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有些人认为白起才是战神,真的没有人能打败白起吗?

岳小道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就“兵家”来说,前有姜尚、孙武、吴起、司马穰苴、孙膑,同时代乐毅、廉颇、李牧、田单,后有王翦、韩信、周亚夫、卫青、霍去病、周瑜、李靖等等……,要真说白起旷古烁今无人能敌,没比过,没有说服力!

在同时代白起确实没有败绩,并且是歼灭战和歼敌最多的将领,在冷兵器时代,平生歼敌160万人,战功彪炳!历来也是“武庙十哲”之一,可惜!宋·赵匡胤不顾客观因素污其“杀俘”,完全没有想过,四十万饥寒交迫的赵国精锐的吃饭和安置问题,那是生产力和交通极不发达的战国时代,哪怕是到了今天,四十万难民也会让任何国家头痛!想想死在海滩上的利比亚小男孩!富宋也没能力在大战年余,满足四十万敌军降兵的肚子!

军事这种东西,吃天赋,想想自古以来,为将者有不读兵书的吗?前有《孙子兵法》、《司马法》、《太公兵法》、《吴子兵法》等等,真的靠读兵法成为战神,举世无敌,有多少?白起的天赋是“武庙十哲”,也只能按唐代在“武庙”设置的各位评估,至少到宋代,“武庙”当中就只有“十人”与白起并列!

中间:武成王——姜尚

左列:秦·武安君白起、汉·淮阴侯韩信、蜀汉·丞相诸葛亮、唐·尚书右仆射卫国公李靖、唐·司空英国公李勣

右列:汉·太子少傅张良、齐·大司马田穰苴、吴·将军孙武、魏·西河郡守吴起、燕·昌国君乐毅

直到赵匡胤把“杀俘”的帽子扣在白起头上,才迁出“十哲”,换句话说,除了武成王和“十哲”其余九人,在汉、两晋、南北朝、唐、五代十国、宋初这千年间“白起”是难逢敌手的军事家!


谭小龙29


白起被称为战神,不过分。

一生战役,从无败绩,非常光芒的历史。

主要是他的军事思想突出,认识非常深刻,打仗的目标首先应该是人,而不是所谓的一城一地的得失,所以要把敌人消灭了,城池与土地自然就得手。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这句话放在白起身上实在贴切不过。

野战是他的拿手主场,如何迫使防御的敌方跳到自已的碗里来,这就是白起的本事。

攻其所必救,一击掏心拳就能让坚壁清野的敌军沉不住气,稍微使点手段就能让敌方守将产生误判。

战略格局明确,战术手段犀利。

这样的白起不仅被位列战国四名将,而且被称为战神,实在不为过。


鸿哥iouyh福小铺


白起确实是战神,就他所生活的那个年代,确实没人能打败他!他打仗善于运用先诱敌深入,再围歼的策略,不是一味的攻城略地,而是把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做为首要目标。


我们可以先来看一下白起的英勇事迹。白起,又称公孙起,战国时期秦国郿县人,秦国的明将。白起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善于用兵,在秦昭王时征战六国,一生戎马做战三十余年。打过许多出名的战役,攻陷城池七十余座,歼灭敌人近百万,一生没有败迹,为秦国的扩张做出了重大贡献,被封为武安君。他与廉颇、李牧、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而白起是战国四大名将之首。

公元前294年,白起担任左庶长,领兵攻打韩国新城。

公元前293年,白起在伊阙大败韩魏联军,歼敌二十四万,白起一战成名。

公元前279年,白起攻占楚国首都郢都,被封武安君,名震天下。

公元前261年,长平之战爆发,战争初期,廉颇以防为主,倒是撑了一段时间。后来赵国用赵括换下了廉颇,李牧又在北面抗击匈奴,赵国就真的没希望了。最后赵国大败,白起坑杀了赵军四十万。这是人们提起白起第一想到的事情,也是他生平最大的污点。

公元前257年,白起因装病抗命,被秦昭襄王赐死在杜邮。临死,白起也对自己坑杀四十万赵军做了深刻忏悔。


fly33467


提起白起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发生在长平(今山西高平市)的那场空前惨烈的大战,这场战役秦赵双方投入兵力上百万,在丹河河谷展开了浴血搏杀。最终这场战役以赵军四十万万人被坑杀而告终,这场战役也奠定了战国第一名将的光辉。这场战争虽然在白起的指挥下大获全胜,但究其根本却是秦国雄厚的国力和精锐的军队,论国力秦国“富厚轻诸侯”,论战略地理环境“被山代河,四塞以为固”。而这些战场外的东西正是决定了长平之战胜负的关键,即便如此长平之战秦军“虽破胜于长平,士卒死者过半”,面对只好纸上谈兵的赵括白起居然也把自己一半的兵力赔了进去,最后只好用“赵卒反复,非尽杀之恐为乱”的借口全部坑杀。

白起虽然号称平生未尝一败,虽然是句实话但却有贪天功据为己有的嫌疑。众所周知秦军在商鞅变法后就战无不胜,因为奖励军功为这支军队提供了有效的激励手段,参军的人立下军功不仅会取得爵位还会得到田地房产的经济利益。在那个没有科举制度的年代里打仗是秦人唯一的出人头地获取功名利禄的方法,这就使秦人对战争有一种狂热的亢奋心理。史书中记载白起指挥的战争斩首数级累计高达百万,显然是一种注水的行为,因为他们会将交战区域内所有的死亡人数上报军功。韩非子中记载,他们甚至会将已方伤兵的头颅斩下冒充军功,更不要提有多少无辜平民被他们杀害,作为获取军功的凭证。

如果说白起那个年代有一个能胜过他的人的话,那就非乐毅莫属了,论指挥艺术的乐毅远在白起之上,乐毅作为燕国的上将“并将秦、魏、韩、赵之兵以伐齐”。一个将军统领自己国家的军队尚且无法如臂使指,况且还有指挥别国的军队,而且还是五个各自心怀鬼胎的军队。这场战争怎么看都不可能赢,但结局却是出人意料“战与济西,齐师大败”如此看来乐毅的指挥艺术堪称战国第一。而乐毅对待投降者的态度,也远非白起所能够比拟。相对与白起人屠的做法,乐毅对待齐人是“禁止侵略,宽其赋敛,除其暴令”,颇有上古仁义之师的风范。


历史子午线


白起的封神也不仅仅只是个人能力的体现,与秦国的国策以及强大的国力也是分不开的,当然白起的个人能力也是十分强悍值得肯定得,那么说在战国时期也同样有过很多优秀强悍的将领,为什么就白起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秦国的强大国力是白起封神的最大保障,打仗说白了打的就是资源,打的就是国力,没有一个完善的后勤系统保障,没有一个强大的后盾支持,即便是巧妇,也是难为无米之炊的,而秦人的悍勇,秦国的耕战的最高国策,秦军的流水式武器装备生产作坊,都极大的增强了秦军无敌于天下的战斗力,所以说率领这样一只军队的本身,就是起到了莫大的助力,如虎添翼。

另外白起的个人军事天赋,与战场变化的把控也是十分重要的,毕竟一只猛虎率领同样的虎狼之师,才能发挥出他最大的实力,当然秦国君主的支持信任,使得他在战场上很少有束缚和顾虑也是他百战百胜的一重保障(当然将在外,君主的束缚不可能就一点没有,长平之战其实还是受到君主干预了)

所以说,白起封神也不仅限于他个人的实力,同样秦国对他的助力也是十分巨大的,毕竟如果把白起放到他国,他就不一定有今天的成就了,就如同赵国的李牧,他的个人能力即便说不如白起,但我觉得也相差无几。


Y一花一世界YB


不仅仅是现在的人认为白起是战神,以前的人也认为白起是一个战无不胜的将军。另外,白起还有别的响当当的称号,杀神以及人屠。听名字就知道他手底下沾满了鲜血。

白起不但在战场上英勇杀敌,可是,一位出色的将军所需要的并不是英勇,而是要有敏感的战争嗅觉以及深厚的用兵之道。



白起出色的能力让他很快就受到魏冉的重用,崛起与行伍之间。可以说白起一生征战沙场,歼灭六国军队一百三十多万,是中国历史上战功最辉煌的将军。

不过,一个出色的将领也并不是自己发展而成的,如果不是因为当时的秦国经过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秦惠王任用张仪击破合纵,我想秦国也没有如此资本任由白起如此连年征战不休,成就战神之名。

如果要说有没有能够打败白起的话,我觉得有一个机会赵国没有抓住,那就是长平之战。



我们都知道,在秦国攻打赵国的时候,打的异常的艰难。当时赵国是一个仅次于秦国的强国,而国内也有被誉为战国四大名将的廉颇老将军。廉颇以防守著称,如果当时赵国君王没有听信流言换下廉颇而派上赵括,我想就算是白起也不能够轻易的攻破赵国,甚至坑杀四十万赵军将士。因为按照当时秦国的国力,它也承受不了长久的拖延战机。

在另一个层面来看,历史并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它容不得我们去假设。既然事实已成,历史便是如此将战神的名号赐予给了白起。


妙龄老翁


长平之战没有完整史料记载,司马迁所写长平之战为推测+采风后整理出来,这种可能性很大。

《战国策》也不过是通过秦王之口,说赵军损失7到8成,那么司马迁很可能按照赵国60万军队,取7.5成,得出45万这个数据。然而这45万是否全部赵军,战国策没有答案。但是根据白起所述,其中一半左右应是韩国上党军民。

再扣除王龁消灭廉颇赵军近半,赵括赵军不过10几万,王龁白起联军数倍于赵军,居然损失过半秦军,这样的白起能称战神,那么赵括就称得上战圣了!


扶正祛邪正本清源


白起是伟大的军事统帅,有人说是秦朝的制度使白起强大,你要明白白起就是从最低级的军官一步一个脚印成长为一代名将,这是因为秦之军事制度造成的吗?太幼稚了。是,没有白起白起,秦国也能统一六国(毕竟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国力已经远超六国)但是没有白起,最起码秦国统一还得推迟一代到两代王。白起有出色的统帅能力,打歼灭战更是一绝。最出名可能就是长平之战了。白起用兵善于分析敌我态势,充分利用己方的优势。普遍都认为白起是战国四大名将之首。能让列国胆寒的会是普通人吗?





手机用户66706151302


人屠的名号不是浪得虚名的。前期的屠杀政策使得后期的战斗好打多了。对面看到白起的旗帜竖起来心就凉了一半,还剩下的一半就是想着怎么能逃掉不至于被俘虏被坑杀。这样当然无往不利。曹刿论战时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双方一见面都士气高涨,人屠的旗杆一立起来,对面就衰了,人屠一声杀,对面就竭了。而且越往后打,六国的主力大多受损了,哪有那么多兵力补充,根本拦不住人屠。


百家太史令


战国四大名将是没有排名的,长平之战的胜利并不代表白起强于廉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