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智慧|聽說現代人都有“病”?

大咖智慧|聽說現代人都有“病”?

生活在這個快節奏又高壓的時代,很多人外表光鮮亮麗,實際上可能早就患上了稀奇古怪的“絕症”:拖延症、選擇困難症、社交恐懼症、懶癌……

其實,患上這些病症也不是無藥可治,因為這只是年輕人用來表達自己生活方式的標籤。所以在說自己得了這些“絕症”時可以雲淡風輕,甚至帶著自嘲的口吻。

然而,當一個人真的面臨“病痛”,被病痛高頻率折磨時,又該怎麼面對?內心是否有勇氣去接受它?又是否能夠與病痛為伴依舊好好生活?

本期《捨得智慧講堂》,曹啟泰邀請音樂才子李泉,用與病痛相伴的親身經歷為大家上一堂人生必修課。

大咖智慧|聽說現代人都有“病”?

大咖智慧|聽說現代人都有“病”?

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這種體驗:

上學的時候最盼望的事就是放假,真的不用再上學的時候,卻又想念坐在課桌前的感覺;小時候家裡不讓吃零食,一塊糖藏在口袋裡偷偷吃的時候會覺得無比幸福,長大了之後想吃什麼就能吃到什麼,卻往往失去了那種快樂。

其實這種感受之於疼痛也是一樣的。

很多人在健康時,都忽視了沒有疼痛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情。

成年人常常覺得小朋友的生活無憂無慮,大部分原因在於他們很少體會到疼痛的感覺。這種“疼痛”不只是說身體上的傷痛,還有生活歷練帶來的心理上的疼痛。

一定有許許多多人在生活中與疼痛相伴,疼痛甚至是這些人陪伴多年的朋友。但大多數人無法在這些人的臉上感覺到他們正處在疼痛中,因為他們在與疼痛作伴的過程中學會了如何接受它,並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不受打擾。

當一個人經歷了很多疼痛的折磨,還能呈現出非常自然的狀態,是很不容易的。

面對疼痛,是成年人應該學會的必修課。

大咖智慧|聽說現代人都有“病”?

卡里·紀伯倫說:“疼痛是一種破繭而出的領悟。”

從來沒有什麼事是絕對的,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疼痛也是如此。疼痛成為人生中的特殊考驗,它折磨人的身體,打擊人的心智,在這個過程中,也給人帶來新的感悟。

當你面對疼痛時會發現,疼痛把人重新拉回現實,重新審視自己,發現自己其實只是一個普通人,發現自己其實很弱小。

人無完人,每個人都差不多。最公平的就是時間和生命。你會承認有些事做不到就是做不到,等以後能做到、有機會做時再去做,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在重新審視自己之外,疼痛也會讓你重新審視生活,面對生活更有期待,平平淡淡的一口米飯都能嚐出甘甜的滋味。

因為疼痛,更懂得了時間的可貴、生命的美好,更加珍惜親人陪伴的溫暖。當你熬過疼痛的瓶頸期,便能如卡里·紀伯倫所說“破繭而出”,綻放新的光彩。

大咖智慧|聽說現代人都有“病”?

如果真的熬不過去,那麼疼痛將帶來另一堂必修課:學會告別。

2018註定是告別的一年,太多名人離開了我們。寫下“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的金庸先生揮手一別,武俠江湖從此再無他的身影;創造無數超級英雄的斯坦·李丟下他的漫威宇宙去了天堂,讓人唏噓感嘆。還有霍金、單田芳、李詠……他們相繼離世的消息刷屏朋友圈,讓我們不禁感嘆生命的短暫與脆弱。

當我們面對新生命的誕生時,總會歡樂與欣喜,為整個家庭賦予了不同的意義。而面對離別,我們卻總是傷感萬分,卻也不得不接受別離。

十幾歲時,我們不會去想離別的問題;二十幾歲時,不會在意;三四十歲時,覺得生命還長;到了六七十歲開始儘量避免這個問題。

而真正面對離別時,即使再難受,也要學會告別。珍惜每一個當下,凡走過必留下痕跡,感恩每一個陪你前行的人,永遠比一蹶不振來得重要。

大咖智慧|聽說現代人都有“病”?

不知道你有沒有經歷過親人的離世。

面對親人離世,最難過的其實從來不是見不到這個人了,而是那些原本熟悉的感覺再也體會不到:可能是你最愛吃的醬菜的味道,也可能是每天下班時打來的電話。最痛的事總是這麼細小而生動。

生命的衰老與離去,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這些熟悉的感覺也會隨之消散,我們無法改變,只能接受。

會有遺憾嗎?當然。

但別把太多時間留給遺憾。

去者已矣,活著的人就應該好好擁抱每一天的“得”,把善意回報給那些陪你成長、給予你鼓勵的人,學會去感恩生活,學會感恩身邊的每一件事。

至於那些你失去的,就算了吧。

人生不是就“有舍有得”嗎?人生不就是在舍與得的交替中完成一件又一件細小卻偉大的事嗎?

大咖智慧|聽說現代人都有“病”?

大咖智慧|聽說現代人都有“病”?

當我們能夠笑對生命中的舍與得時,面對離別,也不算有所遺憾了。

這一堂關於“疼痛”的必修課

還有哪些需要記下來的知識點

登錄喜馬拉雅FM,搜索《捨得智慧講堂》第二季中國智慧

【曹啟泰邀聊李泉:首談疼痛,其實我們都是普通人】

【曹啟泰:如果後會無期,請現在用力珍惜】

與曹啟泰共同領悟中國智慧

捨得,不僅是當代社會精英

成就自我的處世哲學

更是一種胸懷天下的中國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