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親生後母”比後母對孩子的傷害更大

無論是哪種類型的“親生後母”現象,對孩子來說都是巨大的傷害,來自最親密的人的傷害是孩子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所以,媽媽們,如果你給了孩子生命,也一樣要給孩子愛!世人對後母的印象通常是極為不好的,許多人都認同因為後母的惡劣對待讓孩子幼小的心靈有了很大的創傷。但是,社會常常忽視了“親生後母”其實比後母對孩子的傷害更大。


三、(二)“親生後母”比後母對孩子的傷害更大


所謂“親生後母”就是指母親雖然把孩子生下來了,但卻沒有盡到母親的責任,將孩子送給別人撫養或是對孩子動不動就大打出手、辱罵等。

這種“親生後母”的現象,可以分為3種類型:第一種類型是由於母親執迷於某種事情而置小孩不顧,讓小孩感受不到太多的母愛。


三、(二)“親生後母”比後母對孩子的傷害更大


中央臺曾報道由於幾個子女不願意贍養老人,老人將子女們告上了法庭的事件。這幾個子女都挺有文化的,自己的家庭也還算不錯,但沒有一個人願意贍養老人。究其原因,是因為老人年輕時總出入各種交際場所,將家裡的積蓄揮霍一空,而且對孩子們毫不關心,恨不得將他們趕出家門,稍有不順心就會大打出手。到老了,老人便想著讓子女們來撫養自己,可是幾個子女寧願出錢將她送到“敬老院”,也不願意撫養她。


三、(二)“親生後母”比後母對孩子的傷害更大


這個事例的確讓人深思,正所謂這個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不會有無緣無故的恨。老人以前不善待自己的孩子,沒有盡到一位作為母親的職責,又怎能讓兒女心甘情願意地盡孝心呢?


三、(二)“親生後母”比後母對孩子的傷害更大


第二種類型是由於孩子出生時或出生後發生了某種變故,如難產、犯忌,等等,導致了母親心理上的疏遠。


三、(二)“親生後母”比後母對孩子的傷害更大


妮基出生的那一天,她爸爸過世了,所以她媽媽認定正是因為她的出生帶來了爸爸的死亡,於是從小就把她送到外婆家撫養,對她不聞不問。少年時期,她也曾想通過學壞來吸引母親的注意,她曠課、上網、穿奇裝異服,等等,由於母親對她的繼續漠視,她甚至學會了吸毒,最後終於斷送了自己的生命。


三、(二)“親生後母”比後母對孩子的傷害更大


妮基的媽媽認為孩子是禍害,才對她不聞不問,以至妮基最後斷送了自己年輕的生命。這是多麼殘忍的媽媽!


三、(二)“親生後母”比後母對孩子的傷害更大


最後一種類型是由於子女較多,母親疏忽了某一個子女。

有一個年輕的媽媽,很幸運生了對雙胞胎兒子,因為一個人帶不過來,大兒子就送給了外婆帶,小兒子自己帶。過了兩三年,孩子大了一些,外婆就把大兒子送回媽媽身邊,讓媽媽自己親自帶兩個寶寶。可是兩個寶寶受到了媽媽截然不同的待遇,媽媽晚上睡覺只抱著小兒子睡,大兒子就由著他自個兒去睡;兩個孩子哭鬧時或者是爭搶什麼玩具之類的,捱罵的一定是大兒子。最後造成了大兒子孤僻、不自信的性格。


三、(二)“親生後母”比後母對孩子的傷害更大


孩子會和日夜照料他的母親建立起強烈的母子感情,而母親在付出愛的同時也一樣與孩子建立了母子心靈感應,這種強烈的情感是維繫母子親情的紐帶。而早年離家的孩子並沒有和母親建立起感情紐帶,心理距離相隔遠了,又加上生活習慣大不相同,母親看著不習慣,孩子看著更不習慣。而且由於沒有感情,母親的教育通常不會手下留情,而孩子對這份苛責也不情願接受。久而久之母子之間形成強烈的心理對抗,冷漠的種子就埋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