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的圈地運動,是如何“羊吃人”的?

我們都知道大英帝國之所以能夠成功累積原始資本,確立海上霸權,靠的就是兩個世紀的“圈地運動”。在運動當中,無數的農民失去土地顛沛流離,轉化成廉價的勞動力,讓英國從農業經濟轉化成工業經濟。從歷史的角度講,圈地運動促進了人類的工業革命發展,但是正如馬克思所說,資本主義從誕生的那一天起,從頭到腳都流淌著血和一切骯髒的東西。那麼圈地運動究竟是如何“血腥”展開的呢?

英國的圈地運動,是如何“羊吃人”的?


話說地理大發現之後,西歐各國紛紛建立海外殖民地,貿易航線在全球範圍內繁榮起來。於是那些地主們發現,把土地租給佃農獲取的租金,遠遠不如養殖業賺得多,因為隨著國際貿易的增大,毛紡織業空前繁榮,羊毛作為工業原材料越來越供不應求,價格一路飆升。所以從18世紀末開始,英、德、法、荷這些商業國家就最先開戰圈地運動,其中尤其以英國最為著名。

英國的圈地運動,是如何“羊吃人”的?


英國的養殖業很早之前就非常有名,為了爭奪羊毛的傾銷地菲蘭德爾,甚至不惜與法國打了著名的百年戰爭。大航海之後,羊毛的價格成倍的上漲,利潤也逐年飆升,所以自然就有很多資金進入養殖業。一開始那些貴族和大商人還只是充分利用森林、草原和沼澤這樣不能耕種、無人問津的土地上養羊,但是隨著市場越來越大,這些土地開始不夠用,於是他們就把目光盯上了農民租種的農田。

英國的圈地運動,是如何“羊吃人”的?


西歐一千多年來一直是施行封建領主控制下的農奴制度,也就是地主把土地租給農民世代耕種,從中收取租金。到了18世紀開始,為了獲取更高的利潤,貴族和地主們就把農民趕走,然後把土地圍起來養羊。這些農民祖祖輩輩都在這裡種田,怎麼可能輕易離開家園,為了趕走他們,地主帶著自己鷹犬,把農民的居住地紛紛燒燬,然後用皮鞭把他們趕走,甚至是關押、毒打或者直接殺死。

英國的圈地運動,是如何“羊吃人”的?


其實早在16世紀開始,英國一部分紡織業發達的地區就已經開始了圈地,不過那時候英國還是以農業為主,為了穩定稅收,國王基本上還是採取“反圈地”的政策,比如斯圖亞特王朝和都鐸王朝都嚴格規定了圈地的大小和年限。但是隨著羊毛的價格突破了國王的心理極限,所謂要錢不要臉,英國便徹底廢除了反圈地法令,正兒八經的開始大規模圈地。如此一來,整個英國的農田圈都沸騰了,成千上萬的高牆紛紛豎起,把耕地圍在圈裡。而數以萬計的農民們,只能像遷徙的動物一樣,伴隨著哀嚎流浪著進入城市裡尋找活路。

英國的圈地運動,是如何“羊吃人”的?


在圈地剛開始大爆發時,農民們還能組織起來發動起義,但是很快就被鎮壓下去。到了19世紀初,英國的資產階級已經成功上臺,農奴制度被自上而下的瓦解,整過國家的當權者全都是羊毛的既得利益者,又有誰會反對圈地呢。於是乎一場“羊吃人”的盛宴便開始了,從前在土地上耕種的農民,換成了一群群吃草的羊。那些農民們拖家帶口,混跡在倫敦等大城市的貧民窟,生活在滾滾的濃煙,和工業廢水之下,為了餬口只能到新建的工廠裡謀生,從被地主剝削,變成被資本主義剝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