獻。這說明,患者的疾病知識水平正在不斷提高,他們渴望獲得更專業的、正確的醫學知識。我們還發現,很多患者在網上花了大量的時間在找醫院、找專家。數據顯示,近11%患者患病之初不知道去哪家醫院,不知道去什麼科室,也不知道找哪個專家。只有約20%的患者清楚自已要去的醫院、科室和專家。絕大多數還是病友和家人的推薦、醫生的推薦,還有部分專家在公眾媒體發表的觀點也對患者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在這其中,我們如何能更好地服務於患者,通過什麼樣的途徑幫助患者,仍有一條長久的路要走。

如今,中國患者的話語權也越來越大。前幾年,如果患者自己想要跟醫生交流,去選擇某種藥是否可以服用時,需要鼓起一定的勇氣。在2017年,醫生同意患者的處方要求的比例是17%,今年,醫生同意更換處方的比例已經上升到了29%。在患者心目中,進口藥和國產藥在療效、安全性、副作用等方面還是有差距的,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有患者願意支付更多費用得到更好的保障。

我們的調查更多地從患者需求出發,洞察患者、醫生、醫院等多個維度間存在的問題。患者“Power”越來越強的背景下,醫生、企業越來越重視患者的聲音,願意從患者角度出發、以患者為中心,並在患者的行為習慣調查中付出更多的努力。

李徵(Kantar Health公司高級商務總監)

微信用戶可關注 中國家庭報官微(zhongguojiatingbao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