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者多助,英媒力挺華為

英媒力挺華為:禁令無關安全,只會損害未來網絡。

英國媒體Verdict近期在報道中力挺華為,表示沒有任何公開證據可以證明華為的設備中存在中國政府或任何方面授權的後門或惡意軟件。報道還強調,華為禁令是地緣政治問題,因為政治原因而將華為拒之門外,會導致互聯網基礎建設嚴重受損。

得道者多助,英媒力挺華為

報道稱,對華為來說,這即將過去的2018年是頗具爭議的一年。華為在一些國家遭受了禁令,一些主要的運營商迫於政府壓力也將華為排除在5G計劃之外。近幾年間,美國率先推出華為禁令,目前已經擴展到多地運營商或政府,如英國,法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和日本等。

這種強烈抵制的背後有一個很大的問題:

沒有任何公開證據證明華為的設備中存在中國政府或任何方面授權的後門或惡意軟件。

德國聯邦互聯網安全辦公室(BSI)主席Arne Schönbohm 本週表示,華為在波恩建立了一個安全創新中心,該中心將實現與德國聯邦互聯網安全辦公室(BSI)的安全協作以及源代碼審查。

華為在英國也有類似的安全中心,自2010年開始運營,由英國安全機構監管。該中心的最新報告特別關注對第三方供應商的監督,但是沒有發現任何證據表明華為存在欺詐行為。

華為禁令是地緣政治問題,這樣的舉動很可能導致互聯網基礎設施受損。隨著電信行業準備在5G方面投入大量資金,對華為的各項指控都散發著強烈的地緣政治氣息。

華為的勞動力成本仍然有競爭優勢,但它早已不滿足於以低價抄襲西方設計。華為是電信行業的技術領軍企業。正是由於它一直遭受懷疑,華為更加努力地表明它是一個正直的行業公民。它是網絡標準組織和開源項目的最重要貢獻者之一。到目前為止,華為的歐洲安全監管中心獨樹一幟,還沒有西方供應商能與之匹敵。華為還力圖推進全行業在電信數字化轉型和卓越運營方面開展對話。

如果地緣政治勝出,世界電信基礎設施將分裂為中國和西方兩大陣營。如果它被大多數西方市場拒之門外,華為可能會更加積極地開展價格競爭,中國政府更有可能為其提供強有力的國家融資。這樣一來將使華為在新興市場上比現在更加難以擊敗。與此同時,英語國家只剩下思科,愛立信和諾基亞三家供應商可供選擇,而美國在亞洲的盟友也只能選擇這三家或是NEC、三星等本土供應商。這將使歐洲,至少是部分歐洲,陷入爭奪戰。在擁有強大IT監管的富裕地區,來自競爭領域的供應商可以開展公平競爭。而在極端情況下,來自不同陣營的供應商合作十分之困難,交互操作也越來越難,從而減緩網絡創新的步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