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水泥產量增速失真 如何還原可比口徑水泥產量

2018年水泥產量增速失真。水泥因為“無庫存”和“低關停成本”屬性,其產量往往被直接視同為需求。作為伴隨著傳統施工進程多數階段的建築材料,水泥產量的變化趨勢常被作為探明下游房地產、基建等增速邊際變化的風向標,是做宏觀判斷的重要印證指標。但今年以來統計局披露的水泥產量因為口徑變化原因一直頗受市場爭議,官方口徑披露的1-10月累計同比增速為2.6%,而用官方披露產量和前一年披露產量直接運算所得的增速(以下簡稱“絕對值增速”)卻為-8.6%,兩者反映的下游需求是嚴重的方向性分歧,增加了宏觀判斷和行業研究的難度。我們此篇報告意在追本溯源,力求從造成數據失真的根源出發,還原市場今年可比口徑的水泥需求情況。

規模以上企業數量大幅波動是同比增速與絕對值增速背離的主要原因。回溯歷史,我們發現2006年至今水泥產量同比增速與絕對值增速總體擬合度較好,但在2011年和今年發現過兩次較大幅度的背離。其中,2011年背離的主要原因是經國務院批准當年1月起,納入規模以上工業統計範圍的工業企業起點標準從年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提高到2000萬元,規模以上範圍縮小。而今年水泥產量增速大幅背離則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環保趨嚴、大企業熟料自用比例提高造成對部分原規模以上獨立粉磨站實現擠出,造成不再計入統計口徑;另一方面,龍頭企業生產水泥更注重質量和合規,故添加混合材比例較低,今年大企業熟料自用比例提高造成單位熟料所產水泥量減少。

口徑可比的核心是將淪為規模以下的水泥產量還原,預計1-10月水泥產量累計同比增速為-3.3%。還原真實可比數據的思路就是在今年的水泥產量中加回去年在統計口徑內今年卻淪為規模以下的獨立粉磨站在今年的實際生產量。同時,我們亦要考慮以下三種因素的擾動:

(1)部分粉磨站因為環保或其他原因已關停;

(2)部分粉磨站因為今年龍頭企業自用熟料比例提高造成實際買到的熟料減少,造成產量萎縮;

(3)部分粉磨站買入了進口熟料生產水泥。

調整後,我們預計1-10月份水泥產量可比口徑增速約-3.3%,熟料產量增速1.1%。與今年兩大下游房地產建築工程投資和廣義基建實際增速相印證。

基建已提速,房地產建安終將回歸。展望後市,我們維持2019年年度策略觀點,對水泥需求韌性維持樂觀。

房地產端,是市場目前預期差所在,水泥在地產施工權重分佈中,新開工約佔30%-40%,但若考慮2-3年施工期的動態滾動,實際新開工和中後期施工用水泥比重約1:4,中後期佔比更高,而今年新開工高增速和建安負增長的組合隱含的是中後期水泥需求的低迷,我們預計施工效率回升過程(新開工向竣工傳導)中房地產對水泥需求增速的貢獻也將由負轉正,反彈時機將近。

基建端,最差的時候已經過去,社融數據低於預期或使財政政策更大力度的向基建傾斜,我們認為,10月以鐵路和公路為主力軍的基建增速反彈已開始兌現我們此前中央統籌的大型交通類項目有望優先發力之預判,後續7月以來集中發行的專項債將加快落實到投資端,與財政支出相關度較高的補短板領域有望繼續提速,2019年我們大概率看到基建對水泥拉動出現基數(基建投資觸底反彈)和係數(“鐵公機”佔比提升使單位投資對水泥的拉動係數回升)的雙升,利好水泥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