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如果吴三桂不打开山海关,清朝是不可能入主中原的

前不久,小编在问答上看到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就是探讨吴三桂如果不开山海关,满清能否入主中原。这个问题是非常值得深究的,在这小编就给大家分享下个人的观点。希望引起大家的一些共鸣!

事实上,如果吴三桂不打开山海关,清朝是不可能入主中原的。因为山海关是清军入主中原的唯一障碍,更是一座清军无法攻破的要塞!

其实,如果吴三桂不打开山海关,清朝是不可能入主中原的

或许,很多人会认为,即便是明朝尚在的时候,清军还是能绕开山海关,从长城防线的薄弱关口杀进关内,直接到京畿附近抢掠,甚至还能打到北京城下。而且,他们也能从辽东渡海,直接劫掠山东地区。所以,他们大概不一定非要攻破山海关。

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清军要想入主中原,不可能不攻下山海关。要知道,劫掠归劫掠,这和入主中原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清军的八旗强项是骑兵,他们在野战中实力确实很强悍。即便是明朝最精锐的关宁铁骑,也只能在野战中勉强与其打个平手而已。因此,他们一旦绕过山海关等要塞进入关内后,几乎可以说是如入无人之境,到处攻杀。而明军只能龟缩在大城池内,被动防守。

其实,如果吴三桂不打开山海关,清朝是不可能入主中原的

但清军只能抢掠而已,却无法长期逗留在关内,更不能在中原站稳脚跟。原因就在山海关身上!这座明军始终牢牢把握的要塞,不仅屯驻了明朝最精锐的边防军——关宁铁骑,还集中了明朝最完备的防御工事,进可攻,退可守。

善野战而不善攻城的清军,在这座可怕的巨兽面前,显得苍白无力。它如同一把尖刀,始终架在清军的咽喉。对于大后方都在关外的清军而言,他们虽然能在关内抢掠钱财和人口,却难以在关内维持粮食和军需。如果长时间逗留,粮道一旦被明朝的长城守军给截断,再来个关门打狗,就分分钟有全军覆没的可能,这实在太危险了。

所以,清军往往只要抢够了,就会北返,从来不敢在关内久留。也正是因为这样,清与明虽然耗了几十年,也曾多次吊打明军,多次杀入关内,但自始至终都无法在关内建立稳固的立足之地。这一点,其实双方的君臣都很明白,像袁崇焕和吴三桂等军事将帅就更清楚了。

其实,如果吴三桂不打开山海关,清朝是不可能入主中原的

然而,明军也还是很少敢去抄清军的后路。这除了明军自己明白野战打不过清军外,还在于明朝的病态官场风气。

要知道,以清军的凶残和彪悍,如果明军在野战中被清军击败,基本上都会全军覆没。那么为首的指挥官要么就殉国,拿个烈士荣誉;要么回京,也很可能是难逃一刀的。正因如此,如果不是真的危及京师,皇帝急了,大家都会选择目送清军,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嘛。所以,明军明知道清军在自己的国土内大肆抢掠,劫杀百姓,却不会去驱赶或者断其粮道。而这正是清军得以多次入关抢掠的原因所在。

其实,如果吴三桂不打开山海关,清朝是不可能入主中原的

再说,从清军在明朝最后那几年频繁内侵的时间,我们大概可以明白。他们的战略目标并非灭明,而在于疲明而已。所谓“百足之虫 死而不僵”,明朝再怎么倒霉,也不是清军能随便撼动的。因为,汉人的明朝对于关外的满人而言,始终是个庞然大物。如果不是汉人自己内斗,他们根本吃不下。

因此,清军很清楚自己是没能力灭明的,至少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没办法。所以,他们的军事行动主要在于疲明,在于不断削弱明军有生力量,逐步积累自己的力量。即便是洪承畴降清后,熟悉明朝情况的他,也还是给清帝提出疲明为主,在关外静观中原变数的建议。

因此,那时清军虽然经常在京城附近武装示威,但始终无法给明朝致命一击。他们的目的其实就是希望激怒明朝当局,促使明军主动出兵与之决战。尤其是关内剿灭农民军的关键时刻,清军总会跑来插上一脚,也就是想干扰和打乱明军的军事部署,为自己制造有利局面罢了。如果明朝当时能沉住气,龟缩不出,清军别说攻下山海关,估计最终还很可能耗不过明朝!

其实,如果吴三桂不打开山海关,清朝是不可能入主中原的

但悲剧的是,崇祯总能中清军的计,总是沉不住气。所以,不管是关内剿匪,还是关外抗清,最终的致命惨败,其实都是由于崇祯的促战所造成的。

总的来说,不管是大明还是大顺,只要能稳守山海关一线,坚守不出,再与清军耗个几年或者十几年,他们的攻势和雄心必然会降下来。要知道,清廷其实自身也不比大明或者大顺好过。身旁的蒙古势力随时会倒戈,北方的沙俄也在慢慢靠近,旁边还有个朝鲜(虽然朝军战五渣,但怎么说也是个不安稳的因素)。可以说,在关外的清廷是四面受敌的,时间越拖得久,局势对他们越不利。

其实,如果吴三桂不打开山海关,清朝是不可能入主中原的

然而,历史总是喜欢给人们开玩笑。清朝比他们的祖先金国幸运太多了。在这历史的转折点上,送给他们一个吴三桂和一座山海关。吴三桂的投降,不仅为清军入关扫除了唯一的障碍,还把明朝经营多年的精锐边军——关宁铁骑,也一并赠送给清军。那时的清军真可谓是如虎添翼,如是多尔衮果断抓住了历史给予清朝的机会,把清廷积累多年的全副家当——20万满汉蒙大军都压进关内。

山海关啊,山海关!可惜了这座大明苦心打造的要塞了。它本来是一座清军无法跨越的障碍,最终却以这样的方式结束了他的历史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