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脾胃弱怎麼辦?這些美味食材補出好脾胃,脾胃安好,百病不生

脾虛會導致孩子吃飯少、個子小、體重低、愛生病、愛咳嗽、出汗多等等危害。

寶媽們對給孩子健脾的問題很迷茫,其實生活中有很多食物可以健脾,寶媽們不妨常讓孩子吃,不知不覺孩子的脾胃就調好了。

“要想孩子長得好,養好脾胃不可少”,這主要是說脾臟主運化,統籌身體的代謝排毒功能,有效的運作營養,以致完成身體的需求,脾臟好不好,直接關係到孩子吃進去的食物營養能不能順利吸收,雜質能不能順利排出,對孩子身體的生長髮育是至關重要的。孩子長的快,營養一定要跟上。

下文中提到的20種食材都有健脾的效果,但是對於普通家庭來說,不可能每天面面俱到能吃到所有食材,這個時候就體現出了“濃縮的是精華”這種工藝的重要性.如下面提到的薏仁、芡實、蓮子、高粱米都是主推的養脾胃食材,一頓飯四種食材都補充到很難,而且尤其費時間。所以很多媽媽們,都會選擇經過精細研磨的五珍粉,作為孩子的早餐粥,不僅濃縮了這四種食材的養脾胃效果,更添加了若羌紅棗的純純甜香,孩子愛喝的不得了。平時給孩子做早餐或者添加到粥裡面,慢慢的孩子的脾胃就好了。

一起看看這20種健脾食材吧

粳米

孩子脾胃弱怎麼辦?這些美味食材補出好脾胃,脾胃安好,百病不生

性平,味甘,有補脾益氣之功。《食鑑本草》即有記載:“粳米,皆能補脾,益五臟,壯氣力,止洩痢,惟粳米之功為第一。”

《本草經疏》亦云:“粳米即人所常食米,為五穀之長,人相賴以為命者也。其味甘而淡,其性平而無毒,雖專主脾胃,而五臟生氣,血脈精髓,因之以充溢,周身筋骨肌肉皮膚,因之而強健。”可以說凡虛弱之人,粳米皆宜,尤脾虛之人,最宜食之。

糯米

性溫,味甘,有補脾益氣的作用,脾虛者宜用之煮粥服食。唐·孫思邈說:“糯米,脾病宜食,益氣止洩。”所謂脾病,乃指脾虛為病之義。

《本經逢原》說得好:“糯米,益氣補脾肺,但磨粉作稀糜,庶不黏滯。若作糕餅,性難運化,病人莫食。”

鍋巴

孩子脾胃弱怎麼辦?這些美味食材補出好脾胃,脾胃安好,百病不生

又稱鍋焦。性平。《本草綱目拾遺》中說它“補氣,運脾,消食,止洩瀉”。凡脾虛不運、飲食不香,或食不消化,或脾虛久瀉者最宜食用。古方中亦常用之,如小兒常用健脾消食的“鍋焦丸”,治老人脾洩的“玉露霜”。

《梁侯瀛集驗良方》中用以治療“老幼脾虛久瀉不愈”就是用鍋巴同蓮子肉為末加白糖調服,頗有效果。

西國米

又稱西谷米,西米。白淨滑糯,營養豐富。性溫,味甘,能溫中補脾,凡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者,食之頗宜。《柑園小識》記載:“西谷米健脾運胃,久病虛乏者,煮粥食最宜。”

番薯

孩子脾胃弱怎麼辦?這些美味食材補出好脾胃,脾胃安好,百病不生

俗稱甘薯、山芋、紅薯。性平,味甘,有補脾和血、益氣通便的作用。《隨息居飲食譜》中說:“煮食補脾胃,益氣力,御風寒,益顏色。”《綱目拾遺》認為番薯能“補中,暖胃,肥五臟”。脾虛之人,可用番薯當主糧,常食之。

薏苡仁

俗稱苡仁米、六穀米。有補脾健胃的作用。明·李時珍說它“能健脾益胃”。《本草經疏》也有“味甘能入脾補脾”的記載。脾虛者宜用苡仁米同粳米煮粥服食,相得益彰。

飯豇豆

孩子脾胃弱怎麼辦?這些美味食材補出好脾胃,脾胃安好,百病不生

性平,味甘,能健補脾胃,對脾胃虛弱、食少便瀉,或婦女脾虛帶下者,食之最宜。《滇南本草》中即有“治脾土虛弱,開胃健脾”的記載。明·李時珍還說它能“理中益氣,補腎健胃,和五臟,調營衛,生精髓”。除通常炒食外,還可同粳米煮飯或煮粥食用。

白扁豆

性平,味甘,能補脾胃虛弱。《本草綱目》中說:“白扁豆其性溫平,得乎中和,脾之谷也。止洩瀉,暖脾胃。”《本草求真》還解釋道:“扁豆如何補脾?蓋脾喜甘,扁豆得味之甘,故能於脾而有益也。”

《會約醫鏡》認為:扁豆“炒用健脾止瀉”。對於脾虛嘔逆,食少久洩、小兒脾虛疳積、婦女脾虛帶下者,最宜食之。或炒熟食用,或用白扁豆煮粥服食,均有裨益。

牛肉

孩子脾胃弱怎麼辦?這些美味食材補出好脾胃,脾胃安好,百病不生

性平,味甘,有補脾胃、益氣血的作用。《醫林纂要》中說得好:“牛肉味甘,專補脾土,脾胃者,後天氣血之本,補此則無不補矣。”

故凡久病脾虛、中氣下陷、氣短乏力、大便洩瀉、脾虛浮腫之人,宜用牛肉燉汁服食,或用牛肉適量與大米煮粥調料進服,這對脾胃虛弱的恢復,大有裨益。

牛肚

性平,味甘,也能補虛養脾胃。歷代醫家多有論說。《日用本草》就有“牛肚和中,益脾胃”的記載。《本草蒙筌》亦稱牛肚“健脾胃”。

《本草綱目》還說它能“補中益氣,養脾胃。”所以,凡脾虛之人,或病後脾胃虛羸,宜煨食之。羊肚也有與牛肚同等的功用,脾虛者食之亦宜。

鯽魚

孩子脾胃弱怎麼辦?這些美味食材補出好脾胃,脾胃安好,百病不生

性平,味甘,入脾胃大腸經,有健脾養胃作用,故脾胃虛弱者宜食。《唐本草》早有“鯽魚合蓴作羹,主胃弱不下食”的記載。《本草經疏》還說:“鯽魚,甘溫能益脾生肌,調胃實腸,與病無礙,諸魚中惟此可常食。”

白鯗

為大黃魚或者小黃魚的乾製品。有健脾、開胃、補虛、消食的作用。《隨息居飲食譜》中說它“開胃醒脾,補虛活血,為病人產後食養之珍”。《本草匯言》中還說:“黃魚有養脾理肺之功,治久病胃弱食減,不能進厚味者。

以白鯗水煮爛食之,健利腸胃,為腸虛胃弱之人必需用之,誠藥食中之良品也。”可見脾胃虛弱者食之頗宜。

鱸魚

性平,味甘,能補益脾胃。《本草經疏》說得好:“鱸魚,味甘淡氣平與脾胃相宜。脾胃有病,則五臟無所滋養,脾虛則水氣氾濫,益脾胃則諸症自除。”脾胃虛弱者宜常食之。

大棗

孩子脾胃弱怎麼辦?這些美味食材補出好脾胃,脾胃安好,百病不生

性溫,味甘,有補脾胃、益氣血的作用。早在2000多年前的《神農本草經》中就有“大棗安中養脾”的記載。明·李時珍稱“棗為脾之果,脾病宜食之。”對脾虛便溏、胃弱食少、氣血不足之人,最宜經常服用大棗。

櫻桃

性溫,味甘,能補脾益氣。《名醫別錄》中就說:“櫻桃主調中,益脾氣。”《滇南本草》亦云:“櫻桃治一切虛症,能大補元氣,滋潤皮膚。”凡脾氣虛弱者宜食。

芡實

孩子脾胃弱怎麼辦?這些美味食材補出好脾胃,脾胃安好,百病不生

性平,味甘澀,入脾、腎經,有補脾益氣、固腎澀精的作用。尤其是脾虛而大便洩瀉,或脾虛婦人帶下者,食之最宜。

菱角

熟者甘平,鮮者甘涼,煮熟服食,有健脾益氣的作用。《本草衍義》中曾說:“煮熟取仁食之,代糧。”用老菱製取澱粉叫菱粉,也有補脾作用。

《唐本草》雲:“菱,作粉極白潤宜人。”《綱目拾遺》亦載:“菱粉補脾胃,強腳膝,健力益氣。”脾胃氣虛者食之為佳。

蓮子肉

孩子脾胃弱怎麼辦?這些美味食材補出好脾胃,脾胃安好,百病不生

性平,味甘澀,有補脾胃之功。明·李時珍認為:“蓮之味甘,氣溫而性澀,稟清芳之氣,得稼穡之味,乃脾之果也。”

《王楸藥解》中還說;“蓮子甘平,甚益脾胃,而固澀之性,最宜滑洩之家,遺精便溏,極有良效。”所以,對脾虛之人久痢虛瀉,婦女白帶清稀頻多者,最宜食之。

黨參

性平,味甘,無毒,有補脾胃、益氣血的作用。《本草正義》指出:“黨參力能補脾養胃,潤肺生津,健運中氣,本與人參不甚相遠。其尤可貴者,則健脾運而不燥,滋胃陰而不溼。凡古今成方之所用人參,無不可以潞黨參當之,凡百證治之應用人參者,亦無不可以潞黨參投之。”可見黨參補脾胃作用與人參相同,且運用得比人參更廣泛。

太子參

孩子脾胃弱怎麼辦?這些美味食材補出好脾胃,脾胃安好,百病不生

又稱孩兒參、童參。能補脾益氣。《本草從新》說它“大補元氣”。《飲片新參》認為太子參“補脾肺元氣”。《陝西中草藥》中還說它“補氣益血,健脾生津。治脾虛腹瀉,不思飲食。”脾虛者宜常食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