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阿里副總裁到創企 CEO;喻思成如何用中臺驅動數字化消費者運營

从阿里副总裁到创企 CEO;喻思成如何用中台驱动数字化消费者运营

從阿里副總裁到創企CEO

作為一家初創公司,企加雲的知名度遠不如它的創始人喻思成。喻思成身上有許多讓人津津樂道的話題,比如“14個月就修完了2年半的課程”,“22歲就成為美國B2C先驅公司FactoryMall.com的CTO”。但他最為人熟知的身份還是“Oracle大中華區技術總經理”和“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

2008年6月的一樁收購案,將時任BEA中國首席技術顧問的喻思成帶到了甲骨文。隨後幾年時間裡,他以Oracle大中華區技術總經理的身份,領導中國大陸、香港和臺灣的數據庫、中間件和應用銷售顧問技術團隊,為諸多大型金融IT項目提供了世界領先的架構設計。

2014年7月,喻思成攜一干甲骨文中國區高管加入阿里雲,就任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阿里雲技術業務總經理,扛起了阿里雲“去 IOE 化”的重任,之後又主導了阿里雲的海外市場拓展。

喻思成在Oracle和阿里雲的近十年時間裡,中國消費市場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線上,在“雙11”“6.18”等購物節的推波助瀾下,以天貓、京東為代表的電商平臺一路高歌猛進,網購已經成了年輕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線下,移動支付逐漸代替現金成為主流的支付方式,無人售貨機和智慧門店也為年輕人提供了更多的消費選擇。

這些變化為中國市場培養了一大批數字化消費者,也為喻思成從阿里離職創立企加雲埋下了伏筆。

早在Oracle時期,喻思成就注意到,中國的企業服務市場被國外企業牢牢把持著,很難看到本土企業的身影。他希望能夠打破這一局面,但就當時的技術和市場環境而言,他還需要等待時機。阿里雲的異軍突起是一個至關重要的轉折點。過去五年,阿里雲的野蠻生長某種程度上撼動了中國的企業服務市場,在國外企業的籠罩下為本土企業服務商的成長闢出了一道窗口。喻思成意識到,自己的機會來了,憑藉在Oracle的技術積累和在阿里雲的互聯網經驗沉澱,他完全有實力衝擊一把中國的企業服務市場。

中臺驅動數字化消費者運營

2017年7月,企加雲正式成立。企加雲率先瞄準的是零售品牌商,這一方面是阿里系企業的基因所致;一方面也跟當時如火如荼的新零售浪潮不無關係。零售業的不斷演進使品牌商的角色發生了巨大變化:過去,品牌商總是站在零售商身後,並不直接與消費者發生聯繫;但電商平臺、移動支付、微信小程序等技術的誕生,讓品牌商有了跟數字化消費者直接互動的可能,而且方式非常多樣。

“中國擁有全世界數量最大、最先進的數字化消費者,這促使零售品牌商的業務模式乃至IT架構都將發生巨大的變化,也為企加雲的切入創造了很好的時間窗口”,喻思成對雷鋒網說道。

企加雲的新零售思路是幫助品牌商搭建數字化中臺。傳統的IT架構思路是從前往後推,先有準確的業務場景,再搭建相應的IT系統。但今天的零售行業正處於快速變化當中,不僅業務規模難以衡量,連業務場景也很難確定,傳統IT架構變得無所適從。數字化中臺的概念正是在這一背景下誕生的。

喻思成介紹,現在大部分品牌商的IT系統都是以商品為中心的,比如ERP、庫存管理系統、財務管理系統都是以管控為目的的,它並不關心消費者是誰、消費者的訴求是什麼,以及如何對消費者進行營銷。但今天中國已經進入了買方市場,商品供應充足,流量不再廉價,品牌商必須主動尋求與消費者建立連接。也就是說,它的IT系統必須是以消費者為中心的,這意味著過去以商品為中心的IT系統需要退居後臺,新的數字化中臺將承擔起連接前端與後臺的重任。

對於數字化中臺的理念,行業基本已經達成了共識,只是各家的具體打法和側重點稍有不同。以騰訊和阿里為例,

阿里自身經歷過IT架構的轉變,它的業務線非常繁雜,所以更強調跨業務能力的整合;騰訊雖然也提倡中臺理念,但它的優勢更多體現在端,強調微信小程序、POS、人臉識別、智慧門店等。

企加雲的中臺理念脫胎自阿里,在它的數字化中臺體系中,無論會員系統、營銷系統、客服系統還是門店等,都是為整個企業而不僅僅是單個系統服務的。其中會員是指全渠道會員,無論消費者在任何電子化渠道上點擊、觸達、購買什麼東西,他的積分和成長值全部沉澱在一個會員中心,這就保證了在多個數字化觸點的情況下企業與用戶的交互在企業後臺統一起來了,從而為管理數據和消費者與品牌接觸的全鏈路、全流程服務。這個過程真正打破了以商品為中心的傳統模式,實現了以數字化消費者為中心。

中臺的價值並不侷限於解決眼前的問題,它還可以幫助企業以更快的速度和更低的成本進行業務創新和探索。尤其對母嬰、早教、玩具等需要特別瞭解消費者的行業的客戶來說,建設數字化中臺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但中臺的建設也並非一蹴而就,而是一個逐步實施模塊化改造的過程:首先是會員和營銷,然後擴展到訂單,再逐漸到客服、商品和價格。

成立一年多時間,目前企加雲已經獲得了十多個品牌商客戶;比如幫助統一集團UP售貨機、銀基文旅、國內某知名地產商旗下的社區生活服務品牌等完成了會員和營銷系統的改造,幫國內某家居銷售巨頭完成了全渠道訂單的改造。“我們計劃明年再獲得幾十個品牌商客戶,在它們身上驗證我們的中臺思路,並完成部分中臺模塊的上線,最好還能幫一兩個客戶完成全面中臺改造”;喻思成對雷鋒網說道。

用AI釋放數據的價值

除了數字化中臺,近兩年飛速發展的人工智能技術也是企加雲的重點佈局方向之一。喻思成認為,人工智能技術在零售行業有兩方面的重要應用價值。一方面是前端的數字化改造,比如刷臉支付、客流分析、消費者行為分析、無人便利店等。這些技術可以促進品牌商家從不同維度增強與終端消費者的連接,不過還處於早期摸索階段。另一方面是結合後臺數據對消費者進行分析,幫助品牌商更好地瞭解自己的客戶。

喻思成表示,企加雲的優勢在後者,而且數據分析也與企加雲的核心業務——數字化中臺更相契合。至於前者,則交由合作伙伴來完成。

智能數據分析方面,企加雲已經基於戰略合作伙伴英特爾的至強可擴展處理器平臺搭建了一套高效準確的銷售預測模型。銷售預測作為供應鏈管理中的重要一環,對品牌商減輕庫存壓力、滿足瞬息萬變的市場需求,同時提升消費者體驗發揮著關鍵作用。

“企加雲的銷售預測模型已經有了實際應用,效果非常出色。比如,基於企加雲數據中臺的歷史數據和天氣、地理位置、促銷活動等外部數據,我們幫UP售貨機實現了準確度高達90%的銷售額預測,遠遠超過了人工的庫存管理能力”,喻思成對雷鋒網說道。

未來,更多智能分析模型也將在企加雲的產品中陸續上線,幫助品牌商對消費者實現360°的分析。

SaaS企業的兩難抉擇

阿里雲的崛起為本土企業衝擊企業服務市場撕開了一道窗口,但現階段,本土企業服務商的生存處境依舊十分艱難。擺在它們面前的一道難題是,該不該把服務SaaS化

。如果面向的是營收百億級別的客戶,它們對安全有著非常嚴格的要求,很難接受全盤SaaS化。如果完全遵循客戶的要求,自己又容易淪為一家項目公司。如果面向的是中小客戶,則需要把自己做得很薄,帶來的後果是很容易被抄襲,而且客戶付費意願不強。

企加雲從成立第一天起,定位就非常明確,服務的是百億營收以上的頭部客戶。這一方面是商業的選擇,一方面也和喻思成過去的職業經歷相關。喻思成介紹,企加雲最關心的是技術的產品化,至於以哪種方式交付,並不是最迫切的。“企加雲目前還沒有完全SaaS化,但我們相信雲的未來,也有足夠的耐心。大型客戶上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我們一方面要滿足客戶對安全的要求,一方面也會逐漸將它們往SaaS的方向引導”。

回顧企加雲過去一年多時間的發展:花大半年時間成功做出產品並上線,獲得客戶的認可和接受,並取得了一些成功案例……喻思成認為,如果成功是1,企業雲現在才走到了0.1,正在朝0.2的方向繼續前行。“我給0.2的定義是實現量產,我們現在還沒有做到。”

作為一家初創公司,企加雲現在的知名度還遠不如它的創始人喻思成。但喻思成堅信,企加雲將成長為中國企業服務市場上的一股重要力量。也許不用多久,更多人會知道企加雲而不是喻思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