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內向我很好

“如何改變內向性格?”,“如何打通內向者的成長通道?”等問題在各大問題社區層出不窮,似乎內向性格在生活和工作中都是一個軟肋,內向性格真的不好嗎?

正方

Jason :內向性格會憋壞自己吧?

內向性格,真的容易讓自己變成馬加爵,不吭聲、不發脾氣、隱忍一切,然而爆發的時候呢?就是真的要與世界共同滅亡一樣,爆炸傷人,自爆傷及。

其實內向性格的人,往往缺乏一套對外舒緩情緒的處理方案,經常憋著自己,憋著憋著真的會憋壞的。不善於表達自己的情緒,不善於和別人說明需求,一味忍氣吞聲,最終讓自己得到的只是邊緣化的角色和不開心的生活,想想真的會“人間不值得”!

相反看外向的人,連路子都比別人多,比別人野,無論是吃喝玩樂或是工作,他總會讓你感覺到特別的活力和精神的感覺,這樣的人大家也願意和他一塊,所以還是外向好用。起碼溝通都便捷了好多呢~


我內向我很好



Jean

雖然說,性格無好壞之分,但從某些方面來說,內向性格要不利一點。

其一,內向的人不喜歡錶現自己,在會議等場合,喜歡靜靜地坐在那裡,聽別人說。這樣的話,領導和其他同事,就看不到你的才華,就會失去很多機會。而那些比較活躍的人,往往受到領導重視,升遷也比較快。

其二,內向的人喜歡獨處,不喜歡社交,這樣的話,朋友也會比較少。在這個相互交流,資源整合的時代,朋友越多機會就會越多,朋友少則只會讓自己的路越走越窄。

其三,內向性格不利於身體健康。外向性格的人,遇到困難挫折或不開心的事情,會找朋友傾訴,或者出外遊玩散心。內向的人,則會選擇埋藏在心底裡面,一個人生悶氣,長期而言,容易積鬱成疾。紅樓夢的裡面的林黛玉就是一個例子。


我內向我很好



Kevin :內向性格,或許是我們達成更遠大目標的第一阻礙

對於廣大的“90後”乃至“95後”而言,很多人可能會有這樣的體會:

第一,害怕與人溝通,尤其是面對比自己年長的領導或者前輩的時候——網絡上尚且可以客客氣氣不卑不亢,可是到了現實當中來,又有多少人能夠和自己的領導前輩打成一片呢?

有,但是極其珍稀。

第二,害怕接電話,能用微信聊天解決的事情絕不打電話,甚至對於呼嘯而來的電話鈴聲感到莫名的壓抑和恐慌,每一次接電話都像是蹦極似的需要做好心理準備,甚至在很多並不複雜的場景當中會假裝聽不到電話,進而微信回上一句“不好意思,剛在忙沒聽電話,請問有什麼事嗎?”

第三,喜歡通過低頭看手機的方式來避免與人進行面對面的溝通和交流,避免在路上遇到不太熟悉又不好意思不打招呼的人——這也是為什麼老一輩一直想不通為什麼年輕人那麼喜歡看手機的原因,那是因為這樣說熟不熟的人太多了。

以上三個原因歸結到一起,我們完全可以用性格上的原因來進行解釋,那就是內向的人太多了,尤其是在年輕一代的身上,我們多少都天生帶有“內向”的特質。這樣的特質本義並沒有好壞,尤其是在追求個性獨立的時代背景下,我們尊重每一種類型的人物性格。

只是對於絕大部分人來說,溝通交流是生活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過於內向的性格會讓我們成功避開各種各樣的“機會”——不管是好的機會還是壞的機會,都有可能在這種內向的趨勢化當中被我們所避開。

老話說得好,“有棗沒棗打一杆”,如果我們選擇以內向的姿態去面對生活,連“打棗”的機會都不想要的話,我們又如何去遇見那些美好的故事,成為一個有趣的靈魂呢?

不妨讓自己勇敢一點,別再以“內向”的性格作為自己的擋箭牌,讓自己侷促於深井當中,只能看著那一片有限的天空,而是大膽探索和拓新,去發現未知的世界吧。


我內向我很好



反方

Jamie

內向是一種性格特質,不是一個需要改變的心理問題或性格缺陷。相對於外向人群,內向者不過是表現得沉默一些、冷靜一些,但這有什麼錯呢,難道世界只容忍外向性格的人生存嗎?

內向者通常會被貼上“悶葫蘆、不合群、太冷漠”等標籤,但其實有著外向性格的人所不具備的特點和魅力。他們不愛說話,不代表他們不在意,他們可能是最好的傾聽者;他們不愛參與各種活動,不代表他們會破壞氣氛,他們會是最好的捧場王;他們不愛出風頭,不代表他們對人事漠不關心,他們只會默默打點好一切。

內向者喜歡獨處,喜歡安靜,也因此被大多數人認為他們不善於與人打交道,其實這也是一種誤解。不像外向者的“自來熟”,與誰都能交談得風生水起,內向者對交際更為嚴謹,他們在心中自有一把桿秤。對於值得交往的人他會賦予最大的真誠,而對於不必要的人,他們也不會浪費過多時間和精力,因此與內向者的交往,其實是令人安心和信任的。

因為外界的評判,內向者總會自卑,彷彿世人給自己的標籤都是真的自己了。其實,那些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靜靜思考的美好只有自己能知道。就算別人無法理解,那又怎麼樣,做自己,開心就好。

畢竟,沒有哪一種性格是完美的,外向也好,內向也罷。內向者也有自己的獨特,與其費勁心思去改變性格,不如真正認識自己,悅納自己,並利用好自己的性格優勢。


我內向我很好



Peppy

說實話,我就是一個內向的人,我的家人們也是這麼說我的,但是這樣不好嗎?難道我一定要去逛街花錢或者和一些根本和我不是同一個頻道上的朋友聊天或者和親戚八卦哪位又要結婚了嗎?如果一定要這樣,那這樣的我無疑就是一個虛假的個體,因為我並不快樂。

剛好我上了領導學這門課程,根據個性模型,內向型的人會靠自己的能力,並且善於思考,因為他不會依靠別人 也不會浪費時間在無所謂的社交上。成功的領導者裡面,內向型和外向型大概四六分,或者五五分,如比爾蓋茨、沃倫巴菲特等成功的高層領導都是內向型人格。

我內向只是因為我還沒有發現有人和我是同一類人,我從高中開始關注時事政治,當那時的我列出一個時事清單給同學看的時候,他們會覺得我很奇怪。大學了,也一樣,有多少人可以和我談論《社會契約論》、《政治學》、《論美國的民主》……我做的別人理解不了,我說的沒人懂,偶爾看到幾個文化水平高的,我就會和她談幾個小時,即使是陌生人又怎樣?結果我就和學校的哲學組混上了,還和幾位其他學院的老師聊了起來。

中文系的老師告訴我一句很喜歡的話“一路奔波,總要給自己一些靜下來思考的時間。”在我眼裡,不是我不喜歡社交,而是你還不值得我為你而“特意社交”,我的內向僅此而已。


我內向我很好



Ada

長期以來,內向性格似乎一直廣受詬病。通過現象看本質,我認為這實際上是內向者長期縱容外向者潑髒水的結果。內向性格和負面詞彙聯繫,外向性格跟正面性格聯繫,這未免太過武斷和偏激。

從某種程度上說,在人際交往中活潑開朗的人更受歡迎,而內向者則被認為是“不合群”,這難道不是一種性格歧視嗎?

我認為內向和外向沒有好壞之分,二者都有利弊。隨著時代進步,我們的社會越來越有包容性,性格內向不擅交際的人也可以發揮自己的光和熱。

第一,內向性格的人所具備的一個很大的優勢就是共情能力,雖然不善言辭補習社交,但由於共情能力更強,內向者往往會給別人更好的相處體驗。

第二,享受孤獨,更容易成功。據調查,70%的成功人士都是內向性格。內向性格的人喜歡獨處,做事更加專注,因此在思想上更容易有深度;在表達上“三思而後行”。凡事多思考,有理有據,在這個浮躁的世界,這是難能可貴的品質。

因此,我認為內向和外向並不是好或者壞,內向性格的人要充分發揮自己的性格優勢,擺脫內向性格不好的刻板印象。


我內向我很好



- END -


■ 編輯排版|Ada,一個90後老年人。

獨立思考的人自會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