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海倫堡為例:看高負債重壓下的中小房企掙扎求生

以海伦堡为例:看高负债重压下的中小房企挣扎求生

《投資者報》特約記者 李斌

一邊是香港資本市場對內房股的持續看空,估值創新低;另一邊是上市破發成常規,公開認購遇冷信心不足。在市場環境當前並不利好中國房地產企業上市的情況下,進入“活下去”時代的中小房企必須要跟時間賽跑:早一分上市,多一分活路。

最新宣佈在香港上市的是廣州一家開發商海倫堡,這家今年上半年總收益為39.16億元的房企,如果成功上市,將成為今年繼正榮、弘陽地產、美的置業和大發地產之後的第五家。但面對普遍看空的市場環境,多家投行機構分析師告訴《投資者報》記者,“對這些中小房企來說,上市是無奈之舉。即便價格很便宜,市場很糟糕,但對這些公司而言不上市又不行,因為光債務和現金流就能壓死企業。”

01

海倫堡:淨負債高達103%

海倫堡招股書披露,今年上半年,公司營收為39.16億元,同比增長29.4%;毛利9.91億元,同比增長52%;淨利潤約5.48億元,同比增長62%。毛利率為25.3%。

以海伦堡为例:看高负债重压下的中小房企挣扎求生

2015年、2016年、2017年,海倫堡營收分別為98.02億元,142.28億元、143.56億、複合年增長率為21%;同期溢利分別為8.36億元、28.98億元和19.8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為53.9%。同期,毛利分別為19.73億元、26.28億元、33.05億元,毛利率分別為20.1%、18.5%、23%。

截至目前,住宅物業的開發和銷售依然是海倫堡控股最重要的業務。其披露,2015年、2016年及2017年及2018年上半年,其物業銷售的收益分別為97.39億元、141.23億元、142.21億元和38.45億元,分別佔同期總收益的99.4%、99.3%、99.1%及98.2%。

截至今年8月31日,海倫堡控股擁有112個處於不同開發階段的項目或項目階段,總建築面積約為2340萬平方米。此外還擁有其他的土地資源,包括6塊工業用地,佔地面積約60萬平方米;已與5個項目簽訂收購協議,預計總建築面積110萬平方米;以及兩個舊改項目與當地政府簽訂了協議,總佔地面積約為280萬平方米。

這不是海倫堡第一次上市。早在三年前,海倫堡就準備赴港上市,當時委任中金作為安排行,集資額暫定約1.5億至2億美元,但其後並無消息。海倫堡拒絕就本次上市與三年前上市相關細節回答《投資者報》記者問題,口風僅僅是:一切以公告為準。

然而,海倫堡本次上市從招股書披露來看,最令投資者擔憂的莫過於其高負債模式。根據招股書顯示,2015年、2016年、2017年及2018年上半年,海倫堡控股未償還借款總額分別為83.61億元、128.74億元、205.04億元及243.2億元。同時,2015年-2017年,海倫堡淨資產負債比率分別為128%、69.4%、83.4%,2018年上半年則為103.1%。

2015年、2016年及2017年12月31日及截至2018年6月30日,海倫堡控股擁有的現金分別為12.8億元、24.69億元、45.96億元及51.55億元。

02

中小房企扎堆上市背後:

可怕的債務現金流

|“像海倫堡這種中小房企債務普遍都很高,而現在上市的悖論就是,債務越高,投資人越不看好,這是現實問題……但是你可以不來,它還願意來,因為能融到一點是一點,反過來也說明現金流壓力是非常大的。不然的話,估值和價格這麼便宜,它來上市幹嘛?”瑞穗證券亞洲房地產研究主管、執行董事金增祥告訴《投資者報》記者。

現金流緊張、負債太高是普遍現象。以最近剛上市大發地產的和美的置業為例,債務負擔一個比一個重。截至2018年4月30日,大發地產淨資產負債率為235.6%,各類銀行、信託等未償還借款總額224億;美的置業負債總額1089億,淨負債率181.4%。另據統計,德信中國的淨負債率接近193%。在經營活動淨現金流方面,美的置業、大發地產近兩年持續為負。

金增祥分析,一方面對海倫堡這種中小房企來說,即便上市也不可能融資太多,額度是很小的,僅僅是開了個融資窗口,可以再融資,也就是說再融資的意義遠遠大於IPO的錢;另一方面,從股價角度,說明再也拿不到比目前上市更便宜的錢了,所以只能接受,如果是去年上市,海倫堡不會像今天賣這麼便宜。

“關鍵是開發商現在有現金流壓力,能不能上成也要去試試。即使市場下行,但企業有融資需要的話,這個月融到錢跟下個月融到錢有時候就差那麼一點,但差距很大,甚至會壓死企業。”金增祥強調。

聯昌國際證券香港及大陸地產研究主管鄭懷武也向《投資者報》記者指出,“在國內要融資的話,成本很高,窗口不多,香港雖然價格低或者破發,起碼上市後在海外還有融資渠道。對中小房企來說,價格不理想,那也沒辦法,那就先上吧。”

奧陸資本總裁兼投資總監、原花旗銀行董事總經理、亞洲地產研究組組長蔡金強對此表示認同。“現在考慮的是先上市再說,上了以後如果混不下去,也可以在海外進行賣股權融資,萬一真不幸了,還可以海外套現。”他對《投資者報》記者說。

03

公開認購不足:

上市成了找朋友墊底幫忙

當下內房企香港上市環境有多糟糕?還是以美的置業和大發地產為例,美的置業公開發售有效申請佔總發行0.25倍,大發地產公開發售有效申請佔總發行0. 32倍,公開認購嚴重不足。

美的置業股價截止目前仍處於破發狀態,而整個內房股最近一兩個月持續下跌。《投資者報》查詢內房股中的龍頭中國恆大、萬科、碧桂園、融創中國等幾家內房股發現,從9月份至10月26日收盤,中國恆大至今下跌31%、萬科下跌10%、碧桂園下跌了28.51%、融創中國下跌18/%。

內房股持續下跌,公開認購連一半都不到。中信里昂證券房地產研究地區主管王豔在接受《投資者報》記者採訪時說道,今年以來,香港內房股的PE估值目前都處於歷史最低水平,普遍在3-4倍,新上市的內房企就更低了,從美的置業這種即便有母公司支撐現金流的開發商來看,也低於3倍,說明市場根本沒有信心。而內房企選擇此時上市,最關鍵因素還是有好朋友支持,並不是新錢。

蔡金強也說,現在內房企香港上市已經不能用簡單的不好來形容了,因為都是找自己的朋友鼓吹做投資者,把事情弄成,把盤子接下來,如果今年能上市,就意味著在幾個月前跟朋友打交道做基石,可能對方不容易變卦,如果明年上市的話,可能基石投資者都很難找得到。

蔡金強感嘆,海倫堡多少已經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很可能將搭上最後一班上市車。“我認為,海倫堡在這輪內房企上市中,不是倒數第一,就是倒數第二,反正在車尾,而排在其後的德信地產、銀城國際這種都很懸,不一定能上市成功。因為時間來不及了,至少要等到明年一季度或二季度,如果再等下去的話,談好的基石投資者估計都不會支持。”

接觸過眾多機構投資者的金增祥也坦言,機構不看好內房股,即便內房股持續下行,但什麼是底,無法判斷,如果明年市場繼續下行,那市場更糟糕。機構不可能現在進場,任何人都很難做這種沒有預期的投資,風險太大。

《投資者報》統計,截止目前,除海倫堡外,還有多家內房企在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包括總部位於浙江杭州的德信地產、河南許昌的恆達集團、江蘇南京的銀城國際、遼寧大連的萬城控股。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須謹慎)

以海伦堡为例:看高负债重压下的中小房企挣扎求生以海伦堡为例:看高负债重压下的中小房企挣扎求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