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面屏手機為什麼不溫不火?

2017年到2018年,是智能手機全面屏大放異彩的兩年,到目前為止,各手機品牌商的旗艦機、中端機均把全面屏當作了標配,而且在擴大屏佔比的“戰爭”中費盡心思。而在這場戰爭中,手機的下巴、傳感器、邊框以及前置攝像頭等都成了全面屏手機的“敵人”。為此,屏幕下指紋識別技術和後置指紋識別設計應運而生,解決了下巴和傳感器的問題;華為採用的“劉海屏”、vivo NEX系列採用的升降式前置攝像頭以及小米MIX 3採用的滑蓋式結構則在前置攝像頭的處理上彩蛋不斷……

而在這場提高屏佔比的“戰爭”中,雙面屏手機豎起了一面不一樣的旗幟,2014年俄羅斯領導人贈送給中國領導人的YOTA Phone就是一款真正意義上雙面屏手機,而後中興、vivo、魅族、海信等一批國內智能手機生產廠商也紛紛涉足雙面屏手機的研發,2017年至今還各自推出了相應的雙面屏手機。但遺憾的是,其掀起的浪花在智能手機的藍海中並未能掀起大的風浪,從大眾眼前只是一閃而過。

這其中,與雙面屏手機的定位和性能密不可分。

雙面屏手機為什麼不溫不火?

雙面屏的“得”與“失”

在智能手機的競爭中,處理器和電池續航能力一直以來是各手機廠商競爭的重要內容,市場上最具競爭力的莫過於高通的驍龍800系列、蘋果的仿生芯片、三星的獵戶座處理器以及華為採用的麒麟芯片等,在彼此間你追我趕的發展中,不同手機廠商同等價位的單屏智能手機所採用的芯片性能差距並不大,電池續航能力也相差無幾。基於技術競爭的焦灼化狀態以及智能手機市場進入存量市場的現狀,新款智能手機的差異化、美觀化和精準定位成了比拼的重要因素之一,雙面屏就是其中的一個代表。

雙面屏最大的“得”是對於手機屏幕顯示範圍和效用的有效開發,以俄羅斯雙面屏手機品牌YOTA為例,最新款的YOTA 3以“一面手機,一面電子書”作為手機研發方向和賣點,正面與普通智能手機並無差別,背面則配備了一塊與E-ink聯合打造的5.2寸Carta二代電子墨水屏,分辨率為283 ppi,比入門版Kindle的167ppi高出不少,但比Kindle Paperwhite和Kindle Oasis所具備的300ppi的分辨率還是稍遜一籌。

這塊電子墨水屏就相當於在手機上嵌套了一個類似於Kindle一樣的閱讀器,但在資源和功能性上則更優。其與Kindle、QQ閱讀、墨知推薦、掌閱、京東閱讀、咪咕6大書庫合作,擁有豐富的書籍資源並給予用戶選擇的空間。此外,還能夠閱讀新聞、獨立運行微信APP,雖然圖文以及微信展示效果相較正常手機顯示屏差距較大,但在功能性上已經超越了獨立的電子閱讀器。

此外,中興天機 Axon M則是一款摺疊式雙屏智能手機,兩面均配備全高清屏幕。在分屏模式下,能夠實現應用雙開,一邊回微信、一邊看電影能夠在同一部手機設備上同時完成;在大屏模式下,手機變平板,獲得了雙倍的屏幕展示空間;在鏡像模式下,雙屏同顯,他拍也能像自拍一樣自如掌控;而經典模式則迴歸了傳統智能手機的使用感受。這種摺疊式的雙屏智能手機解決了一些用戶痛點,在便捷性和實用性上都有一定的可取之處。與之相似的vivo NEX雙面屏手機也採用雙高清屏的做法,雖然不具備摺疊功能,但也在功能上與中興天機 Axon M有部分相似之處。

這兩類雙面屏手機在功能性和實用性方面都有著一定的價值,突破了單屏手機對於智能手機的功能性束縛,但在有所“得”的同時也必然付出了一定的“代價”。

首先在於厚度方面,YOTA 3為7.9mm,vivo NEX雙面屏版保持在8.09mm,中興天機Axon M則達到了12.1mm,雙面屏的設置必然讓屏幕佔據了更厚的厚度,在追求更輕薄的進程中,這一點必然是備受關注。如果雙面屏手機想控制手機厚度,目前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縮減電池大小,而雙屏狀態下手機耗電量勢必會有所增加,“一減一增”考驗的就是手機的續航能力了,在電池技術無法取得突破性進展之前,這一問題都將困擾著生產商和消費者。

同時,雙屏手機除了屏幕“成雙”以外,其他硬件配置並未有大的改動,雙屏顯示模式主要依靠各自研發的雙屏控制系統進行控制,也就意味著其本質是雙屏共用同一CPU、ROM、RAM等硬件,手機硬件受承受的壓力在這種狀況下被動提升。並且在同等價位的智能手機裡,雙面屏手機的配置也很難與單屏智能機相媲美,以vivo為例,同樣採用驍龍845的處理器,但NEX雙面屏版要比旗艦版貴700元左右。

雙面屏手機為什麼不溫不火?

此外,其散熱能力也面臨著考驗。手機的電池和CPU是主要發熱部位,雙面屏手機的設置將電池及CPU夾在了兩塊屏幕中間,散熱性自然受到挑戰。

“得”與“失”看似對立,卻在雙面屏手機的研發中關係緊密,有所得就有所失,這也就不難理解雙面屏手機為何還無法做到像全面屏手機一樣掀起全行業的變革熱潮了。

解決代價與價值不平衡的關係

便捷性是科技發展、社會進步所追求的一個深層次目標,高鐵、飛機等工具的出現和發展就隱藏著人類對便捷性的追求,而雙面屏手機的出現也是符合便捷性這一深層次目標的結果。

單從雙面屏手機的“得”來看,採用電子墨水屏作為副屏的手機能夠為有長期閱讀習慣的用戶打開方便之門,解決了這些用戶的實際需求;採用高清屏作為副屏的手機則在應用雙開、大屏展示等方面解決了部分用戶的需求痛點。“存在即合理”,這兩類雙面屏手機從研發到投入市場、獲取一定的用戶,也證明了其所具備的價值是被需求和認可的,而未在市場上引起廣泛的影響,究其原因是用戶花費的代價可能遠大於其所獲得的價值,正是這種不平衡的關係導致雙面屏手機遲遲不能在市場上佔據更大的份額。

而想要打破這種局面,就要有效解決根本問題,讓大眾覺得物有所值。

雙面屏手機為什麼不溫不火?

首先在於副屏的功能性和體驗感受方面。黑白電子墨水屏現在是普遍使用的電子閱讀器屏幕,但黑白展示效果不豐富和電泳技術尚且存在缺陷,無法讓用戶收穫更優質的體驗效果。2018年6月,奧翼電子已經能夠大規模產業化生產彩色電子紙,而這樣的彩色電子紙同樣具有近零功耗、高性能和可量產等特性,手機副屏採用彩色電子紙,將有望極大地提升副屏的功能性,提升用戶好感度。摺疊式雙屏智能手機則要考慮在不同模式下手機副屏實際應用方向和實際展示效果,例如在大屏展示時能夠展現得像平板一樣完美就需要在柔性屏技術上下功夫,目前三星已經在做這方面的內容。

再者在於電池方面的技術革新。在縮減電池厚度的情況下保證續航能力就需要在電池本身上下功夫,目前手機廠商均採用的是鋰電池,雖然種類各有差異,但總體上鋰電池的電池能量密度並未開發到相對的極限水平,所以還有可發展空間。另外,石墨烯電池也可能為雙屏手機的發展提供助力,華為和三星等企業正在這方面做技術攻關,如果能解決電池能量密度問題,外加其本身具備的快速充電能力,這將對行業的發展產生不可忽視的影響。

另外,在於雙屏控制系統方面。現有雙面屏手機控制系統並不完美,系統本身的穩定性較單屏手機系統存在差距,所以提升系統穩定性是關鍵的一步。同時,在不同模式下兩塊屏幕的狀態切換以及應用的後臺運行情況要更加智能化,保證CPU等硬件的高效工作。

“開源”要賦予雙面屏手機更大的價值,“節流”要在“開源”的基礎上儘可能降低成本。唯有如此才能有效解決用戶付出代價與獲得的價值不平衡的狀態,讓大眾更情願為雙面屏買單。

找準用戶定位

不同的用戶有著不同的需求,一個專注於手遊的玩家就不會選擇以電子墨水屏作為副屏的手機,所以打造有精準定位的產品對於企業而言是存在著價值空間的。給閱讀人士以書的質感、給商業人士提供專於辦公的系統……在技術研發實力提升的同時,著重考量用戶細分,精準定位,將會更有效地觸達潛在用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