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鬼谷子》,让你的谈判技巧更上一层,纵横捭阖

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春秋时代的最后一抹余华被消磨殆尽,战国兼并的硝烟就此开始弥漫。

读懂《鬼谷子》,让你的谈判技巧更上一层,纵横捭阖

晋国被分之后,魏国得到了横跨今山西及河南、河北的大量土地。魏文侯本就是个具有雄才大略的君主,得此中原大地更是如虎添翼,于是率先实行变法改革,大举兴国之事。鬼谷子就是出生在诸侯争霸时期,战国七雄中的第一强国——魏国。

鬼谷子,姓王,名诩,后因隐居泰山脚下的鬼儿峪(即鬼谷)而被尊称为鬼谷先生。

公元前390年,魏国大夫王错已人到中年却喜得贵子,便请来一位相师给儿子看相。相师看罢便说:“非常相,非常事,非常得,非常失。”王错问相师何意?相师到:“此子相貌非常,必成非常之事;主人早年无子,40方得,故为非常之得;非常之得,便为过孝;喜之太过,必有大失,此谓中和。”王诩3岁时,其母因病不治而亡,这便是相师所说的大得之后的大失吧。自此王错便更加爱怜这幼年丧母的儿子。

王错时任魏国重臣,常在君左右,因此练就了一套巧妙的进退之策,而且经常请大臣们到府中谈诗论词,商议国政,共同研讨敬上驭下的计策。幼时的王诩经受父亲的熏陶,自少年时代就对政治勾斗、智谋权术兴趣浓。

一天王错又邀请同朝的官员把酒议事,这次谈论的焦点是一个叫吴起的人,王诩听出父亲与此人政治见解不和。待客人离去之后,王诩问父亲:“吴起何许人也?”其父说道:“吴起乃卫国的富家子弟,爱好兵法,曾跟曾参学习儒术。此人无情无义,不忠不孝,为人飞扬跋扈,盛气凌人。若留在魏国必生祸患。”

从,聪明的王诩看出父亲对吴起成见很深。后来,王诩逐渐得知,吴起是一个通晓兵法的军事奇才。魏文侯见吴起文才武略,使用他协助李悝变法。吴起加大变法的力度,威胁到一些世袭贵族大夫的利益,所以才会受到王错等人的排挤。

公元前385年,魏文侯、李悝相继辞世,武侯选任新相,谁知选中的恰恰是吴起认为无德无能的商文。商文得到王错等人的支持,夺取了相权。自此吴起与王错之间的派别之争愈加白热化。王诩当时年纪虽小,但对于这些政事却十分关注,他明白父亲与吴起已经没有化干戈为玉帛的可能,他们的分歧永远也难以弥合了。

读懂《鬼谷子》,让你的谈判技巧更上一层,纵横捭阖

15岁之前的王诩,就这样在政治纵横、权势之争下成长。此时的他已不再是懵懂无知的少年,不管天文地理、占扑星象,他都已经涉猎,其中最感兴趣的是当时儒家传承的《周易》,因而对事物阴阳变化、五行交替的道理都烂熟于心,并试着用这些道理察人谈吐,为人卜卦。《巫咸星经》、《春秋》、《黄帝内经》、《孙子兵法》这些书籍中的知识他也化为己有,不断充实自己的学识涵养,尤其在谋略权术方面最为精深。以他当时的学识,早已不仅仅是同龄人的佼佼者,甚至连他博学的父亲有事也自叹不如了。于是王错就提笔给在洛邑的妹妹写了一封信。就这样,刚满十五岁的王诩,带着对未知世界的无限向往,踏上了洛邑求学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