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钱咋搞特色小镇?各类融资方式全解析

在政策利好的大环境趋势下,特色小镇已成为各地方转型升级的新高地,然而成功有效的建设和落地离不开大量资金的投入,动辄几亿、十几亿,且资金占用时间由几年到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不等。作为项目持续发展的血液,

资金问题成为制约特色小镇建设和发展的主要瓶颈。

从国内各地的特色小镇开发建设情况看,显然以政策主导的融资还远远不能满足特色小镇建设需求,因此如何将特色小镇建设与资本接轨,选取适当的融资与投资模式,以此为特色小镇培育有力的资金支持呢?我们来系统梳理下关于特色小镇的融资渠道和方式。

一般情况下,特色小镇的融资模式除公益类捐赠外,按照资金来源可划分为: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两种模式。我们来看看其架构图。

没钱咋搞特色小镇?各类融资方式全解析

特色小镇融资模式

所谓债权融资是指资金需求方通过借钱的方式进行融资,而融资方在获得资金的同时必须要承担资金的利息,借款到期后要向债权人偿还资金的本金。为此,债权融资也意味着投资方获得的只是资金的使用权而不是所有权,一般不会产生对企业的控制权问题。且债权融资能够提高融资方所有权资金的回报率,具有财务杠杆作用。

股权融资则是指持有企业股权的股东以出让部分企业所有权,引进新的股东或战略投资者从而达到融资的目的,同时总股本也相应增加实现增资扩股。股权融资所获得的资金,企业无须还本付息,新老股东共同分享企业成果并承担有限责任。由此可看出,这种融资方式具有长期性、不可逆性和无负担性等特点。按照融资对象及渠道来划分,主要有公开市场发行募集(公募)和定向发行募集(私募)两类,包括配股、增发新股以及股利分配中的送红股等。

没钱咋搞特色小镇?各类融资方式全解析

明晰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的定义和特征后,我们来针对建设特色小镇的不同资金需求,如城镇基础投资、文化旅游投资、健康养老、水利工程、农业投资等具体项目类型作归总梳理,并对此匹配相应的融资和运作方式建议,包括政府贴息、开发银行贷款及财政资金,各类投资基金、PPP (或PPP + P2P), BT, TBT, ABS (资产证券化)等。

(一)土地一级开发

特色小镇中的土地一级开发,包括项目地的征地补偿、拆迁安置、七通一平等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配套设施的建设,以及产业项目的开发。

就土地一级开发而言,政府可委托机构代理行使权利,通过银行、财团、央企、国企等出资参与投资建设,投资时间短,可直接获利,也可以享受项目的升值收益。

(二)二级房产开发

二级房产开发,包括居住地产、商铺、客栈、度假式公寓、养老地产等。

这个阶段的项目投资是通过招投标寻找合作伙伴的,投资者通过销售及运营回收所得,融资模式可以多元化。比如银行贷款、债权类融资、房地产资产证券化、产业基金融资、夹层资本、融资租赁、ABS项目融资、产权交易融资、房地产信托融资等。

(三)产业项目及产业价值链的打造

该类项目包括特色产业项目,如科教文卫等产业事业及孵化园、产业园等;还包括旅游产业项目,如主题公园、休闲商街、会所、夜景游玩等。

以上产业项目投资既可以采用债权类投资,也可以采用股权类投资,包括PPP类、股权类产业投资基金、互联网金融类产品等。

(四)城镇化服务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该类项目包括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城市智能化管理、社区服务、银行、学校、医院、会展中心等。

根据以上建设项目特点匹配相应的融资模式,可以多元化选择,常用的有PPP、BT、TBT、ABS、REITs等。

没钱咋搞特色小镇?各类融资方式全解析

资本是推动特色小镇开发和运营的动力,且必须依托于有效的投融资才能落地。而融资安排和融资成本直接由项目未来现金流和资产价值决定。出于风险隔离及可操作性考虑,特色小镇投融资应以项目为主体,以未来收益和项目资产作为偿还贷款的资金来源和安全保障

与此同时,打通三方金融渠道

,保障政府的政策资金支持,引入社会资本和金融机构资金,三方发挥各自优势进行利益捆绑,在特色小镇平台上共同运行,才能最终实现特色小镇的整体推进和运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