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包”並非現代人獨創 而是春秋時代就有的傳統美德


“打包”這種做法並非現代人的獨創,其實早在春秋時代,人們就有這種傳統的美德,吃不了兜著走,天經地義,為何要故作“大方”,丟掉仍然可以食用的東西呢?

先哲孔子很講究飲食,他從不吃不合乎節氣時令蔬菜,宰割不端正的豬肉,火候不恰當的米飯,但他老人家卻提出“吃不了兜著走”—— 是“打包”理念的倡導者之一。

天子宴請外賓,“既飧,卷三牲之俎歸於賓館。”孔子主張把那些吃不了的牛肉、豬肉、羊肉帶回外賓下榻的賓館,可以繼續食用。

宋朝時,有一位讀書人赴宴,發現有半隻鴨子沒吃完,就悄悄用荷葉包裹起來,藏在衣袖中,準備帶回家下頓再吃。

那時候上流社會很富有,這種行為不被大多數人所認同。

讀書人和大家告別的時候,藏在袍袖中的半隻鴨子掉落下來,很多人嘲笑他的行為,文人把這事兒記在了筆記當中,其實,應該受到嘲笑不是這個讀書人,而是那些自以為是,嘲笑讀書人的那些蠢貨。

北宋文豪蘇東坡曾寫過一首詩,其中有幾句——“君來坐樹下,飽食攜其餘。歸舍遺兒子,懷抱不可虛。”

老蘇不是無病呻吟,他說的是朋友們聚餐,吃飽喝得了,把一些剩下的食物“打包”,拿回家給自己的兒子吃。


宋朝宰相司馬光牛不牛?他貴為一國宰相,晚年在洛陽請朋友吃飯,飯局結束,他把吃不了的飯菜通通“打包”,帶回去給家人吃。並美其名曰“真率會”,調侃自己的“摳門”行為。

“真率會”的意思是,朋友之間,有啥說啥,當然也有啥吃啥。司馬光主張在飯局上儘量少點菜,夠吃就可以,剩下的,就“既食而攜其餘”,“打包”給沒有品嚐到美食的人嚐嚐鮮。有人認為司馬光太小氣了,其實,做為宰相,司馬光可謂見過大場面的人物,他二十歲就中進士,當了幾十年的官員,啥山珍海味沒吃過?

司馬光退休的時候,得到了朝廷賞賜價值百萬,他把一半送給窮困的親朋,另一半捐給了官府,用做賙濟貧民,而自己晚年在洛陽養老,買一棟房子,都得靠同事接濟,為啥?不能浪費的一點也不能浪費!這正是朝廷重臣征服、感染大眾的人格魅力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