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知道孩子在學校吃了點啥?

如何知道孩子在学校吃了点啥?

週末,中芯學校食堂一張爛番茄和洋蔥的照片戳痛了不少家長。

一邊是辦學15年,伴隨科技企業而來的K-12國際學校,入學門檻頗高,目前有2900名在校生,中文部每學期的學費在3萬-5萬之間,餐費24元/頓;學校學生不出國門在本校考SAT、ACT。

另一邊是隸屬團餐巨頭康帕斯的怡樂食,除了中芯,它們還為上海美國學校(浦東校區)、上海民辦包玉剛實驗學校、上海華東師範大學附屬雙語學校,上海協和雙語學校(虹橋校區)供餐,一度還成為學校對外介紹的亮點所在。

即便光環如此,這兩者結合奉獻給孩子的是長毛的番茄,生鏽的廚具和沾滿洗潔精的飯碗。要不是家委會強勢,事情也許不會如此赤裸裸地展現在公眾面前。

如何知道孩子在学校吃了点啥?

這樣的收費也換不來一頓安心的午餐,這讓老母親的焦慮何處安放?

私立校如此,公立校會好點嗎?畢竟有jw一直有監督檢查,但焦慮,猜測,信息不對稱誘發了老母親新一輪的不安。孩子在學校吃了點什麼?安全嗎?管飽嗎?營養可口那是最高一輪的目標了。

如何知道孩子在學校吃了點啥?

最直白的就是問孩子。

只不過,這一屆的孩子比較難伺候,不像老母親年幼時,在學校吃到個雞腿就可以傻乎乎高興半天。他們個性化程度也高,即便是同一所學校同一份盒飯,個體的娃每天的評價是不一樣。

總有學生每天放學回家就直奔飯桌,總說自己沒吃飽,風捲殘雲恨不得夯下一頭牛;也有學生面對不得不吃完的午飯,偷偷打包塞在書包裡,令整個書包發出難聞餿味。

午餐好不好,雖然最終評價者應該是孩子,但基本上老母親滿意就好,嗯,合格午餐期待鏈應該是這樣的:營養>可口>吃飽>安全>好好活著。

孩子的個體化評價意味太濃,還是要幾個老母親討論討論,方能拼湊出完整的信息圖。當然了,到了高年級,娃能表達利索了,只要回來沒拉肚子沒嘔吐,就直接去書桌前去作業吧。

其次,老母親可以看學校的官網、官微和微信公眾賬號。

很多學校是有官網,雖然信息更新未必全,但作為標配的存在。官網上會學校每日菜譜的展示,當然了,餐館裡櫥窗展示的和最終呈現的總是略有差距,但至少可以讓娃看圖說話,老母親做到心中有數,差距在哪。

再次,老母親想知道娃吃的東西來自哪?怎麼查?

一般來說,中小學有以下三種食堂運作模式:學校自辦食堂、供餐單位承辦食堂或外送學生盒飯。據瞭解,現在學校自辦食堂不太多,有的也是給教職工保留的,畢竟全校學生數量多,養一個食堂只燒一頓飯成本太高。所以,承辦和外送盒飯成為主流。

但,老母親想知道娃的盒飯來自哪,好像也要查找下,開門見山告訴老母親的學校都是顧及了老母親無處安放的焦慮。

具體怎麼查?

好幾種方法:1、登錄“上海市政府採購網”,IE瀏覽器,用營業執照申請專用U棒(如果你司恰巧有這項業務),查看公告。嗯,老母親沒有U棒,沒有查到最終的信息,略遺憾。

2、去區教育局官網看,可以看到一些有關後勤保障的信息;去學校信息平臺,細細看介紹,有些學校會在後勤保障介紹處寫下學校供餐供應商。當然了,供應商不會太多。

比如,《浦東新區教育局系統學生用餐管理辦法》的通知中表示:學校選擇由供餐單位承辦食堂的,必須在浦東新區教育局通過招標程序認可的供餐單位中選擇一家承辦單位提供供餐服務。

比如,在某學校公號寫到:松江區教育局選定的為松江區教育系統281所學校供餐兩家供應商松江教育局後勤管理中心和上海龍神餐飲有限公司。

如何知道孩子在学校吃了点啥?

來自官網。有客戶150多家,日供餐達16萬份。

還有一家綠捷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公司官網介紹,經營管理著上海市各區縣370餘所中小學食堂。

如何知道孩子在学校吃了点啥?

3、如果可以,能不能讓家長去廚房看看?

此前,國家學校食堂安全《徵求意見稿》還鼓勵食堂採取視頻監控、玻璃幕牆等方式公開食品加工過程;規定學校應當組織學生代表或者家長代表參與食品安全監督;鼓勵具備條件的學校參加食品安全責任保險。同時規定文件自2018年5月1日起施行。

《浦東新區教育局系統學生用餐管理辦法》的通知中表示學校要成立學校餐飲管理委員會。該委員會人數不少於7名,其中主任由學校黨政主要領導擔任,學生代表不少於2名、教師代表1名,家長代表2名,學校食堂專門管理人員1名。

其職責是:監督管理學生用餐工作,並按要求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負責檢查食品安全及質量,挑選制定菜譜,核算餐飲成本,結算餐飲費用,選擇考核供餐、配送單位,組織培訓,召開餐飲評議會,教育宣傳科學飲食等。

都是好方法,要麼執行起來?

喵喵機P2、騰訊護眼檯燈、電子積木、美國國家地理考古挖掘裝備、牙刷、書包、鋼筆套裝、米喬腰墊正在熱銷中。

訂閱號改版後如何找到“去你的牛娃”?

如何知道孩子在学校吃了点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