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能可的停售,也難以扭轉“鈷Co”供需大環境的改變


<1>振幅似乎過大的鈷

11月6號,嘉能可旗下Katanga公司發佈公告:擁有75%股權的運營子公司KCC因鈷產品中放射性元素鈾超標而暫停鈷的出口和銷售,預計此次暫停將從2018年第四季度持續到明年前兩個季度,Katanga的鈷銷售和產出預計將推遲到2019年下半年。

嘉能可的Katanga項目是未來兩年鈷礦最大的產能增量,該礦的暫停銷售消息一出,倫敦LME估價終於止跌反彈,而華友鈷業、寒銳鈷業等國內鈷上市公司也漲停或觸及漲停,也算是一洗今年下半年鈷礦的頹勢

嘉能可的停售,也難以扭轉“鈷Co”供需大環境的改變

未來三年全球主要礦業公司鈷礦產量情況

表中可看到,嘉能可是鈷產量以及未來增量最大的企業,其中Katanga項目是未來三年最主要的產能增量。洛鉬16年收購的剛果Tenke(TFM)排名全球第二,華友、寒銳、萬寶還有盛屯什麼還差的很遠。

嘉能可的停售,也難以扭轉“鈷Co”供需大環境的改變

2015年以來倫敦LME鈷價走勢圖

從鈷的歷史價格看,16年底之前一直在2-3萬美元/噸震盪,自從2016年底突破這一平臺後,受益於新能源汽車對三元材料的大量需求,作為三元材料中最難得的鈷元素價格迅速上漲,直至今年4月份。

嘉能可的停售,也難以扭轉“鈷Co”供需大環境的改變

2018年以來倫敦LME鈷價走勢

今年4月份之後(最高時超過9萬美元/噸),鈷價格持續下行,最低時僅僅4.6萬美元/噸,嘉能可停售的消息一出,價格反彈至5.5萬美元左右。

嘉能可的停售,也難以扭轉“鈷Co”供需大環境的改變

華友鈷業與鈷價格(圖中藍線)走勢對比圖

與估價走勢一致,國內鈷業龍頭之華友鈷業,今年的走勢也如過山車一般,今年3月份最高觸及96.48元/股,11月16日收盤37.27元/股,遠超過腰斬。


<2>鈷的瘋狂與支撐

鈷,Co,近兩年的明星元素,常與銅、鎳伴生,雖然屬於有色金屬,但全球丰度很低,屬於偏稀少的有色金屬。

不溫不火的鈷,被站在風口的新能源電池方案——三元鋰電池方案選中,成為三元材料中不可或缺的元素。(科普一下:三元材料,也就是指鎳、鈷和錳三個元素與鋰一起組成正極,即Li(Ni·Co·Mn)O2)

嘉能可的停售,也難以扭轉“鈷Co”供需大環境的改變

從鈷的消費結構看,電池是最主要的消費方向,而中國的消費結構中電池的佔比更大。

嘉能可的停售,也難以扭轉“鈷Co”供需大環境的改變

新能源汽車成為當下的風口,其未來高速增長的趨勢未變。

嘉能可的停售,也難以扭轉“鈷Co”供需大環境的改變

嘉能可的停售,也難以扭轉“鈷Co”供需大環境的改變

三元材料在未來電池越發重要,多數機構在今年年初對於本身就很稀缺的鈷的供給、需求進行各種預測,普遍認為該元素未來將長期處於短缺狀態,這一切是鈷價支撐的主要依據,所以今年上半年的鈷達到了峰值。


<3>大環境的轉變?

今年5-6月份,特斯拉的馬斯克(Musk)曾發表過一系列關於鈷的的言論,逐漸挑起了電池廠、整車廠對鈷這一明星元素的反思:即稀有的、昂貴的元素是否要成為電池解決方案?作為中下游的生產企業如何不被原材料所綁架?

嘉能可的停售,也難以扭轉“鈷Co”供需大環境的改變

上圖:馬斯克在Twitter中強調其新款特斯拉的電池中使用低於3%的鈷,而且預期未來產品中可能沒有鈷元素(LG是特斯拉電池提供商)。

看一下當前三元鋰電池主流解決方案對鈷元素的需求情況:

三元材料即鎳、鈷、錳,111意味著鎳:鈷:錳=1:1:1,523意味著鎳:鈷:錳=5:2:3

111和523是當前三元材料主流配置,622是年初多數電池廠在主攻的路線,811則是特斯拉現在主推的路線,NCA(鎳鈷鋁)也是一種低鈷方案。

雖然在現在多數方案中,鈷依舊是不可或缺的,但對其使用量的降低是不可避免的趨勢,這個趨勢最大的邏輯點還是:相對於鈷,鎳、錳還有鋁都是比較易得的元素,在方案成熟後,電池原材料成本是可控的,這樣長期來說成本不會被原料企業所綁架,企業的經營可掌控。

嘉能可的停售,也難以扭轉“鈷Co”供需大環境的改變

大環境轉變了嗎?

市場應該不會騙人的,這半年來鈷市場的持續弱勢,對鈷未來的需求預期應該已降下來,雖然新能源電池仍然火爆,但鈷將不再唱獨角戲,年初鈷的需求環境應該已經發生重大的變化,嘉能可的停售雖然穩住了估價走勢,但似乎長期來看作用有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