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欢后悔的直抽自己嘴巴,怎么就走了眼,没看出元修还是个混不吝呢

闲话南北朝之天下归一——黑獭出世(2)

再说另一根‘钉子’、‘糖尿病’患者斛斯椿。

简单的说,这个货,简直不是个东西。

咱前面说过,高欢混的不咋地的时候投了尔朱荣;其实在此之前,斛斯椿就跟着尔朱荣混了;而且还不是一般的马仔,深受尔朱荣信任(“椿性佞巧,甚得荣心,军之密谋,颇亦关预。”)。

但就是这个被尔朱荣视为心腹的斛斯椿,在尔朱氏行将崩溃的前夜,狠狠的从背后捅了尔朱氏一刀;当然,从人情角度说,高欢也下刀子了;但是高欢好歹明着来,手里有兵,咱战场上见。而斛斯椿干脆就在堡垒内部拿尔朱们开刀,将尔朱氏的重要成员一网打尽;然后拿着尔朱们的脑袋拜了高欢的山门。

说这话还是韩陵之战刚结束的时候,高欢远在邺城,一时鞭长莫及;斛斯椿来这么一手儿,高欢当然欣然接受;立刻认下了这个小弟。等高欢进了洛阳,准备废立之事时,替高欢考察新皇帝元修这活儿,高欢派给了斛斯椿。

这段时间,高欢和斛斯椿好的那叫一个瓷实。

后来等高欢把洛阳的事儿搞清爽(元朗禅位,元修登基),回到邺城之后,留在洛阳,文官里打头的就是咱前面说过高乾;而武将里为首的,便是这位斛斯椿。

这会儿的斛斯椿,大权在握,简直是春风得意马蹄疾。

如果说此时此刻,元修就算再怎么讨厌他;想要动他,那难度可不是一点点的大。一来,如前所述,这家伙手里有兵;这玩意儿比什么都管用;二来,他跟高欢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因此,轻易是动不得的。

可是,元修刚跟高欢闹上别扭,打算修理洛阳城中高欢一党时,斛斯椿没等元修下手,人自己个儿跑来了,一见面儿就跟元修说,大佬,打今儿起,我跟您混了。

高欢后悔的直抽自己嘴巴,怎么就走了眼,没看出元修还是个混不吝呢

这给元修雷的,You say what???

这肿么回事儿呢?

斛斯椿这个行为,用四个字总结,唤作:做贼心虚!

这话儿,还得从高欢韩陵大捷说起;咱知道,尔朱氏合兵一处来战高欢,其中有一路是尔朱世隆的兄弟尔朱仲远带队。结果一仗下来,尔朱氏损失惨重。这位尔朱仲远一看情势不妙,立即撒丫子跑到滑台去了;在滑台,尔朱仲远休整了几天,觉得此处离高欢还是太近,便一杆子尥到南梁,投靠了萧衍。

尔朱仲远有两个部将,一个叫乔宁,另一个叫张子期;这俩人一直追随着尔朱仲远;但是在滑台,当尔朱仲远继续向南狂奔的时候,这二位悄悄儿的离队,一拨马头,向北投降了高欢;并且供出了尔朱仲远的去向。

这俩货觉着,不管怎么说吧,我们这算是战场起义,而且还有立功表现;不说加官进爵,至少官复原职吧;哪曾想,高欢听他们说完,破口大骂,你们俩货,跟着尔朱仲远享尽了荣华富贵;过去,尔朱仲远在徐州叛乱,你们是叛乱的头目;现在,尔朱仲远南逃了,你们却又背叛了他。你们侍奉天子不忠,对待故主没有信义,一条狗、一匹马尚且认识自己的主人,你们难道连狗和马都不如吗?

骂完,高欢暴喝一声,让人把这俩货推出去砍了。

高欢后悔的直抽自己嘴巴,怎么就走了眼,没看出元修还是个混不吝呢

用陈佩斯陈爷的一句话,叛徒,神气什么!

按说高欢杀这两头货,是在邺城;他身边的人没觉得怎么样;可这事儿传到洛阳,可把斛斯椿惊的不轻。

高欢骂乔宁和张子期的话字字如锥,扎的斛斯椿浑身不自在;当年尔朱荣待他,可以说恩重如山,他能过上出门儿开宾利、吃饭喝拉菲的日子,那全拜人家尔朱荣所赐;可结果呢?尔朱荣一死,他就反戈一击,将尔朱氏连根拔起。

高欢这番话,在斛斯椿听来,怎么听怎么觉得是在说自己;斛斯椿由此也断定高欢肯定不会喜欢自己。既然如此,合作是暂时的,翻脸是迟早的;那就得早做准备;更何况,高欢那位置,我也喜欢!

这事儿过去不久,斛斯椿便主动投靠了元修;而且一上来就拿出了诚意,不仅帮元修重建了一支禁军,而且全面接管了元修的安保工作。

而元修也投桃报李,将朝廷大事都委托斛斯椿定夺;后者再次发挥出当狗头军师的本事,接连帮助元修走了几步棋,比如,派人截杀高乾的两个弟弟,高慎和高敖曹;再比如,一边拉拢原尔朱天光的大将贺拔岳,一边将他的二哥、侍中贺拔胜外派为都督三荆州等七州诸军事、荆州刺史;这样让元修在和高欢掰腕子的过程中,身后有了依托;逐渐摆脱了被动的局面。

那位说了,元修这边儿干的热火朝天;高欢在洛阳的势力都快被挤出了核心圈儿了;那这会儿高欢干嘛呢?

答:忙并郁闷着。

整个公元533年,高欢老忙了;做为老奸巨猾的政客,高欢一面在没人的时候抽自己嘴巴,怎么就没看出来元修还是个混不吝呢;同时一面冷静的观察着形势,伺机而动——

这年头,都是倆肩膀扛一个脑袋的人;谁比谁傻?其实高欢也知道,他和朝廷,或者说跟元修争胜的关键,就是关中的贺拔岳;后者帮洛阳,洛阳胜;帮晋阳,则晋阳赢。因此,就在元修和斛斯椿跟关中的贺拔岳眉来眼去的时候,高欢也没少跟贺拔岳打涟涟儿。

要说清楚这个,得先跟这儿补一句,尔朱天光死后关中的形势——

咱前面说了,韩陵大战,尔朱天光也参与了;可惜下场很惨,被叛将所卖。

咱前面没说,尔朱天光动身参加韩陵大战之前,留下弟弟尔朱显寿镇守关中。

等尔朱天光一走,曾经的战友贺拔岳心思活泛了;看过前面的伙计可能会有印象,当初西征万俟丑奴时,立功的基本上是三个人,尔朱天光掌总,是西征军总司令,而且在歼灭叛军主力之后,继续扫荡西北,安定局面的也是他;而平叛军前敌总指挥是贺拔岳;最后,双方决战时,是后来的西魏名将、时任建威将军的侯莫陈崇,于万军丛中,单枪匹马生擒了万俟丑奴。

因此战后分果果,尔朱天光、贺拔岳、侯莫陈崇分到的实惠最大;当然,此时尔朱荣尚在,尔朱天光得到了肯定要比那二位多。

尔朱天光在关中,贺拔岳不敢有啥想法儿;可是等尔朱天光一走,贺拔岳眼红了;这哥们儿眼红尔朱天光留下的地盘儿。而此时,贺拔岳貌似也只能眼红眼红,无他,实力不济。

眼看着贺拔岳馋的两眼发绿之时,一个人出现在他身边,轻声儿的说了一句,将军,这事儿其实好办!

谁啊?

宇文泰。

高欢后悔的直抽自己嘴巴,怎么就走了眼,没看出元修还是个混不吝呢

宇文泰跟贺拔岳说,这事儿不难,您忘了一个人,秦州刺史侯莫陈悦;只要您跟他联手;摆平关中,不在话下。

贺拔岳一咧嘴,这话你说晚了;喏,他一指桌子上的公文;尔朱天光已经下令,调侯莫陈悦跟他一起出关东征高欢。

宇文泰淡然一笑,这话得两说着,而且我告您,咱即便要跟他联手,也不能现在就去找他谈;眼下尔朱氏和高欢的战争胜负难料,侯莫陈悦那老狐狸一定会继续观望;最后龙胜帮龙,虎胜帮虎;而一旦此人倒向尔朱氏,那咱就没戏了。不过,宇文泰话锋一转,我知此人为人轻脱,在军中威信不高。只要我们能说服他的部下,通过迂回战术,强行留下侯莫陈悦,大事可成。(“太祖谓岳曰:‘今天光尚迩,悦未有二心。若以此事告之,恐其惊惧。然悦虽为主将,不能制物,若先说其众,必人有留心。进失尔朱之期,退恐人情变动,乘此说悦,事无不遂。’”)

贺拔岳听完,‘大喜,即令太祖入悦军说之。’

史书上没记载宇文泰都在侯莫陈悦的军中说了些什么,但真的成功的说服了侯莫陈悦的部下,然后通过这些人,逼迫侯莫陈悦答应贺拔岳开出的价码——干掉尔朱显寿,咱哥俩儿平分关中。

侯莫陈悦和贺拔岳一样,也早就贼上了尔朱天光留下的地盘儿,因此部下一起哄,这家伙顺水推舟按兵不动了。

有了侯莫陈悦的临阵倒戈,宇文泰的计划顺理成章的进入第二阶段:侯莫陈悦和贺拔岳联手偷袭长安。

接下来的事儿就没多少悬念了;尔朱天光带走了主力部队,给尔朱显寿留下看家的基本上都是些废柴。侯莫陈悦和贺拔岳的大军一到,长安唾手可得。

而此时,宇文泰再次显示出了与众不同的智商,他没去长安凑热闹,而是越城而出,倍道兼程,卡在了华山,在此,他堵住了扔下长安向洛阳方向狂奔的尔朱显寿,黑暗之中,一棍子撂倒,拉回长安去了(“太祖策显寿怯懦,闻诸军将至,必当东走。恐其远遁,乃倍道兼行。显寿果已东走。追至华山,擒之。”)。

高欢后悔的直抽自己嘴巴,怎么就走了眼,没看出元修还是个混不吝呢

此战之后,宇文泰得到了贺拔岳的无比信任,引为心腹;宇文泰的职务也水涨船高,升为左丞、雍州刺史府长史,加散骑常侍衔,“(贺拔岳)事无巨细,皆委决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