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孩子看病記住這7點,能讓寶寶少受罪!

大家好,我是兒科醫生茹喜芳,很開心加入到“醫知袋鼠”(i1zdaishu)的科普醫生團隊,如果您有育兒方面的問題,可關注醫知袋鼠,向我諮詢。

前段時間熱播的《急診科醫生》裡有一個片段是:一位媽媽帶著女兒去就診,女兒在腹瀉的折磨下,已經是虛弱難言,而母親對女兒病情碎片化的描述,以及不停催促醫生開些止瀉藥的言辭,差點讓已經罹患兇險的病毒性心肌炎的女兒與死神擦肩而過……

大多數非醫學專業出身的父母,讓你們掌握各種專業醫學知識確實是不太現實,但如果掌握了一些就醫常識,就能更好地跟醫生進行配合,快速為醫生的診斷提供更詳盡的信息,便於確診並及時對症治療,贏得救治時間,且讓寶寶少遭罪

帶孩子看病記住這7點,能讓寶寶少受罪!

  • 寶寶發燒,在服用了退燒藥後,體溫仍高於38.5°C,持續24~48小時;

  • 寶寶在安靜狀態下,呼吸頻率加快:2個月以內的寶寶,呼吸頻率大於60次/分鐘,1-6歲寶寶大於40次/分鐘,6歲以上大於30次/分鐘;

  • 寶寶出現持續哭鬧、拒絕進食、懨懨欲睡等狀況不佳的情況;

  • 寶寶的嘔吐物中有咖啡色或綠色液體;

  • 寶寶出現腹痛、持續腹瀉(大便呈蛋花狀等)、長時間腹部脹氣;

  • 寶寶出現驚厥、呼吸困難、皮膚青紫等。

6個月以下的寶寶一旦發現有任何的異常,或者任何年齡的寶寶症狀表現超出家長的理解範圍,都最好及時到醫院就診,不可擅自用藥,以免貽誤病情。

帶孩子看病記住這7點,能讓寶寶少受罪!

寶寶生病了,家長恨不得馬上帶孩子去找到一個藥到病除的好大夫就診,但是該做的準備工作,咱也要做到位,不能忙中出錯耽誤事。

如果寶寶是初次就診,那麼家長需要帶好下面這些東西再出發:

1.食物

兒科每天人滿為患,掛上號後通常還需要一段時間的等待才能就診,因此,帶上母乳、配方奶、溫水、輔食等是十分有必要的,當然最好能由隨時產奶的“人工奶牛媽媽”隨行。

帶孩子看病記住這7點,能讓寶寶少受罪!

2.休息用品

漫長的等候時間,寶寶難免感到無聊,可以給寶寶帶上一兩樣喜歡的玩具,驅散初次去醫院的無聊和恐懼。如果寶寶不舒服睡著了,還要及時為寶寶增減衣被,所以替換的衣物和蓋毯必不可少,為了方便醫生聽診,最好給寶寶穿分體的衣服褲子。當然了,尿不溼、棉柔巾、溼紙巾、護臀霜等日用品也要適當帶上一些,能接受口罩的寶寶最好戴上,以防交叉感染。

3. 帶好寶寶社保卡、監護人身份證、現金、銀行卡等

如果寶寶是二次就診,那麼除了上面提到的那些東西,家長還需要把下面這些物品一同帶上:

  • 前次就診的檢查單、化驗單、處方、病歷、就診卡(因為卡里記載著孩子的病史信息);

  • 如果孩子住過院,還應帶上病情檢驗單、疾病診斷書、出院小結。

4. 發病視圖記錄

很多家長因為心疼寶寶,會在寶寶發病的時候很慌張。但因為寶寶有時會不定時的出現一些症狀,可能在就診期間並沒有發作,但疾病仍然存在,因此為了醫生能夠對寶寶病情有一個更加準確的判斷,家長最好能在寶寶不舒服的時候,用手機將寶寶生病時的表現,錄像、錄音、照片保存下來,在醫生問診時,遞給醫生觀看,便於做出更準確的診斷。

三、掛哪個科室

在很多綜合性醫院,孩子的疾病多數只能到兒科就診。而專業的兒童醫院和部分綜合醫院,科室分類非常細緻,幾乎等同於成人醫院的科室分類,既有耳鼻喉、口腔、眼科、皮膚等科室,也有消化、呼吸、神經等內科,還有泌尿、普外、燒傷整形、骨科等外科……

家長可按照寶寶的發病部位症狀表現來初步判斷,如:

發生在耳鼻喉、口腔、眼睛、皮膚部位的異常,選擇對應部位的科室;

寶寶出現咳嗽、有痰、呼吸加快、呼吸困難等常,選擇呼吸內科;

寶寶出現嘔吐、腹瀉、腹痛、便秘、消化不良等異常,選擇消化內科;

寶寶身體某個部位出現腫塊、結構異常、外傷感染等,選擇普外科

另外,可在分診臺諮詢護士,根據分診護士的建議進行選擇

……

醫生在接診後,如果發現您選擇的科室不合適,或者孩子合併有其他疾病,會幫您進行轉診或者安排其他科室醫生會診。

對於14~18週歲這樣“半大”的孩子如何就診,醫院間的規定不盡相同:有些醫院規定18週歲以下掛兒童號,18週歲以上掛成人號;而有些醫院認為年滿14週歲就可以到成人科就診。從醫學角度上講,14~18週歲的孩子雖然在生理上接近成年人,但身體發育尚未達到成年人的標準,而且心理年齡也不成熟,仍屬於兒童。

另外,

即使是同一疾病,兒童和成人在治療方案上也往往有較大差異,除了依據疾病本身的特點,還會考慮到孩子的生長髮育情況。

因此18週歲以下,建議掛兒科

四、等號間隙做些什麼

在掛完號等待就診的間隙,家長除了安撫不舒服的寶寶,最好仔細回憶一下寶寶的病情,比如發病時間、過程等,可以用手機便籤記錄下來。這樣在跟醫生交流的時候,可以更有條理和重點,同時能夠幫助醫生對於寶寶的病情做出更為準確的判斷。

五、簡潔如實陳述病程

很多家長會有這樣的感受:跟醫生前前後後說了很多孩子的病程,也反覆強調了孩子發燒、咳嗽、流鼻涕、腹瀉很嚴重這些情況,可怎麼覺得醫生好像沒什麼耐心聽下去,還總是打斷我呢?

帶孩子看病記住這7點,能讓寶寶少受罪!

其實,這是因為醫生和家長對醫學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不同、思維也不同。醫生已經對哪些症狀對應哪些疾病爛熟於胸,但家長卻往往缺乏相關的知識積累,再加上孩子生病了心急如焚,往往脫口而出、不斷重複的症狀是直觀看上去令寶寶最難受的,然而卻不一定是對醫生做出正確診斷最有幫助的。這時醫生為了儘快做出正確診斷會有意識地打斷家長重複的病情描述,轉而引導家長說出更多更為關鍵的病情特徵

,及時為寶寶做出正確的診斷處理,減輕痛苦。

明白了這些,家長真的很有必要掌握正確的陳述病情的方法

1.說清楚年齡體重

看病時一定要告訴醫生孩子準確的年齡,如幾歲幾個月。

·不足一個月的孩子:準確到孩子出生天數,甚至是小時和分鐘;

·三歲到小學之前的孩子:最好準確到月,年齡用週歲。

不同年齡所患的常見病不一樣,準確描述年齡對醫生判斷疾病有重要意義。比如兩歲以內的孩子呼吸道、腸道疾病多見,醫生在問診時會側重關注咳嗽、流鼻涕、鼻塞等呼吸道症狀或拉肚子等胃腸道症狀。

另外家長要給醫生提供孩子的體重信息,這有助於醫生決定使用的

藥物劑量

帶孩子看病記住這7點,能讓寶寶少受罪!

2.按時間描述病情

描述孩子的病情時,要按時間描述,如何時發病、發病多長時間、病程間隔時間、病情變化加重時間等,重點描述各個時間點區間內主要症狀表現

比如,孩子發燒了,家長就要說清楚寶寶從什麼時候開始發燒的、發燒的最高溫度是多少、已經持續多長時間了、有沒有服用退燒藥、服用的時間、服用的劑量、服用後的情況等。關於發病時間的描述,有時甚至要精確到分鐘,例如驚厥,持續時間不同,治療也不同。

3.不要隱瞞病史

家長還要如實告訴醫生孩子過去患病的情況。

比如發熱時有沒有發生過驚厥。如果半歲到五歲的孩子發燒時抽搐過,醫生可能會根據孩子病情決定是否使用預防驚厥的藥。

另外孩子如果有腎臟疾病、先天性心臟病、支氣管哮喘等疾病,家長也要及時告知醫生。例如有腎功能不全的孩子感冒了,醫生開藥時會根據孩子腎功能的情況選擇藥物種類及劑量。

同時,孩子如果有對某些食物或藥物的過敏史,也務必要告訴醫生。

除了以上的幾點,還有寶寶的其他表現也需要說明,如飲食、睡眠狀況,精神狀態和特殊表現等。切記,在向醫生陳述寶寶病情的時候,不要全家人一起上,

應該由一位主訴家長和醫生溝通,說話有條理,不要隨便打斷醫生的話。最後別忘了把寶寶的往期病歷本遞上。

六、驗血和便檢

有些家長心中會有這樣的疑問:為什麼帶寶寶去醫院檢查,總是要抽血化驗呢?

這是因為,寶寶有時表現出來的症狀雖然相似,但背後的疾病卻不盡相同。像幼兒急疹、猩紅熱、川崎病、手足口病、敗血症等疾病,都能導致孩子出現發燒的症狀,所以要抽血檢查,輔助醫生明確病因,對症治療。

血常規除了可以輔助查詢病因,還能幫助評估疾病風險,這也便於醫生制定高效的醫療方案。

還有,如何正確保存寶寶的大便去檢測呢?

首先,家長別直接拿著尿不溼去醫院。由於尿不溼有較強的吸收性,會將大便中的有形成分如白細胞、紅細胞吸收掉,這樣可能會導致假陰性,影響檢查和判斷。

其次,正確的保存方式是:當孩子有腹瀉時,可以在來醫院前取一些大便標本放在保鮮袋或一次性紙杯內,1個小時內的、沒有受到外界汙染的大便都可用於檢查。通過糞便中的病原體檢測,可以大體瞭解孩子腹瀉的病因。

帶孩子看病記住這7點,能讓寶寶少受罪!

七、就醫後需要做什麼

當醫生根據寶寶的病情,做出了相應的診斷和治療方案。這時家長要做的就是配合醫生,對於醫生交代的內容一定要牢記。用藥、複診、注意事項等,一定要仔細記錄,嚴格遵守醫囑。就診完寶寶要多休息多喝水,臥室保持通風,儘量在家靜養。

另外,因為孩子患病時往往病情變化很快,所以在就診完畢後,如果發現孩子病情出現了反覆或加重的情況,應該及時帶寶寶去醫院複診

那該怎麼判斷寶寶病情加重了呢?以下3點可作參考:

1.原有的症狀又加重了

如半小時前測體溫才37.6°C,過了1小時就升高到了40°C,這就屬於病情加重。

2.原有的症狀沒有緩解又出現了新症狀

如孩子開始發熱時體溫是38.5°C,偶爾咳嗽,治療後體溫不降反升,咳嗽加重,還出現了喘息、嘔吐、腹痛等症狀,這也是病情加重的表現。

3.孩子精神、飲食、睡眠的狀況無好轉

如孩子食慾不振、仍然嗜睡無精打采等,也是判斷病情加重的依據。

總之,孩子第一次就診時,醫生會根據孩子的病情及化驗結果,給出相應的診療意見。但孩子的病情仍然存在惡化的可能,所以當就診後發現孩子病情有加重跡象時,需要及時再次就診。

帶孩子看病記住這7點,能讓寶寶少受罪!

作者茹喜芳,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兒科主治醫師,醫知袋鼠專家團成員,擅長兒童常見疾病的診治,尤其是在早產兒及新生兒疾病方面。

如果您在育兒過程中還有其他問題,可關注醫知袋鼠微信公眾號(i1zdaishu),點擊菜單“專家預約諮詢”,即可向茹喜芳醫生進行諮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