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硬菜”:“蒙漢全席”亮相遼寧,136道“菜”大有來頭


燒海參、清燉羊肉、爆炒海螺……如果不是動手觸摸,很難相信眼前的一盤盤“美味佳餚”,是由一塊塊石頭拼成的。在遼寧省朝陽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收藏愛好者烏春雷歷時18年“烹製”的“蒙漢全席”,吸引了不少人慕名前來觀看。一桌几乎可以亂真的“珍饈美味”,令人饞涎欲滴,拍手叫絕。

遼寧省朝陽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地處遼寧省的西部,與內蒙古自治區接壤,這裡集蒙、漢文化融為一體,是多民族融合發展的地區。今年40歲烏春雷在這裡出生長大,對當地的傳統文化有著濃厚的興趣。2000年起,烏春雷踏上藏石之旅,“利用石頭展現蒙漢飲食文化”。

“一塊石頭就有一個故事,一塊奇石給人帶來一份愉悅的心情。”在烏春雷的世界裡,石頭是有靈性的。據瞭解,這樣的食品石是觀賞石家族中最優秀的成員之一,它既能獨立賞玩,又能“集體合作”展現奇特的藝術魅力——“美食宴”。


烏春雷告訴記者,他收藏的這些石頭不少是生活在數億年前的古生物遺體形成的化石,有的是在戈壁灘上經歷日曬雨淋風蝕之後形態獨特的戈壁石,這些奇石全部為大自然的傑作,沒有經過任何的人工雕刻和上色,十分珍貴。

烏春雷說,得到一塊奇石就很不容易,如果把這些石頭聚在一起就更加難了。這一桌渾然天成的蒙漢奇石宴,就是烏春雷跑遍內蒙古、新疆和西藏等地,花了多年的時間,費盡心思才逐一尋到的。

“這些石頭有自己找到的,但大多數是自己花錢買來的”,烏春雷說,這些年,他用在購買石頭上的花銷已無法計算了,不光是花錢,有時還會用自己鍾愛的石頭去給別人去換一樣回來。“一塊石頭加上另一塊石頭的價值就是大於二”。

烏春雷介紹,食品石的揀選是慢功夫,也是一種細活兒。平日裡在採石的時候需要注意觀察、留心覓集、認真挑選。將不同石種、形狀、顏色、大小等歸屬歸類,清洗整理,認真設計組合,細心擺設,同時點綴蔥草、綠葉即可。一桌琳琅滿目、幾可亂真的珍饈佳餚即可展現,謂之奇石宴。

收藏的時間長了,結交的朋友也多了起來,隨著知名度的提高,也有人出高價來購買烏春雷的“蒙漢全席”奇石宴,還沒有等對方說出價位,就被烏春雷拒絕了:“我收藏這個是展示蒙漢民族的文化,多少錢都不會出售的”,在他眼中,文化是無價的,是不能用金錢來衡量的。烏春雷表示,接下來他還會繼續收集一些奇石來豐富“蒙漢全席”,並將這些奇石在當地的東蒙博物館向觀眾免費展出,用來弘揚民族的飲食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