吵翻了!“外婆”成方言 上海宁要改口叫“姥姥”吗?

吵翻了!“外婆”成方言 上海宁要改口叫“姥姥”吗?

关注微博@网易腔调姐,时不时有福利~

大上海下了两天的雨,今天终于放晴了。阿姐打开手机发现今天的朋友圈和天气一样够精彩的,各种“外公外婆”、“姥姥姥爷”映入眼帘,留下刚睡醒的阿姐坐在被窝里一脸懵逼......

吵翻了!“外婆”成方言 上海宁要改口叫“姥姥”吗?

仔细捋了捋,整个事情是介个样子的:

网友发博称:上海小学二年级第二学期(试用本)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书(沪教版)第二十四课《打碗碗花》(李天芳著散文),竟然将原文中所有的“外婆”字样改都成了“姥姥”!

吵翻了!“外婆”成方言 上海宁要改口叫“姥姥”吗?

吵翻了!“外婆”成方言 上海宁要改口叫“姥姥”吗?

看了看原文,阿姐懵了,长到这么大,上了那么多年的语文课,还是第一次知道可以有这种操作!既然这样,为啥不顺手把鲁迅先生文章里的错别字也改一改呢?

吵翻了!“外婆”成方言 上海宁要改口叫“姥姥”吗?

网友称,去年就有人反映过这个问题,对此,上海教委给出的回复是:“姥姥”是普通话词汇,而“外公外婆”是方言。

吵翻了!“外婆”成方言 上海宁要改口叫“姥姥”吗?

合着这“外公、外婆”都被定义为方言了,可如果讲究官方用语的话,不是应该改成“外祖母”才对吗?也难怪票圈的上海朋友们都坐不住了:

吵翻了!“外婆”成方言 上海宁要改口叫“姥姥”吗?

吵翻了!“外婆”成方言 上海宁要改口叫“姥姥”吗?

除了“姥姥的澎湖湾”以外,不得不说,阿姐的朋友们脑洞也是够清奇的:

吵翻了!“外婆”成方言 上海宁要改口叫“姥姥”吗?

周杰伦的《外婆》改成《姥姥》?试想一下周董深情唱着《姥姥》的模样,阿姐还是觉得有点怪怪的......

“今天是姥姥生日,我换上复古西装,载着姥姥开着拉风的古董车兜...兜兜风?”

吵翻了!“外婆”成方言 上海宁要改口叫“姥姥”吗?

其实叫外婆也好,姥姥也罢,都只是对于亲人的一种称呼,只要自己和家人喜欢,叫什么都没大所谓。不过真正让阿姐在意的问题是,教材随意篡改原著内容,这样真的好吗?连人称“战地玫瑰”的著名记者闾丘露薇都指出:“最大的问题在于任意更改已经定稿的文字。”

吵翻了!“外婆”成方言 上海宁要改口叫“姥姥”吗?

从文学创作的角度上讲,文字的呈现就是作者思想的体现,虽说“外婆”和“姥姥”都指“妈妈的妈妈”,但是随意对原文内容进行改动,一是对作者的不尊重,二是改变了作品的意境。

看看网友的评论,看来并不是只有阿姐这么想:

网友@发高sao:叫什么都是叫,记得要孝顺。

网友@橄榄油烤羊肉:不管是不是方言都不应该乱改原文。

网友@日入四位的小瓜子呀:不管是什么方言,修改原著总是不好的吧,把方言都改成普通话,那文学作品还有什么意思?

吵翻了!“外婆”成方言 上海宁要改口叫“姥姥”吗?

大家看法各异,网友们吵得一塌糊涂。没办法啊,谁叫祖国幅员辽阔,又文化多元呢。各地文化不同,具体叫法不同,这恰恰也是中国的一种特色嘛,普通话的作用也就是为了不同地区的人,相互之间能够顺畅的沟通交流,要知道当年在票选的时候,粤语仅以一票之差输给我们现在所说的普通话,否则大家现在张嘴闭嘴就是“雷猴”、“母鸡”了。不管妈妈的妈妈到底叫什么,尊重原著作者总是没错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