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2018十大空间热点:400米长星际天体闯入太阳系,已失去跟踪

2018年对于人类而言是个略带一点惊喜的年份,在空间探索方面依旧是稳步前进,但没有出现相当惊人的发现。川陀太空认为,2018年在人类空间探索方向上排名第一的应该是发现第一颗星际小行星1I/ʻOumuamua。这颗小行星的发现可以说是一个里程碑,这是我们第一次发现有太阳系之外的天体进入我们的恒星系统。

精选2018十大空间热点:400米长星际天体闯入太阳系,已失去跟踪

第一、发现星际小行星1I/ʻOumuamua

恒星之间的间隔有数光年之远,如果一颗小行星能够从另一颗恒星抵达我们的太阳系,这说明它在宇宙空间中翱翔了几百万年。轨道重建显示,1I/ʻOumuamua星际小行星有可能是从一颗编号为HIP 3757的红矮星系统中飞出,时间可追溯到100万年前,或者是在380万年前从一颗名为HD 292249恒星的飞出。

精选2018十大空间热点:400米长星际天体闯入太阳系,已失去跟踪

当然这仅仅是推测,不代表真的就如此,因为这颗星际小行星也可能是掠过了这些恒星,并非它的真实起源地。星际小行星的发现给我们一个启发:恒星之间的确存在物质上的交换,这对生命起源有着重要意义。有趣的是,1I/ʻOumuamua星际小行星还是一个雪茄外形,长度大约400米,这个造型的确很酷,像极了外星飞船,给人无限的遐想。

第二、旅行者2号进入星际空间

第二名应该是旅行者2号进入星际空间,如果不是第一颗星际小行星1I/ʻOumuamua闯入太阳系,旅行者2号本应该排在第一的位置。旅行者2号飞出日光层的时间不太确定,可能在这几年,但就在12月初,NASA宣布了旅行者2号穿过日光层顶的消息:正式进入星际空间。截止目前,人类有两艘探测器飞出日光层顶,进入星际空间。

精选2018十大空间热点:400米长星际天体闯入太阳系,已失去跟踪

当然,别以为旅行者1号和2号会变成人类的使者,因为按照它们的速度前往最近的恒星要飞数万年之久,如果数万年之后还有人类,显然我们有足够的技术追上并超越它们。反之,这两艘飞船就会成为人类文明的遗迹之一。

第三、SpaceX重型猎鹰火箭成功首飞

第三要数2018年2月,SpaceX重型猎鹰火箭成功首飞,需要说明的是,重型猎鹰火箭并不是重型火箭,相对于猎鹰火箭,其增加了一子级数量,实现了27台发动机并列。重型猎鹰火箭LEO运载能力为63吨,而猎鹰9号为22.8吨,因此猎鹰重型是相对猎鹰火箭而言,真正的重型火箭应该是土星五号那个级别。

精选2018十大空间热点:400米长星际天体闯入太阳系,已失去跟踪

重型猎鹰火箭之所以名列第三,主要原因有三:第一,这是私人航天公司研发的火箭,与传统的国家队有本质上的区别;第二,猎鹰重型火箭并非马斯克的目标火箭,他要殖民火星,研发猎鹰重型使得这个梦想又上了一个台阶;第三,释放了一辆特斯拉跑车,也是目前人类在宇宙中干过的最有情怀的事之一。

第四、嫦娥四号探测器发射

第四:2018年12月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发射,其意义在于登陆月球背面,这是美苏没有实现的里程碑。登陆月球背面的嫦娥四号此时正在进行为期27天的轨道飞行,在2019年1月3日左右开始择机着陆。从人类文明的高度上看,第一次实现了探测器降落月球背面,意义重大,可对月背环境进行研究和观测,为今后在月背开展科研任务奠定基础。

精选2018十大空间热点:400米长星际天体闯入太阳系,已失去跟踪

第五、帕克探测器打破1976年纪录

第五:2018年10月29日,NASA“帕克”探测器成为离太阳最近的人造物体,距离太阳表面为4273万公里,打破了1976年太阳神2号创造的纪录。在11月的飞行中,预计运行到距离太阳表面2400万公里的位置。超过水星轨道,更加靠近太阳。

精选2018十大空间热点:400米长星际天体闯入太阳系,已失去跟踪

“帕克”探测器之所以要近距离靠近太阳,主要是为了对日冕高温之谜、太阳磁场形成的问题进行研究。

第六、太空船二号抵达太空边缘

第六:维珍银河“太空船二号”完成抛物线顶点超过80公里的试飞。这是该航空器第四次试飞,80公里高度也是美标定义的大气层高度,在这个以上,属于宇航员。太空船二号里程碑式的飞行要开始太空旅游平民化的市场,这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一旦成功,那么你花20多万美元就可以从80至100公里高度看一次地球,体验2分钟失重,这是过去所不敢想象的。

精选2018十大空间热点:400米长星际天体闯入太阳系,已失去跟踪

应该高兴的是,我们生活在一个大航天时代来临的阶段,太空船二号就是一个地球版的SpaceX,其目标是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亚轨道飞行上,从宇航员的视角看地球。

第七、OSIRIS-Rex探测器抵达Bennu小行星

第七:2018年12月,NASA的OSIRIS-Rex探测器抵达Bennu小行星,预计在2023年将样本返回地球。Bennu小行星是一颗阿波罗型小行星,巴勒莫撞击危险指数为第三级,直径大约492米。NASA计划对这颗小行星展开深入研究,确定其基本成分,为今后建立小行星防御机制奠定基础。

精选2018十大空间热点:400米长星际天体闯入太阳系,已失去跟踪

从意义上看,OSIRIS-Rex探测器任务与人类文明安全息息相关,也是第二个将样本返回地球的小行星,从任务亮点和里程碑角度看,OSIRIS-Rex探测器抵达目标小行星绝对必须上榜。

第八、NASA重返火星

第八:2018年11月,NASA“洞察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开启了NASA重返火星探测的序幕。从2012年好奇号火星车登陆火星以来,时隔六年,NASA再次登陆火星。洞察号登陆火星的亮点在于NASA向全世界表面了登陆火星的技术还OK,没有生疏,为2020年再次部署一辆火星车奠定基础。

精选2018十大空间热点:400米长星际天体闯入太阳系,已失去跟踪

第二个亮点在于这次重返火星是对火星内部进行研究,也意味着NASA在探索火星方面战略方向有所转变,从火星轨道勘测、到火星表面漫游探索、转变到对火星内部进行深入调查。未来有可能对火星表层下方的岩层进行探测,寻找可能存在的火星地下生命。

第九、三颗太阳系天体相继发现水冰、有机分子

第九:月球、火星以及土卫二上相继发现水冰和有机分子。2018年6月,《自然》期刊刊登论文指出,国际天文学家团队在土卫二上发现了复杂的含碳有机物分子,这暗示这颗土星的卫星有可能是太阳系中除了地球外最有希望存在生命的星球。而且土卫二还有一个地下海洋,俨然一个早期地球的模样。

精选2018十大空间热点:400米长星际天体闯入太阳系,已失去跟踪

2018年8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一篇论文指出,基于印度的Chandrayaan-1航天器数据,科学家在月球南极和北极都发现了表面水冰证据。虽然我们早就知道月球上有水冰,但这次发现意味着我们可能将月球基地建立在这些现成的水冰附近,解决月球基地用水难的问题。2018年7月,火星南极发现了冰下湖泊,越来越多的证据暗示火星上现在都有可能存在生命。

第十、系外行星探测器就位

第十:TESS系外行星探测器在4月18日进入轨道,这是一具接替开普勒望远镜的系外行星“猎手”。

精选2018十大空间热点:400米长星际天体闯入太阳系,已失去跟踪

经过半年多的运行,这个新晋系外行星“猎手”已经发现了诸如Pi Mensae c等超级地球在内的系外行星。前不久有分析认为,TESS探测器有望发现1.4万颗系外行星,也算是弥补了开普勒望远镜提早报废遗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