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對汽車打個噴嚏,全球車企都感冒了……

中國人對汽車打個噴嚏,全球車企都感冒了……

汽車銷售有這麼一句話“做好金九銀十,能贏全年”。但在今年,2018年,這句話卻正式淪為傳說。

本田4S店銷售員小黃說:我們今年做好了去年計劃的所有準備,甚至超過原定計劃,但今年卻意外的沒有出現金九銀十整體銷量跌入冰點。

中國人對汽車打個噴嚏,全球車企都感冒了……

2018究竟怎麼了?先是樓市在艱難的存活,接著又是車市的近乎崩盤。

從5月開始,樓市一夜入秋,房價紛紛從高點下降,但總體價格卻仍在高位盤整。但與之相比的車市卻一夜寒風,直接入冬。寒冷讓所有行業一邊崩盤一邊艱難的活著。

中國人對汽車打個噴嚏,全球車企都感冒了……

有數據顯示,2018年1-10月,中國的汽車銷量首次出現負增長

,以單月計,汽車銷量已經連續4個月同比下滑,全年銷量負增長已經沒有太大懸念。

這意味著,從1990年開啟的汽車大牛市,28年來首度下滑。從2018年7月開始,從此一瀉千里。在剛過去不久的10月,全國汽車銷售238萬輛,同比下降11.7%。

中國人對汽車打個噴嚏,全球車企都感冒了……

中國人對汽車打個噴嚏,全球車企都感冒了……

一些主流品牌車企,甚至開始出現了“斷腰式”下滑。

從一名車企工作人員口中得知,整個十月的總銷量下滑近9%。而一些旗下銷售不錯的汽車同比增長也僅僅是與去年持平。這幾乎是一夜入冬。這種情況的出現在過去非常少見。

而汽車行業的“金九銀十”,甚至比樓市調整更加傷筋動骨。更加不妙的是,今年1-10月,全國汽車銷量已經出現負增長,整體汽車銷量2200萬輛左右,同比下降0.1%。

汽車消費佔整個社會消費近10%左右,汽車銷售不樂觀也影響了整個社會消費水平,這也迎了一句話“如果中國人對汽車打噴嚏,全球車企都要感冒”。

中國人對汽車打個噴嚏,全球車企都感冒了……

對此,我們還可以對比一下從2016年到2018年給汽車上保險的數據對比:

從2016年到2017年汽車上險率都在穩步提高,尤其到2017年上險率開始噴井式增長,我的很多朋友都是在2017買的新車,而且幾乎都是上的全險。

但今年卻有消息指出,2018上全險的人急速下降,舊車續險的人也比往年慢了許多。平安車險的工作人員透露,今年有很多有車的朋友只續了交強險,而商業險很多人卻推遲,有的未續商業險就乾脆把車停在車庫,準備長時間不用。

中國人對汽車打個噴嚏,全球車企都感冒了……

但今年卻有消息指出,2018上全險的人急速下降,舊車續險的人也比往年慢了許多。

一名車險公司的工作人員透露,今年有很多有車的朋友只續了交強險,而商業險很多人卻推遲,有的未續商業險就乾脆把車停在車庫,準備長時間不用。

有人做了一組數據統計,截止到今年9月份,全國各省續全險的都在下降。以幾個省份為例:

中國人對汽車打個噴嚏,全球車企都感冒了……

臺裡一個家住燕郊的同事說,今年開始小區的車位開始逐漸變滿,去年零零散散的停車位幾乎沒有什麼車,但今年,基本全天24小時車位都是滿的。

中國人對汽車打個噴嚏,全球車企都感冒了……

中國人對汽車打個噴嚏,全球車企都感冒了……

彷彿一夜之間,買車的人少了很多,這是為什麼?

業內人士反覆提及的一個直接原因是,購置稅減半政策取消。沒了優惠政策,汽車市場的繁榮必然難以維繫。

與此同時,一二線城市紛紛出臺限牌限行政策,以深圳車牌為例:競拍均價一度攀升到9萬元,車牌貴過車皮,在如此巨大的車牌成本面前,汽車銷量下降,不難得到解釋。

中國人對汽車打個噴嚏,全球車企都感冒了……

同時,2019年,一線城市將要試行國六標準,消費者普遍推遲購車時間,這也對今年的汽車消費形成一定拖累。

難道僅僅是這樣就能讓2018年的汽車銷量跌入冰點嗎?顯然,這也不是實情。而網上很多人說的,我國汽車市場已經飽和,沒有新的增長空間,顯然更加不對。

我們來看一組數據:

2017年,我國汽車保有量為2.17億輛,平均每千人保有量約為160輛。不僅遠遠低於發達國家,同樣還低於發展中國家。

以2014年數據作為對比,美國千人汽車保有量是810輛,日本606輛,巴西是204輛,墨西哥288輛。

中國人對汽車打個噴嚏,全球車企都感冒了……

顯然,從經濟發展階段和社會需求來看,中國汽車市場不僅遠遠未到飽和之時,而且存在巨大的發展空間。

中國人對汽車打個噴嚏,全球車企都感冒了……


生於1980年的張先生說,在經濟利好時解決了房子車子問題,沒有太大的貸款壓力,可是他依然覺得2018過得沒有以前輕鬆。

前幾年,每逢週末,他們夫妻倆總是會帶上兩個孩子,一家四口去國貿360,中午吃頓大餐,玩上半天的兒童樂園,有時還會再給老婆買件衣服或者買個包。可今年,這樣的週末,似乎就沒玩過。不是說收入減少了,就是覺得不敢花了。

中國人對汽車打個噴嚏,全球車企都感冒了……

其實歸根結底的問題出在:房市壓力大,股市暴跌、P2P暴雷、上半年購置稅減半透支消費等。

1

工資性收入:今年的大環境下,很多公司開始集體裁員,人們把注意力過多的集中在工作中

2

財產性介入:資金更多的投入在生活必需品裡,相對於股票、基金和投資性產品的而言,更多的是無錢可投,資金鍊斷檔。

3

可選擇性消費:汽車屬於大件消費品,並非剛需,排在吃穿住行之後,房貸對於汽車消費擠出效應,房價雖然跌了,但今年很多人卻面臨工資不漲反降,而房貸利息卻沒降。

中國人對汽車打個噴嚏,全球車企都感冒了……

說到這裡,我們就不僅又要說回房子問題。

在一個家庭的消費中,汽車是除了房子以外的最大件物品消費。樓市與車市,存在一定的蹺蹺板效應。買車買房通常存在一定的互斥性。尤其當房價飛速上漲之時,首付抬高,房貸壓力加強,汽車消費就會受到限制。

雖然過去,這種蹺蹺板效應並不明顯。那是因為,經濟高速增長,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斷提高,不少家庭有餘力同時支撐車子、房子這兩大中產標配。更關鍵的是,2017之前房價持續上漲帶來的財富效應,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撐了汽車消費。

中國人對汽車打個噴嚏,全球車企都感冒了……

如今,一切情況都有不同。從2015年開始的這場房價上漲,實質上是以居民加槓桿為代價的。

這具體表現在,居民家庭債務規模不斷膨脹,槓桿率不斷攀升,“六個錢包”所剩無幾,包括汽車在內的其他家庭消費必然要承受壓力。

中國人對汽車打個噴嚏,全球車企都感冒了……

與之相比,汽車其實就是簡單的非必須消費品,買來就面臨貶值。

除了代步需要和出行方便之外,沒有任何投資價值,因此更容易受到實際收入的影響。所以,汽車銷量下滑,也是經濟信號。

剛剛過去的“雙十一”,成交總額再創新高,但增速已經開始放緩,包括家電在內的大件商品銷售增速更是大幅放緩,這與今年的大環境基本是一致的。

中國人對汽車打個噴嚏,全球車企都感冒了……

最近一年時間,我們不僅面臨著更加不確定的國際環境,而且承受更大的經濟下行壓力,居民收入增幅不復以往的高增速。

顯然,即便樓市能夠穩住,在既有的樓市槓桿尚未消化之前,車市恐怕也很難快速提振了。

中國人對汽車打個噴嚏,全球車企都感冒了……

回過頭來,我們可以看到,在09年的黃金時代過後的幾年,汽車行業也在階段性動盪,但在2018年基本要步入下行週期。

今年的現實情況告訴了汽車行業的週期特點,今年的大環境造成的家庭經濟動盪也正是國家在努力調整的過程,

所以,各行各業也在努力調整適應大環境,而汽車行業不可避免也要做相應調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