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策劃彌合自然創傷,成就廢棄深坑邁向“旅遊+”

近日,備受世界矚目的上海佘山世茂洲際酒店(以下簡稱“世茂深坑酒店”)盛大開業。由採石留下的廢棄深坑,到修復自然傷痕的“世界奇蹟”酒店,前後歷時12年,投入20億元,經過5000多人的參與和努力,終於從一個近乎瘋狂的設想成功走向落地。礦坑礦洞,因採礦資源枯竭而遺留下來,蜿蜒曲折地散佈在地表,千瘡百孔,就像地球皮膚上一道道大大小小、形態各異的疤痕。據統計,我國大小礦山共有15萬座,佔用土地達數百萬公頃,如何利用和開發好礦坑、彌合自然創傷、為城市創造稀缺價值,一直是地方政府和開發商深受困擾的難題。據悉,為保留深坑的人文意蘊,酒店在施工過程中保留了200多棵野生樹木,並將原有的300級採石棧道予以修繕,在前人留下的痕跡之上續寫屬於深坑的人文故事,可以說是“旅遊+”探索可持續發展、城市治癒自然理念的重要里程碑。

創意策劃彌合自然創傷,成就廢棄深坑邁向“旅遊+”

無獨有偶,長沙之南,湘江西岸,長沙大王山旅遊度假區,一個“冰雪+水”樂園--冰雪世界即將落地建成。冰雪世界由“歡樂雪域”及“歡樂水域”組成,建成後將是唯一一座礦坑上的主題樂園、唯一的冰雪與水結合的主題樂園。聽起來似乎有點多此一舉,同樣是水,為什麼還要組合冰雪樂園和水上樂園?建在礦坑上這樣的策劃構想科學嗎?

作為大王山冰雪世界項目的策劃服務方,廣州智匯如此道來:該項目原計劃是打造一個滑雪場,以智匯專家團隊多年的市場經驗以及項目地市場來看,單一的滑雪場根本無法撐起項目人氣吸引核的功能。以滑道為主的滑雪場,需要遊客具備滑雪的技術才能玩,在南方城市的客群面非常狹窄。而長沙夏季氣溫非常高,人們對水上樂園的需求十分強烈,如果同時引進“冰雪+水”兩大主題,不僅可以避免單一樂園運營受季節影響遊客量明顯減少帶來的收益降低,而且冰雪樂園組合水樂園,契合礦坑的地形地貌特徵,不浪費人和空間,在主題上也能聯動水元素,使樂園故事性更連貫······在這樣的策劃創意主導下,智匯提出壓縮原本設計的滑道,騰出空間多做符合大眾戲雪的遊樂體驗項目,這個建議獲得高度認可和採納,“歡樂雪域”“歡樂水域”應運而生。在項目推進中,除了以專業姿態為項目提供創意策劃,智匯遠赴迪拜,拜訪全球唯一一個過百萬遊客量的冰雪樂園相關高級技術專家,承擔專業對接、技術交流翻譯等工作,推進項目有序高效建設,促成運營服務合作。

創意策劃彌合自然創傷,成就廢棄深坑邁向“旅遊+”

總結長沙大王山冰雪世界項目的策劃思路,就是巧妙利用礦坑獨特的肌理,融入現代遊樂元素,因地制宜打造特色旅遊項目典範--“崛起”於百米礦坑中,一個冰雪與水協調組合的超級樂園創造性打造出冰雪與水雙重遊樂體驗,同時兼具節能環保的效果,“旅遊+”的策劃理念更是以市場前瞻性突破了廢棄礦坑的利用短板,走出一條文旅項目與工業資源遺產融合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不論是世茂深坑酒店,還是長沙大王山冰雪世界項目,兩者的創意之處在於充分利用深坑地形地貌的獨特性,依山就勢,融入遊樂、休閒、度假等多樣化元素,多業態延展產業鏈,化地表傷疤為城市別樣風景,讓廢棄礦坑插上“旅遊+”的翅膀,重新煥發生命力。當然,從構想到項目落地運營,少不了專業策劃規劃力量的把控和助推。

(本文來源廣州市智匯旅遊景區管理有限公司官網,轉載請註明出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