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天下」首届进博会,你不知道的“不一般”

商务部有关负责人日前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各项筹备工作进入最后收尾阶段,布展工作在10月底之前将全部完成。

这个世界上第一次以进口为主题的大型博览会正在万众期待中款款走来。那么,首届进博会有哪些“不一般”?一起了解下。

展品100%进口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主题口号确定为“新时代,共享未来”,将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办,由商务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世界贸易组织、联合国工发组织等国际组织为合作单位,包括国家展、企业展和经贸论坛三大支柱内容。

作为全世界唯一一个要求展品100%进口的大型博览会,吸引一流的企业、一流的产品是重中之重。

据统计,进口博览会举办期间,参展企业会带来100多项新产品和新技术,将全面展现国际最尖端、最前沿、最具代表性的产品及服务趋势。同时,众多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企业也将携本国特色优质产品前来参展。

展会规模空前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展览面积达30万平方米,其中,国家展的80个参展国均已确定组展机构和展示内容,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产业状况、投资旅游以及特色产品等,有不少国家准备举办相关配套活动。企业商业展共有来自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800多家企业确认参展,签约参展的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达到200多家。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包括相当于“小世博会”的国家贸易投资综合展和七大企业商业展,包含了智能及高端装备、汽车、消费电子及家电、服装服饰及日用消费品、食品及农产品、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以及服务贸易展区。

以进口博览会上展商最活跃、展品科技含量最高的展区消费电子及家电展区为例,展区设有近百个展位,展览面积近1万平方米,来自全球15个国家和地区的90余家企业将全方位展现家用电器、消费电子、智能硬件、人工智能、互联网等多个领域能够体现全球前沿发展趋势的创新产品。

服务保障不一般

进口博览会上将展出不少全球首发的新产品和新科技,如何让这些“独一无二”的领先产品和技术得到更好保护?

展前,进口博览局主动对接参展方需求,制作知识产权宣传材料,通过呼叫中心提供咨询服务,做好风险防范和宣传指引。展中,场馆内将设知识产权保护与商事纠纷处理服务中心,邀请专家入驻,为参展商和采购商提供专业的知识产权、商事领域的法律咨询和纠纷调处服务。博览局还专门制定了《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关于参展项目涉嫌侵犯知识产权的投诉及处理办法》,规范服务中心工作程序,优化知识产权服务。

绿色办展是高品质展会的标准之一。博览局制定了《绿色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标准》,涵盖绿色设计、绿色选材、绿色安全施工、绿色运输、绿色仓储等,共计14项具体标准,力保博览会全程绿色环保。绿色的进口博览会,将为上海会展业乃至全国会展业注入“绿色动能”。

“热效应”初显

由于企业、机构报名热情高涨,企业商业展展位供不应求。先后经过2次扩馆,招展面积从原定的21万平方米扩大至27万平方米,较原计划增加了30%。为了抢占先机,多家企业和机构甚至已提交了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企业展的报名表。专业观众报名也十分踊跃。目前,总体情况已超预期,报名工作仍在持续。截至8月初,已有来自8万多家境内外企业的16万余名采购商报名注册。

与各种大型商展不同,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启了展前对接会的先河,让原本在展会正式开幕以后才能“亲密接触”的供需双方可以提前带着小样和需求先期对接。从倒计时200天的第一场展前对接会,到8月30日的最后两场,130多天内,7大展区的展前对接会次第举行。统计数据显示,7场对接会共吸引了来自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余家参展商和采购商参加,多份预采购意向也已经在对接会上提前达成。随着一份份采购意向的签署,展前对接会的成功举办为期待取得“一流成效”的进口博览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配套现场活动是此次博览会的又一亮点。截至目前,共有287项配套现场活动以预排期形式对外公布。配套现场活动主要由国际组织、国家展参展国、筹委会成员单位、地方交易团和中央企业交易团、参展商和组展机构等主办,包括餐会酒会、发布互动、论坛、对接签约、国别主题活动、线上购物等内容。展会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和延伸。


校对 阮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