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与吐蕃的百年争端,究竟是谁赢了呢?

__丶H


华夏就是青海人(6000年前起源于河湟谷地)兼并了陕西人(黄帝部落打败合并了炎帝部落),又制服了河南人(炎黄部落联盟打败了中原的蚩尤部落),征伐了江浙人(夏商一直攻打东夷),荡平了湖南湖北人(周朝时楚人开发荆楚地区),又夺了四川重庆人的地(秦司马错征服巴两国),屠杀了山西人(上党之役白起攻伐坑杀四十万赵军),打扒下河北山东人(秦统一全国灭燕齐),收拾了福建广东广西人(秦五十万大军入岭南),连哄带骗搞定了云南贵州人(汉武帝灭滇国夜郎国),闪电战收服了甘肃人(霍去病精骑打通河西走廊),解救了被内蒙人(追亡逐北前匈奴王廷在汉朝的代郡、云中郡的正北方既现在内蒙古中部)欺负的新疆人(汉宣帝神爵二年建立西域都护府),拉拢了海南人(元封年间设珠崖、儋耳二郡),打服了西藏人(元太宗窝阔台派大将多达率军深入藏并驻军),又遇到了黑龙江吉林辽宁人的屌丝逆袭(满清入关定天下),最后大家联手教育了台湾人(海霹雳施琅收服台湾),让他们明白了今天华夏各族共同生活的来之不易。


高原雷霆


这是一篇六千多字的长回答,诚意满满,深度达到了论文的级别,但也只能相对简单的提及几个大家比较熟悉的战例。唐蕃二百年的战争史实在是太长了,不是很多喷子脑回路中想象的那么简单。我今天就把喷子们最爱说的几个例子拿出来分析一下。要有耐心哟!文章巨巨巨巨长!哈哈哈!

如果把历史的视角拉长,用一百年的维度来看,唐蕃之间的国战,没有输赢!因为两国一直都在僵持之中!

可能看到这儿就有人开始骂街了,你个傻叉!

松赞干布携兵20万扣关松州(今松潘)强娶了文成公主;论钦陵大败薛仁贵于大非川;赤松德赞时期(763年)吐蕃占领了长安,首都都被别人占了,你还说唐朝打得赢吐蕃?

没错!我知道喷子们会这么说,这些战例都是事实,唐史里都明明白白的写着呢!

我想问的是还有吗?剩下的没多少人知道了吧!没关系,我再给您补充几个案例!

其实,唐史里不光写着这几条,还有青海承凤岭之败、西域识迦河之败、甘南素罗汗山之败,都是唐军大败亏输,史称“(唐军)尸骸高与天齐”(《资政通鉴》)。

上述三个战例再加上大非川之战,唐军总计损失有生战力四十万人以上。

但别忘了,唐朝户口数量的峰值达到了九百六十万户,估算人口数量五千二百万人以上(唐玄宗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以如此级别的人口基数,损失40多万军队就判定被打的再无还手之力,是不是有点夸张了?

再有,唐蕃自贞观十二年(638年)在松州第一次交手后,二百年的交往史上,见诸史端的战争一百九十余次,如果每次都唐军大败亏输,恐怕吐蕃就不是占领长安十三天这么简单了,是不是直接就被吐蕃灭了也未可知。

但结果是印象里屡战屡败的唐朝,在经过了安史之乱的摧残后,以国内繁镇割据的残破之躯,又摇摇晃晃的支撑了一百五十多年,而号称屡战屡胜强横无匹的吐蕃,却在公元842年先行崩溃了。

谁能告诉我,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可能有人会很不服气的说,吐蕃的崩溃是综合因素造成的,和战场的胜败没关系。

没错!这话算是说到点儿上了!

以唐和吐蕃这种幅员辽阔的大帝国来说,拥有几乎无限的战略纵深,一场两场的胜败,根本不足以使其伤筋动骨。

历史上灭国级的战争不经常发生,并不是因为战争规模不够大,而是其他因素的酝酿尚不够充分。

说个简单的点例子,清朝灭亡明朝,真的是因为几十万满族人个个都是钢铁侠?!

有的军事爱好者,以一种很怪异的方式研读古代战争,他们声称:“我不喜欢考虑战略”,而用简答胜败和数量多少来判断战役的胜负。

但回想一下古代堪称军神的名将,哪一个不是战略大师,甚至后勤补给大师?

不研读战略态势的将军,最适合的工作不过是在锋线上耍片刀,永远也成不了军神。

知道什么仗能打,什么仗不能打,知道怎么打能赢,才是一个军神最基本的素质。

这就是《孙子兵法》说的:“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纵观唐、蕃两国疆域都扶摇万里,人口都达到了千万的数量级(吐蕃疆域最大时,人口估算也接近一千万)。

在东起剑南(四川西北部),经河西、拢右,跨青海、西域,西至勃律(巴控克什米尔),长达数千公里的正面战场上,数百万将士嗜血搏杀,时间绵延接近二百年。

时间、空间跨越如此巨大的国战,别说是在中国历史上,就是在人类战争史上亦属罕见。又如何能以一城一地只得失,一战之胜败来判定?

因此,我对唐、蕃两国战争态势的判断与很多人的观点不同。

唐蕃两国的国战,始终都处于相持阶段,并交替占据上风。

至少没有任何一方虚弱到可被一击致命的程度,也没有谁觅得了一个,可以彻底终结对手的机会,一个都没有。

如果我们细分一下的话,大概可以分成以下五个大阶段:

一、互相试探的时期(松赞与李世民);

二、吐蕃初占上风时期(禄东赞、钦陵与高宗、武周);

三、唐朝夺回主导权时期(赤德祖赞与唐玄宗);

四、吐蕃获得全面优势时期(赤松德赞与唐肃宗、代宗);

五、双方重回均势时期(赤祖德赞与唐德宗、宪宗)。

下面,我用你们最喜欢拿出来说的几个案例,结合其各自所属时期,来分析一下!

互相试探的时期(松赞与李世民)的典型案例——松州之战和文成入嫁。

首先必须要厘清一个概念,吐蕃第一次试探并不是松州之战,而是早前一年的吐谷浑之战。

吐谷浑是一个独立国家,但它是唐朝的属国,因此进攻吐谷浑,实际上已经是在挑战唐朝推行的“天子——属国”政权体系了。

松赞干布对吐谷浑的进攻,发生在唐贞观十一年(637年)秋。也算吐谷浑倒霉,在此前的一年(贞观十年)吐谷浑刚刚因为不服唐朝管教,被李靖、侯君集、李道宗率领的唐军打残了。

残破的吐谷浑根本不是吐蕃军队的对手,短短几个月就败下阵来,吐谷浑王和他的唐朝媳妇一溜烟跑到了唐朝境内寻求庇护。

但别以为吐谷浑就是个软柿子,23年后(唐高宗龙朔元年,公元660年),禄东赞带领的吐蕃军队可是结结实实的打了三年,还是在有卧底帮忙的前提下,才算勉强吞下了这块硬骨头。

打完了吐谷浑,松赞发现唐朝没什么反应,于是贞观十二年(638年),吐蕃扣关松州(今松潘),唐蕃第一次正面交锋爆发,

史称“松州之战”。

为什么吐蕃会连续刺激唐朝呢?

并不是松赞干布有多膨胀,而是他想获得唐朝的认可,这种认可在当时的表象是能不能娶唐朝公主(“尚公主”)。

说到和亲很多汉族人都心情复杂,但其实对于一个政权来说,和亲不过是解决政治问题的手段之一,而且还是一种低成本的解决方案。

终唐一世,一共有十八位公主和亲,其中唐朝强盛的贞观、开元、天宝时期占了多数,足见唐朝对此问题的看法。

对于贞观时期的唐朝来说,北逐突厥、肢解薛延陀,号称“天可汗”。在当时东亚地区是当仁不让的霸主毋庸置疑,对此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也都认可。

因此才出现,玄宗拒绝了突厥可汗求婚的请求,他会口出怨言。

吐蕃和当时其他少数民族政权,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也一样希望通过娶公主的方式来获得唐朝的认可。

所以,贞观八年(634年)吐蕃使节首次出使长安后,李世民派冯德遐入蕃回访。

贞观十年(636年),冯德遐返唐时,吐蕃使臣一同前来,便提出了“尚公主”的请求。(使臣一次往返唐蕃大概需要十个月的时间)

但可惜,当时的吐蕃给唐使的观感太差,吐蕃娶公主的请求被李世民拒绝。

吐蕃使臣没办成事儿,便在松赞面前煽风点火,归咎于被吐谷浑搅黄了。

按《旧唐书》的记载,贞观十年十二月,当时吐谷浑的河源郡王慕容诺曷钵(继任吐谷浑王,弘化公主的老公)恰好在长安出使。

这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时间链条,吐蕃使臣回拉萨后,贞观十一年松赞兵发吐谷浑。所以,松赞干布才会在松州城下,放出豪言:

“公主不至,我且深入”。

其实,他就是奔着获得认可来的,整军扣关不过是示威而已。

弄清楚了松州之战爆发的原因,后面的表象就简单了,唐蕃不过是各自展示了一下肌肉,然后都感觉对方不好对付,最终以和平方式达成了一致(公主入嫁)。

至少在这个阶段,松赞干布不会知道唐朝有多强,当然李世民也不知道吐蕃有多大。

双方有点像瞎子摸象,都只看到了对手的一部分,如果说当时松赞干布有心击垮唐朝我是不信的,他的心没那么大。

说完了,松州之战我们来说下一个阶段,吐蕃初占上风时期(禄东赞、钦陵与高宗、武周)。

这一时期,最典型的战例便是大家津津乐道的“大非川之战”。

松赞干布去世后,以禄东赞和他的儿子们(噶尔家族)掌控吐蕃朝政五十余年。

在此期间,吐蕃发动了一系列对外扩展的战争,第一场便是灭吐谷浑的战争。

刚才我已经说过了,这场战争持续的三年,最终吐谷浑王慕容诺曷钵成了唐朝安乐州刺史。

就在吐蕃征服白兰羌、吐谷浑期间,唐高宗正东征高句丽,对两线作战表现的非常优柔寡断,给了吐蕃足够多的时间。

很快李治就为他的寡断吃到了苦头,在青海站住了脚的吐蕃,以青海的牧场为前进基地,开启了第一波扩张。

咸亨元年(670年),吐蕃攻陷西域十八州,迫使唐朝放弃了安西四镇。感到了切肤之痛的唐朝,终于下定决心要教训一下吐蕃了,这就是大非川之战爆发的背景。

需要注意的是,薛仁贵的头衔是逻娑(拉萨)道行军大总管。这实际上是在暗指希望这位“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的老将,犁庭扫穴直捣黄龙,彻底解决吐蕃问题。

但这只能说明,高宗一朝对吐蕃的实力一无所知,对青海吐谷浑故地的战略意义同样一无所知。

实际上,牢牢掌控的青海牧场后,吐蕃养虎之势已成,凭借充沛的后勤补给,钦陵在青海进可攻退可守,行动迟缓的唐军根本不是对手。

回想一下唐朝初期所获胜绩,无不是以少量精锐骑兵长途奔袭,形成突破性优势,再辅以步兵跟进而胜。

而现在,唐庭四月才决定仓储出兵,八月五万唐军才行至青海,在临近冬季的草原上(别忘了胡天八月即飞雪”),与一个以骑兵为主机动性占优的对手缠斗,别说是薛仁贵,就是孙武复生也没戏。

其实,薛仁贵的战术并没有什么问题,他集中战兵前出,寻找战机以求突破,将辎重兵留于险地结寨固守,速战速决是他唯一的机会。

但这一战术被钦陵识破,他以败兵为诱饵逐次退却,诱使唐军两部距离拉大,再凭借机动性分而歼之。

钦陵采取的是典型的狼群战术,副帅郭待封的贪功冒进不过加速了唐军的覆灭。即便没有这个变量,只要吐蕃军队拖着打,唐军之败不过是早晚的事。

这场仗是一个错误的时间节点,以一种错误的方式与敌作战,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在唐军一边,因此战败后,薛仁贵才会慨叹:

“邓艾所以死于蜀,吾知所以败也。”

大非川之战是一场具有转折性意义的战役,唐军在保持四十年军事强势后,第一次在周边少数民族眼前大败亏输。这也是唐蕃间,在松州打成平手后,第一次惨败于吐蕃之手。

不过,大非川以及之后青海承凤岭、西域识迦河、甘南素罗汗山等败绩,并没有动摇唐朝的根本。

紧接着高宗的武周朝时期,武则天这个性情强悍的女人,主导了唐朝的一系列反击。

王孝杰、娄师德、黑齿常之等一干唐将,在良非川、白水涧等地连胜吐蕃。两国拉锯战态势表现得最为明显的,当属西域安西四镇的反复易手。

自咸亨元年(670年),唐朝罢安西四镇后,至692年(武周长寿元年),二十二年间,安西四镇六度易手,直到唐军在四镇驻军两万四千人后,才算是基本稳住了局面。

从四镇屡废屡建的过程可见,唐朝即便是在遥远的西域,尚且有能力和吐蕃一较短长,更何况是在后勤压力较低的河拢地区呢?

因此,唐黑们所谓大非川之后,唐朝再无还手之力的理论是站不住脚的。大非川之败并没有那么重要,至少它没有真正改变两国的战争格局。

第三个阶段大概是在玄宗的开元、天宝年间(赤德祖赞与唐玄宗)。

这一时期,最典型的战例当属哥舒翰的石堡城之战,虽然此战唐军只能算是惨胜,但拔出了石堡城这一战略据点后,唐军拓地千里是不争的事实。

随后几年,哥舒翰在青海修筑神威城、应龙城等军镇,屡败吐蕃军,攻拔吐蕃洪济、大莫门等城,全部收回了河西九曲。唐、蕃的实际控制线已推进至青海湖、黄河河曲以西地区。

由此可见,天宝初年唐蕃对峙中,唐朝要稍占上风。

第四阶段是安史之乱后的肃宗、代宗、德宗三朝(赤松德赞时期)。

经过安史之乱的消耗,唐朝确实没有还手之力了,这几十年中基本就是被吐蕃按在地上揍,吐蕃攻陷长安也发生在这一时期。

代宗广德元年(763)十月,吐蕃突破大震关(陕西陇县西境),泾州(甘肃泾川县北)刺史高晖投降,给蕃军充当向导,引军深入。

六日,克邠州(陕西彬县)、奉天(陕西乾县)、武功(陕西武功县西北),代宗东逃陕州(河南三门峡市陕州区),长安陷落。

吐蕃在长安城内留居十五日(《资治通鉴》记十三日),还把金城公主的兄弟,宗王李承宏扶持成了傀儡皇帝。

结果十几天后,吐蕃撤军,李承宏这倒霉孩子先是被还朝的代宗痛骂,然后流放华州,不到一年就稀里糊涂的死了。

长安失陷是事实,汉藏史料上都有白纸黑字的记载,但这次军事行动更像是一次惩罚性的打击。

因为,762年(宝应元年)正月,唐蕃两国曾有一次歃血会盟。以唐朝当时的实力当然没什么可谈的,基本就是吐蕃说什么就是什么。所以,会盟谈判的条款汉地史料全无记载。

但布达拉宫门前的《达扎路恭纪功碑》上有很详细的记载,唐朝每年要给吐蕃“岁贡”绢缯五万匹。

你没看错,中原王朝第一次“岁贡”求和,不是北宋与辽的“澶渊之盟”,而是唐和吐蕃的这次“鸿胪寺歃血”。

唐黑们,有这段秘闻以前还不知道呢吧?我给你们提供弹药了,以后记得用哟!

《达扎路恭纪功碑》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老皇帝签了约,说每年“岁贡”五万匹,新皇帝上台后想赖账,吐蕃就自己来长安取了,就这么简单。

但吐蕃自己可能也没想到京西的防御会如此的囊,几天功夫就破关而入,因此根本没有长期固守的准备。这点从郭子仪以疑兵诈称朔方军至,吐蕃便草草撤军可见一斑。

很多人将此原因归咎于,吐蕃将士不适应低海拔地区的环境,产生了醉氧反应。

但别忘了,吐蕃军队不是坐着运20从拉萨飞过来的,甚至这些军队,也不是骑着马从拉萨长途跋涉来到长安的。吐蕃君臣没那么傻,让军队奔行几千公里来考验一下,后勤补给的供应能力。

这些军队本就常年驻扎在河拢地区,时时刻刻威胁着唐朝的边境。你觉得气候的不适应,会他们造成多大的影响?

另外,这些人也不都是藏族人,早在并吞河拢前期,军力不足的吐蕃军队里有已经出现了大量的仆从部队。

这些被称为“温末”的仆从部队,不但族裔混杂,包含吐蕃征服区的吐谷浑人、白兰羌人、回纥人、突厥人、汉人,甚至还有少量大食人,这些人可是长期生活在低海拔地区,对关中的气候并没有吐蕃人那么敏感。

更何况,吐蕃这次突入关中还是在冬季,那有什么所谓“长安湿热气候吐蕃人不能适应”之论?

因此,气候并不是吐蕃从关中草草撤军的充分必要条件,而是其领兵将领恩兰·达扎路恭(唐史记做马重英)心知,自己并没有固守关中的实力和资本,不如趁唐军未至,劫掠一番早早离去。

此战之后,唐朝很快就调整的拢山一线的防御体系,将郭子仪账下最有战斗的朔方军从同州(渭南大荔县)调至京西防御。

郭子仪驻邠州(陕西彬县)、马璘镇泾州(甘肃泾川北)、李抱玉守拢坻的防御体系。同时,回纥恢复了与唐朝的盟友关系,从北面夹击吐蕃,岌岌可危的关中防御算是稍稍松了一口。

而后,随着李晟、马遂、浑瑊三将的崛起,双方围绕着拢山一线,又缠斗了几十年,吐蕃再也没有突入关中,威胁长安。

我不知道网上传说,吐蕃曾两次入长安是从哪里看来了。以我多年读藏史的目力,至少目前能够看到的汉藏史料,只有代宗初年这一次。

双方重回均势时期(赤祖德赞与唐德宗、宪宗)

最后一个阶段是从唐德宗末期贞元(785年—805年)到唐宪宗元和年间(806年 - 820年),吐蕃经过一百多年的狂攻已经露出了疲态。

虽然吐蕃一直在以战养战,仅河拢地区估算就至少掠去数以百万计的唐人。别忘了,当时吐蕃是西边顶着黑衣大食、北边扛着回鹘、东边对着大唐,东南角的南诏国也重新成了唐朝的盟友。再强大的自生能力也禁不住这种消耗,更何况人口本身就是一种再生缓慢的资源。

虽然贞元早期,吐蕃依旧有能力主动进攻,甚至在两国会盟时发动了“平凉劫盟”的诡计,但唐朝已经开始逐步将防线向外推。

这时期,最有代表性的便是剑南道的“维州之战”,维州(今四川理县)历来都是剑南防御的节点,广德元年(763年)被吐蕃攻陷,改称“无忧城”。

公元801年(贞元十七年)八月,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整顿军马,遣唐军步骑兵两万人,兵分九路齐头并进,向吐蕃所属维、保(理县北孟屯河中下游)、松州(四川松潘)、栖鸡、老翁城等地发起进攻。

之前唐蕃两国在剑南的战争,基本都是吐蕃主攻唐朝防御,而这次唐军却主动出击,表明唐军的军事实力已能和吐蕃军队分庭抗礼了。

多路并进的唐军,在剑南崇山峻岭间与吐蕃展开连番血战。战事从八月一直持续到十二月,其中双方主力在雅州(四川雅安)城外的决战,以吐蕃惨败告终。

随后,唐军继续向西南推进连克吐蕃多座城堡。另一支唐军则在南诏军队的配合下,强渡

泸水(大渡河)绕至吐蕃军队后方,决堤水淹吐蕃军营。吐蕃军队大溃,被唐军合围在鹿危山的山谷之中全军覆灭。

战后唐军惊讶地发现,吐蕃俘虏中居然有黑衣大食的士兵。

这是自,公元751年(唐玄宗天宝十年)高仙芝和黑衣大食的怛罗斯之战后,时隔五十年,唐朝士兵和大食士兵的再次交手。由此也可见,吐蕃兵员的紧张程度。此战因其在泸水之南,也称“渡泸之役”。

唐军兵围维州后,赤祖德赞命内大相论莽热领兵自(陕西定边县)、(陕西靖边县)二州千里来援,韦皋以逸待劳,再次大败吐蕃,生擒论莽热(吐蕃从不远千里从西北调兵援救剑南的维州,大家想想意味着什么)。

而论莽热也成了二百年唐蕃战争史上,品级最高的吐蕃俘虏。

维州之战后,唐蕃两国都已无心恋战,唐朝是自宪宗朝开始专心在河南、河北削藩,而吐蕃则在崇佛之路上越走越远。

之后两国的战争,基本表现为以打促和,战争不过是为了增加谈判的筹码。

公元821年(唐穆宗,长庆元年)4月,唐蕃两国再度达成协议,分别在

长安、拉萨和边境线三地祭天盟誓,立碑为证,史称“长庆会盟”。

“长庆会盟”是唐蕃八次会盟中的最后一次,它也成了唐蕃和平修睦岁月的最后见证,之后二十多年里,唐蕃边境基本保持了平静,直到公元842年(唐武宗会昌二年)吐蕃脆亡。

这篇六千多字的长文,只能摘取几个最典型的案例。唐蕃二百年战史中,名将辈出、恶战累累,这篇文章收篇幅所限,甚至不能将每个阶段代表性战例的背景说全。

不过不要紧,我已经准备写一篇更全面介绍唐蕃战争史的文章,名字我都已经想好了,叫《唐蕃百年战争的阶段与转折》。

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朋友,关注老夫吧!我带您从不同的视角,来解析唐蕃之间的关系。


藏地读行0白发布衣


吐蕃是大唐近两百年中最为强大的对手。吐蕃使得大唐退出了西域,甚至一度还占领的大唐很多的土地,从这一点还是吐蕃占据上风的。不过最后吐蕃也因为自己好战而灭亡了,大唐只能收复部分土地。

吐蕃是在公元7世纪开始发展壮大的,贞观七年正式建立了吐蕃王朝。那个时候的吐蕃还没有和大唐接壤,而且吐蕃实力远不及大唐,双方没有直接冲突。毕竟唐朝那个时候北边有突厥,薛延陀,西边有吐谷浑、西突厥,东边有高句丽,南边则有南蛮。所以大唐对和自己很远的吐蕃,并没有什么兴趣。

早期的时候,吐蕃是想向大唐朝贡,并且请求通婚。唐太宗并没有答应,所以吐蕃率军20万威逼大唐,并且在早期的时候他们打败了大唐。不过一个月后,大唐的军队便打败了他们。吐蕃无奈,只能派遣使者向大唐谢罪,并且再次通婚。这次,唐太宗答应了,于是便派了文成公主嫁了过去。

文成公主嫁过去了以后,唐朝和吐蕃关系还是不错的。比如王玄策攻打印度,吐蕃就派遣精兵助战。不过这种局面大概维持了10年,吐蕃便开始和大唐争夺地盘。自公元670年到公元821年,在150多年的时间内,双方打了80多次。


双方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进行战争:第一、争吐谷浑;第二、西域安西四镇;第三、争夺南诏;第四、河陇之地。

总体而言,安史之乱以前,大唐和吐蕃作战还是占有主动的。不过安史之乱的时候,吐蕃占据了河陇之地,并且他们甚至一度攻入了长安。从此,大唐和吐蕃之战就变成了被动防守。河陇之地被吐蕃占据了长达百年之久。

不过到了唐德宗时期的时候,大唐采取了北和回纥、南通云南、西结大食、天竺的措施,这才扭转了大唐的不利局势。其后,吐蕃自身爆发了内乱,双方开始会盟,和平往来。最后吐蕃因为内乱而不复存在,大唐也四分五裂,进入了五代十国时代。

大唐和吐蕃之战消耗了双方相当大的实力。比如为了防备吐蕃,需要维持庞大的军队,消耗相当多的钱粮。另一个对大唐非常不好的影响就是长期作战使得节度使的兵权越来越大,最后形成了藩镇割据。


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

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顺手点个赞哦~

更多精彩请关注历史是什么


历史是什么








这是我查找的资料大家参考一下


回忆还是要忘记


唐朝对于东突厥汗国、薛延陀汗国、土谷浑汗国、西域诸国、西突厥汗国、高句丽王国等少数民族政权无一不表现出了中原王朝的压倒性军事优势。始终有一个对手却令李唐王朝非常头痛,那就是统治青藏高原的吐蕃王国。唐朝与吐蕃的关系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吐蕃臣服唐朝时期;第二、吐蕃与唐朝百年战争时期;第三、吐蕃与唐朝握手言和时期。

唐高宗两次对吐蕃发动的进攻都遭到惨败、武则天则在西域和吐蕃陷入长期拉锯战。到了唐玄宗时期,唐军放弃了“过去想要一战而灭其国”的想法,利用逐步蚕食的方式占据了上风。晚唐时期,吐蕃又利用唐朝国内动乱的机会吞并了唐朝的河西和安西两大地区,并一度攻入长安地区。唐宣宗时期,吐蕃王朝由于扩张过度,加上遭到唐朝名将张议潮的打击,国内彻底瓦解为了数十个部,不再对唐朝构成任何威胁。9世纪中叶,晚唐成为了“百年唐蕃战争”的最终胜利者,但自身也已日落西山。

唐朝关内十道与六大都护府(北庭都护府还没有设立)


第一、吐蕃臣服唐朝时期

吐蕃王朝是在松赞干布在位时期才真正实现统一,雄踞青藏高原。史书记载“唐时吐蕃之盛,东掠剑南,西威天竺”。松赞干布与唐朝缔结了外交关系,迎娶了江夏王李道宗的女儿文成公主,并在名义上对唐太宗称臣。当时唐朝与东突厥的战争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多次向吐蕃借兵助战。在唐朝进攻西突厥的战争中,骁勇的吐蕃骑兵就多次进入西域助战。王玄策剿灭印度的天竺王国也是借助了吐蕃的军事力量,可见这一时期的唐蕃关系比较和平。松赞干布去世以后,宰相禄东赞辅佐吐蕃朝政,并继续奉行与唐朝的友好关系。

669年的唐朝版图


第二、吐蕃与唐朝百年战争时期

唐高宗时期,吐蕃与唐朝因为安西四镇的争夺彻底反目成仇。吐蕃国内的主战派代表论钦陵力主对唐朝用兵,并入侵到唐朝的西域地区。公元670年,唐高宗派左武卫大将军薛仁贵率领5万大军挺进青海地区,结果在大非川被吐蕃军队全部围歼。678年,李敬玄统率18万唐军全力进攻吐蕃,又在青海遭到大败。两次战争,吐蕃军队均利用唐军远道而来的劣势,采用诱敌深入、围而歼之的方法取胜。由于唐朝在吐蕃遭到大败,被迫在河西(甘肃)、西域(新疆)、剑南(四川)多个方向上部署重兵全力防御吐蕃,吐蕃则利用地理优势先发制人,多次劫掠唐朝的边境。

大非川之战


武则天与吐蕃、契丹、后突厥多线作战,效果均不理想。开元年间,唐玄宗不再对吐蕃用重兵,只蚕食吐蕃的领土,逐步缩小吐蕃的控制范围,收复了黄河九曲之地,对吐蕃形成了三面包围。天宝年间,高仙芝拔除了臣服于吐蕃的勃律国,使得吐蕃陷入无援的状态;王忠嗣在青海湖附近歼灭吐蕃北线主力万余人,逼迫吐蕃往南撤退。

笔者认为唐朝无法消灭吐蕃的原因有三个:

1、地理原因。青藏高原地理环境恶劣,高海拔,低氧气。除了土生土长的吐蕃人(藏族祖先)以外,在中原长大的唐军战士均不能适应这里的环境。纵观中国古代,无论是汉朝、元朝、明朝均没有大军登上过青藏高原,究其原因就是地理环境恶劣。清朝是唯一一个大规模对西藏用兵的中国封建王朝,并且保持了驻军,因此牢牢地控制了这里。

2、后勤原因。青藏高原距离传统的汉地有数千公里远,并且有大量无人区存在。即便派遣大军进入这里,也需要动用庞大的后勤。过于遥远的距离使得后勤补给困难,大军难以驻扎。

3、对手原因。统一的吐蕃王国与吐蕃诸部不可以同日而语。在西藏几千年的历史中,吐蕃王国是唯一统一了西藏的政权。唐朝时期的吐蕃王国军力强大,全民皆兵。在如此贫瘠的土地上,吐蕃却保持了40万军队,即便是后来的成吉思汗也未必能拿下这里。

唐朝安西地区(663年)

第三、吐蕃与唐朝握手言和时期

安史之乱后,唐朝的叛将仆固怀恩投靠吐蕃,使得整个河西走廊失陷于敌。吐蕃攻下河西走廊后,安西都护府也与唐朝内地也失去联系,最终被吐蕃王国吞并。在8世纪后半叶,唐朝国内持续动乱(安史之乱、奉天之难、淮西叛乱),吐蕃趁机夺取了唐朝西北、西南的大片土地。9世纪初,吐蕃王国的疆域达到极盛,威震一时。不过,吐蕃多次联合回鹘、南诏均不能彻底消灭残唐,可见藩镇割据下的唐朝还有一定的军事力量存在。

全盛时期的吐蕃王国(795年前后)


9世纪以后,吐蕃国内矛盾尖锐化,逐渐步入下坡路。首先是吐蕃在与南诏国的战争中消耗了大量精锐力量,吐蕃的东南疆域被南诏国大量蚕食。其次是在公元801年的维州之战中,吐蕃军主帅论莽热被唐军活捉,余众被唐朝名将韦皋分割歼灭。此战后,吐蕃丧地数百里,再也无力主动邀战唐朝。

南诏国(白族的祖先)


821年,已经转入衰落的吐蕃王国与唐朝举行了“长庆会盟”,双方约定罢兵,结为友谊之邦。848年,唐朝名将张议潮攻陷了吐蕃掌握的西北11州,使得失陷于吐蕃近一个世纪的河西走廊回归唐朝。此时,吐蕃已经瓦解为数十个部落。晚唐时期偶有吐蕃部落入侵唐朝边境,但均是小打小闹,因为分裂的吐蕃已经无力发动大规模战争,这种局面一直维持到唐朝灭亡为止。

张议潮收复河西形势图


历史的荒野


两个超级大国间的互撕,如果是到了要靠动手来决胜负的时候,基本上是没有真正的胜利者的,通常就是两败俱伤,一起玩完,而且双方在后来写“历史”的时候都会说“对方”在欺负自己。唐和吐蕃之争正是如此。

唐朝觉得吐蕃经常欺负他,不但占了河西、西域大片的地盘,还把长安也占了好几天,吐蕃在长安还扶持傀儡政权,大唐什么时候被人家像这样子欺负过!可吐蕃也觉得唐朝厉害啊,吐蕃的史书里(《西藏王臣记》),都记载着唐朝大军进攻拉萨,火烧布达拉宫的故事(当然历史上根本没发生过)。显然觉得自己随时有可能被唐朝灭国。吐蕃对唐朝的感受也是压力山大啊!

松赞干布一强大,就屯兵松藩,然后向唐朝要老婆,唐朝觉得这是什么事,有这么结亲的嘛!简直是欺负人。但如果看藏文史书,松赞干布在西藏,是神一般的存在啊,结果在唐朝娶个老婆,还要过关斩将,斗智斗勇,禄东赞帮松赞干布求亲,就跟唐僧西天取经一样,要历经困难才得行,唐朝显然是有意刁难嘛。

所以唐蕃之间硬怼了二百年,大家都觉得自己被对方欺负。

不过吐蕃有高原优势,大部分时间都对唐朝采取攻势,在剑南、河陇、西域、云南四个方面展开进攻,连长安都一度被吐蕃攻陷过,唐朝整个来说基本上处于守势,为了对抗吐蕃,不得不在云南扶持南诏,在东北依靠安史集团,最后南诏和安史都叛唐,造成大唐盛世的终结。唐朝从此一蹶不振,他不怪吐蕃怪谁!

安史之乱后,唐朝对吐蕃在军事上就处于劣势了,最后河西、西域全都被吐蕃占了。看起来好像吐蕃赢了。可是吐蕃跟唐朝硬怼,是扩大了地盘,而且这些地盘确实都是从唐朝抢过来的,但吐蕃这种胜利对他自己来说却是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820年左右大概是吐蕃的极盛时代,唐蕃长庆会盟,也就是拉萨著名的景点唐蕃会盟碑的时候,那时吐蕃差不多占了整个中国天下的半壁江山。可是短短20年,840年左右吐蕃帝国就崩溃了,长期的、高强度的全面互撕,对吐蕃社会的负面影响可以说是毁灭性的。

吐蕃跟唐朝之间的长期战争使得军队势力越来越大,王权下降,军权抬头,吐蕃本来经济实力是不强的,靠什么成为越级大国?靠的就是松赞干布的王权统一,但长期战争,使得吐蕃内部最有权势的是军头,不是国王,王权大部分时候都比较弱,吐蕃王朝最后其实就是军阀实力派互干才崩溃掉的。

长期战争,给老百姓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人民不但没有从吐蕃的扩张中得到好处,反倒日子越过越难,为了安抚人心,吐蕃只有给老百姓喝心灵鸡汤,所以吐蕃的宗教,无论是苯教也好,佛教也好,势力都很强,军头强势,宗教盛行,双方还互有矛盾,吐蕃内部就是一个随时可以爆发的活火山。最后佛、苯之争挑起的军阀混战,彻底断送了吐蕃王朝。

吐蕃和唐朝硬怼把自己搞崩了,然后就是几百的分崩离析,再也没有恢复元气。唐朝亡了,虽然五代十国乱成一锅粥,好歹宋朝出来收拾住了局面,吐蕃就惨了,这一乱就再也没回过神来,一直这么散了下去了,大唐之后还有大宋,吐蕃之后再无吐蕃。所以吐蕃不怪唐朝怪谁?


只爱潘多拉


大唐帝国史上,堪称为帝国敌人的异族主要有突厥、薛延陀、高句丽、吐蕃、南诏等,但真正在几乎伴随帝国始终的大多数时期内都能对李唐王朝产生威胁的,则非吐蕃王朝莫属。自吐蕃王朝崛起于青藏高原,兼并了包括吐谷浑、象雄、白兰等高原诸部后,就成了唐朝在西面的主要对手,两国在西域、陇右、西南等漫长广阔的地域内,都展开过大规模的战争,从历史进程来看,唐朝与吐蕃的多年争战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至于题目所问的究竟“谁赢了”?从下面的简述中,有兴趣的朋友自可评价。

唐与吐蕃争战的第一阶段,主要在唐高宗到唐玄宗时期展开。在噶尔家族的主导下,这个阶段作为新兴政治势力的吐蕃王朝,以强硬的姿态挑战着当时如日中天的李唐王朝,在西域、陇右都爆发了激烈的战斗,从总的趋势来看,虽然唐军先后有公元670年薛仁贵的大非川战役、及公元680年李敬玄湟川战役的惨败。但其后,唐军在黑齿常之、皇甫惟名等在陇右的连战连胜,王孝杰、阿史那忠节等在西域安西大败吐蕃军队,夺回四镇的大捷;到了唐玄宗前期,唐将哥舒翰连连夺占吐蕃领土,更有回纥、南诏联合攻击吐蕃,战果累累。所以,在第一阶段,唐王朝无疑占了上风。

唐与吐蕃争战的第二阶段,利用唐王朝为平叛安史之乱而抽调了大部分西部驻军的机会,吐蕃连续夺取了西域和陇右的绝大部分唐朝领地,其后又连年入侵唐朝关中和西川腹地,特别是公元763年,吐蕃大将尚结息、马重英、尚息东赞等统帅的20万大军,在唐泾州刺史高晖的引导下,连破关中城池,直到攻占唐朝首都长安,盘踞达13天之久。。。。可以说,从唐肃宗到唐文宗的漫长历史阶段,唐朝在与吐蕃的战争中,完全处于劣势,不但多次被吐蕃军队突入内地,更是被迫放弃了从西域到南诏边境的几乎所有堡垒关隘。

唐与吐蕃争战的第三阶段,从唐武宗会昌年间展开,由于仇视佛教的吐蕃赞普达摩被僧侣拉隆贝吉多杰刺杀,吐蕃国内大乱、内战迭起,唐宣宗大中二年,沙州人张义潮等率众起义,攻取了瓜、沙十一州地区归附唐朝,被封为归义军节度使。次年,唐军泾原节度使康季荣率军收复沦陷吐蕃多年的原州等三州七关;凤翔节度使李珌的军队收复了秦州。。。。这一阶段,吐蕃王朝内讧不已、趋于灭亡,唐朝虽然藩镇割据,但也都抓住机会,分别出兵收复了大部分的失地。


史海悠游闾春晖



战争打的是资源经济、文化,、拼的是军事势力和国家的凝聚力。为什么称为大唐帝国,当时唐朝从多方面都强大于少数民族,胜负不言喻。只是可怜了天下苍生,苦了百姓,为后唐的衰败埋下了伏笔。


手机用户幸福似水流年


这事得去问当年的常胜将军薛仁贵或他儿子薛丁山。实在不行去问《薛仁贵征西》的编剧。

肯定是唐军赢了,虽然薛家军几乎全军覆没。


dllc1234


大唐把今后千余年中原王朝纵横捭阖的能量全部用尽,以残躯耗尽吐蕃真气维持东亚秩序近三百年,做到了真正的以夷制夷发扬了异族佣兵开疆拓土的方法。但是过于依赖杂胡以及突厥人的军力与盛唐的腐化反而是饮鸩止渴,终唐一世,对于军力的调配和社会矛盾的化解仍不及大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