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航成功着陆 为何被称作史诗级迫降

川航客机“史诗级”迫降,刷遍网络。

在零下四五十摄氏度的哈尔滨大街上,开车以200公里的时速狂奔,把手伸出窗外,你能做什么?

川航在遭遇挡风玻璃毫无征兆突然碎裂的危急时刻,曾在军校飞行过的刘机长,依靠过硬的心理素质和娴熟的操作技巧,将飞机从万米高空平安降落,保证了全机组人员及乘客的安全。

如今,飞机已是再寻常不过的出行工具,但是关于高空飞行,你了解多少?

如果突发意外,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呢?

1.“史诗级”一幕的回顾


据悉,意外发生之时,川航正在成都市上空的10000米左右的高空飞行,飞行时速约为890公里/小时,这个高度,飞机外的气压只有地面的四分之一,温度则为零下30摄氏度。

而飞机的前挡风玻璃毫无征兆的突然碎裂,副驾驶可以说瞬间半个身子被“吸”出机外。

机长在操作台破损、仪表盘失灵的情况下,还要忍受瞬间带来的失压、低温、缺氧,能把飞机平安降落,实属不易。

川航成功着陆 为何被称作史诗级迫降

(降落后副驾的工作服)

当时就有相关专家表示:

高空低压低温的情况下,人类的生存时间可以说是非常短的;假如是在3万英尺的高空,最长也只能生存1-2分钟的时间。

可见,机舱内的环境是绝对安全的,但是如果机舱破损,打破原本的舱内环境,危险也是不言而喻的!

2.客机的“空中杀手”


飞机在高空中飞行,自然会受到大气的物理特性以及高空特殊环境影响,进而也会对身体产生影响。

总结下来,对我们生命而言,威胁最大的主要是气压、气温这两方面。

(一)气压

高空中,飞机舱门或玻璃的突然破损,首先面临的危险就是

失压

常识大家都知道,高度越高,气压越低。

而气压降低影响最直接的除了能把你吸出机舱,另外一点就是氧气减少。

(小诺课堂物理课时间到!)

  1. 吸出机舱

    首先机舱内的气压和高空中外界的气压肯定是有差异的,如果高空飞行中舱门突然打开(玻璃破碎等同),内部的高气压会向外部低气压迅速流动,气流的作用下,机舱内的人和物也就会瞬间被吸出舱外。

    就像川航事件中,副驾驶瞬间半个身子被吸出机外。与之类似的,还有1990年英航9630航班,当时也同样是前挡风玻璃的其中一块破裂,当时机长整个人飞出窗外,被气流狠狠的拍在机身上。

  2. 氧气稀薄

    如果说被“吸”出机舱是对驾驶员最直接的威胁,那么高空低压环境下,氧气稀薄则是对机组人员乃至乘客共同的威胁。

    低压环境下,空气中含氧量减少,随之而来的血液中的氧气饱和度也会下降,如果机体得不到正常氧气的供应,轻则心率加快、头晕呕吐,重则血管栓塞、肺部破裂、直至休克。

    因此,我们乘坐的客机都是在飞行过程中不断增压的。这样即使在高空中,也不至于因为气压减小,氧含量低而呼吸困难。

  3. 生理极限

川航成功着陆 为何被称作史诗级迫降

  1. 好在其他机务人员死死抱住了飞出去几乎整个身子的机长,但在当时5000米的高空以及550km/小时的时速之下,他很快失去了知觉。等到飞机平稳迫降,由于气流作用,机长与飞机机身碰撞过程中喷出的鲜血把机舱侧面都染红了。
  2. 可见,如果是这种情况,危险系数非常高,存活率也是非常低的。

川航成功着陆 为何被称作史诗级迫降

3、在8~8.5千米高处,只有50%的血红蛋白与氧结合,机体内氧的储备降至正常的45%,生命也将受到影响。因此,将8500米这个高度的气压被视为生理极限。

川航成功着陆 为何被称作史诗级迫降

4、当然为了应对氧气不足的突发情况,飞机上每位乘客和机组人员都有对应的氧气面罩,一般来说氧气量足够使用12-20分钟。

5、如果在没有任何辅助氧气的帮助下,那么万米高空之上,真的会短短几十秒就会失去意识。因此,这是高空低压环境下对生命相当大的威胁。

(二)气温

川航事件中,被反复提到的一个关键点就是零下几十度的气温,没错,温度也是高空飞行中威胁生命的一个重要因素。

大家坐飞机想必都有这样的印象,飞行过程中会始终开着空调,期间机务人员还会提供毛毯。既然如此,为什么空调还一定要保持开启状态呢?

因为它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空调,它需要根据飞行的高度不断调整机舱内的温度、压力及供氧。

近万米高空,不仅空气稀薄,温度也会随着气压变低而骤降20-30度。

如果机身受损,破坏了原本封闭的机舱环境,我们面临的就是瞬间零下30-40℃的气温,加上几百公里时速形成的气流,身体很容易瞬间冻僵,失去知觉。

3.飞机仍是最安全的出行工具


高空飞行中,舱内环境如果破坏,那么面临的威胁几乎是致命的。那是不是意味着,飞机是一种十分危险的出行工具呢?

并不是,其实至今飞机仍然是最安全的出行工具。

因为,统计数据表明全世界每年在地面交通事故中的死亡人数达60万,而空难的死亡人数只有1000左右。

而日内瓦航空事故档案局整理的数据显示,从2004年到2014年,航空事故发生原因中,人为操作失误导致的占总体事故45.9%。

川航成功着陆 为何被称作史诗级迫降

另外,26.7%是因为机械故障,这两方面因素已经占据了整个事故发生的70%。而恐怖袭击、故意破坏的发生率仅为0.3%。

因此看来,飞机事故貌似离自我们并不是那么遥远。尤其对于常年频繁飞机往来的人来说,不担心害怕是不可能的。

在此,给大家列举几个乘坐飞机相关的小技巧:

如果迫降成功的话,坐在紧急出口附近的乘客生还概率最高;

如果遇到高空坠落,最后一排乘客最安全;

一定一定一定系好安全带;

危急时刻,氧气面罩可以为我们提供足够多的氧气直到飞机下降到安全高度,所以一定要在第一时间佩戴。

4.保险不失为一种手段


如果真的发生危险,还是要利用保险,将损失降到最低。针对旅客来说,最直接的手段就是购买航空意外险。

(1)为什么不推荐机票中的意外险

我们每次订机票的时候,会有和机票捆绑的航空意外险,通常价格在20-30元,但实际成本极低,保额也不高,因此这种,真的就免了吧。

川航成功着陆 为何被称作史诗级迫降

(有关捆绑航意险的成本)

这种捆绑售卖的航意险,保障范围通常是你你脚踏上飞机到下飞机为止就结束了,而且只保障因为飞机出现意外造成的人身伤害。也就是说,因飞机出现意外,造成死亡,才会赔偿20-40万不等的保额,其他情况是不予理赔的。

详细可以戳携程在手 钱说没有就没有了解。

要知道,第一航空事故的可能有很多种,如果仅仅是伤残,通常不赔偿;第二,如果身故赔偿,那仅仅2、30万的保额你觉得意义大吗?

(2)如何正确挑选意外险

  1. 单次航意险

    如果你一年飞行出行超不过两次,而且不因工作只是游玩的话,其实不如直接选择一款包含航空意外保障在内的综合性意外险。

    因为除此以外,它还能提供其他交通方式发生意外后的保障。有些意外险还包含财产损失,因意外情况导致的医疗费用报销等。

    这跟单纯的航空险相比,是出门游玩更用得上的保障。

    关于综合旅游意外险,可以阅读小诺之前写过的:年末出游 你需要这份特殊的出行攻略

  2. 一年期航意险

    如果你因为工作或其他原因需要经常乘坐飞机,那每次出行都要买一次几十块保费这样的单次意外险就很麻烦,而且总体不如一年期的航意险划算。

    年保费在几十元-百元间,不限飞行次数,关键是保额可以做到500、800万。长期下来,性价比还是很高的。

    关于交通意外险,可以阅读小诺之前写过的:交通意外面前 你需要这样一份保障

  3. 选择定律

    选择意外险之前,记住3条铁律:

    1) 保障要充足,保额要高

    伤残赔付额度和死亡额度尽可能一致,因为这种意外的伤残界定,通常具备很低的生活能力。且尽量选择尽可能高的保额。

    2) 按需投保,注意保额分配

    综合意外险的主险是意外伤害保障,如果附加了特定交通工具保障,需要注意两者间的保额分配。

    3) 免赔额越低越好,赔付比例越高越好

    一些包含医疗费用报销的产品,可能设定了不够合理的免赔额以及报销比例,这一点上要尤其注意。


总之,意外险是一个杠杆很高的险种,花上一顿饭的钱,就能给自己提供几十万,乃至上百万的保额。

最后,愿大家的每一次出行都平安归来。

更多保险相关咨询,欢迎来找小诺~官微:灵智优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