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打了100多針,只為生二胎!

聽說,現在流行的一種炫富方式

就是“生二胎”!

畢竟,這年頭養大一個孩子

太不容易了

我打了100多針,只為生二胎!

如今,“生不生二胎?”幾乎都快替代“早上好”,成為彼此打招呼的新方式了。

國家政策鼓勵二胎,家裡老人催二胎,各大親子節目也紛紛勾引了大家生二胎!

在《妻子的浪漫旅行》中,演員程莉莎更是表示:自己為了生二胎,打了一百多針,

直接導致內分泌失調,整個人開始變抑鬱了!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我打了100多針,只為生二胎!

其實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生二胎要面臨一條很大的鴻溝,比如:

鈔票夠不夠多?

老人願不願意幫忙帶?

自己年齡能不能承受得住?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巨大的難關,便是:家裡的老大同不同意!

是的,父母生二胎的初衷可能是為了讓孩子們有個伴。

可是,如果二胎教育沒有運用得當,那麼就會出現很多問題!

所以,今天小編將會就“二胎教育”跟各位父母好好聊聊,不管家裡有二胎還是準備要二胎的都可以看看哦!

為什麼鼓勵生二胎?

近日網上出現了一個話題,第一批獨生子女已經撐不下去了,有1.76億獨生子女開始出現焦慮風暴,

主要問題有:離婚率高,養父母壓力大,沒有時間陪父母等等!

曾經有人說過,獨生子女是小時候父母獨寵,有求必應;長大後卻是舉步維艱,困難重重。

對於獨生子女來說,這種的“獨“已經刻在了骨子裡。無法抹去,以至於長大後很難去包容別人!

我打了100多針,只為生二胎!

這也是為什麼那麼多的父母,會選擇生二胎,一來是讓孩子有個伴,懂得與人分享。

二來是希望孩子長大後,壓力沒有那麼大,遇到什麼事都能跟自己的手足一起扛!

那麼,要如何踐行二胎教育呢?

(1)有了二胎,切記不要忽視了老大!

曾經看過一個節目《少年說》,孩子們站在高臺上,肆無忌憚的控訴著自己的煩惱,而很多少年煩惱便是來自於“二胎”!大抵都是:

家裡有了二胎後,自己成為了一個透明人。

父母爺爺奶奶都圍著二胎轉,不管自己取得什麼成就,都是得到很敷衍的回應。但是一旦做錯什麼就會被全家指責!

我打了100多針,只為生二胎!

聽著這些控訴,其實挺心酸的。更心酸的是父母們都沒有注意到這些,有的時候,所謂的偏心就是在不知不覺中進行的。

其實,老大通常都很敏感,他們會因為一些小事就陷入自我懷疑的境地,

害怕弟弟妹妹搶走父母的愛。所以,有了二孩後,一定一定不要忽視老大的感受!

我打了100多針,只為生二胎!

(2)培養老大的責任感!

有一句說的好:孩子愛熱鬧是天性使然,每個孩子都一樣,害怕孤獨。

所以,老大對於二胎的到來,其實是開心的!只是父母在此之前沒有好好引導,才導致了老大討厭二胎,自私自利等心理。

我打了100多針,只為生二胎!

所以,在生二胎之前記得好好培養老大的責任感。不要什麼都依著孩子,或者全家都圍著他轉

。不管是一個孩子還是兩個孩子,都要讓他們學會分享的意義!

大家現在應該比較熟悉安吉和小魚兒兩兄弟吧!他們兩個的相處模式,是非常值得學習的!

只要兄弟倆在一起,安吉作為老大就會隨時隨地保護弟弟,照顧弟弟,這就是來自老大的責任感,父母在帶孩子的時候,也會省事很多哦!

我打了100多針,只為生二胎!

(3)不要把兩個孩子分開帶!

有很多的家庭,一般會把老大丟給爺爺奶奶帶,而比較小的孩子就留在自己身邊。這是一種很錯誤的方法!

第一,會導致手足之間的關係變得親疏;第二,會讓老大覺得父母不愛他,從而記恨二胎。所以,千萬不要把兩個孩子分開帶!

不知道大家看過《媽媽是超人》沒有,黃聖依有兩個兒子,安迪和安麟。

在節目期間,黃聖依一直跟大兒子在一起!有一期節目,小兒子安麟出現了,

黃聖依夫婦全部的精力都集中在了小兒子身上,大兒子安迪被忽視的種種引發了廣大網友的討論。

我打了100多針,只為生二胎!

相反,賈靜雯就是帶著咘咘和波妞兩姐妹一起上節目,不管做什麼,兩姐妹都形影不離,這樣一來,咘咘跟波妞的感情就變得非常好!

我打了100多針,只為生二胎!

(4)不要小看每個小朋友,他們有彼此照顧的能力。

有一天,跟朋友聊到了二胎的話題。她便說了一個她女兒的故事,她說:

暑假裡,她的親戚帶女兒來玩。之前她擔心自己的女兒一個人慣了,兩個孩子會不會處不到一塊去。沒想到擔心多餘了。

一進家門,她女兒就像個小主人一樣,叮囑小妹妹換鞋、洗手、吃水果。搭積木、過家家,客廳不時有陣陣笑聲傳出。她女兒還拿出繪本,有模有樣地和小妹妹講起來!

所以,不要小看小朋友,他們其實懂得彼此照顧彼此陪伴。有了手足,便有了依靠,不管面對身前任何千軍萬馬,轉過頭就能看到有個人正在陪伴,這種感覺也是極好的!

我打了100多針,只為生二胎!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二胎年齡差千萬不要太大,否則會缺少了彼此陪伴的意義!

當然,不管生不生二胎,都要讓孩子們學會“分享”,讓他們學會勇敢!

總有一天,孩子會背上行囊,獨自踏上旅程,希望那個時候,您已經教會了他們獨自生活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