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揭祕:平常我們被迫憋著的屎尿屁,都去哪兒了?

大家有沒有一種感覺,冬天天冷的時候上廁所的頻率也會比夏天高。尤其是開車堵在路上,一著急走走停停,就老有想去廁所的衝動。然而除了極少數情況,我們都只能忍著到達目的地之後,飛奔去廁所。憋到渾身難受,而這些被憋回去的東西,到底去哪兒了?

憋回去的尿,就儲存在膀胱裡


身體揭秘:平常我們被迫憋著的屎尿屁,都去哪兒了?


其實我們對於這種“憋”屎尿屁的行為十分熟悉,從小時候坐在課堂裡聽課,到長大了坐在辦公室開會……

在腎進行過濾、重吸收之後,形成的尿液會通過輸尿管流入膀胱中儲存起來。成人膀胱能承受的尿液平均為350~500ml,但是,膀胱並不是達到350ml之後才會讓我們產生尿意的;正常成年人膀胱尿量達到150 ~ 250ml時,就可以讓我們產生尿意。

如果這個時候有排尿條件的話,尿液就能夠被排出;沒有排尿的條件,大腦就會告知膀胱,再憋一會。當膀胱中的尿液超過了500ml就會產生疼痛感,我們就必須找個地方解決一下了。

隨年齡增大,憋尿能力下降


身體揭秘:平常我們被迫憋著的屎尿屁,都去哪兒了?


我們的膀胱以及周圍的肌肉經常進行伸縮,隨著年齡增長,肌肉收縮力逐漸變差,變得鬆弛,憋尿能力也會隨之下降。

憋進去的“便”,還是在直腸裡


身體揭秘:平常我們被迫憋著的屎尿屁,都去哪兒了?

憋尿總有會“尿”出來的一天,可是“憋便”就不一定了。

和尿一樣,便便在我們身體內儲存到了30~100ml左右,就會讓我們產生便意。但是如果沒有抓住這個便意,而是強行憋便的話,直腸就會逐漸耐受這個容量,等到了300ml左右,才會重新讓我們出現便意。

憋便後,特別容易便秘!

在直腸中,便便會被反覆地被榨乾水分,水分被直腸吸收,便便的體積大大縮小,我們就不會覺得那麼想要排便了。所以憋了一次便,可能2~3天都不會產生便意。

便便在直腸中,直腸會逐漸適應這種感覺,讓我們的腸道運動紊亂,便便排不出去精神壓力也會逐漸變大,這麼一來就更排不出來了。所以,經常憋便會導致便秘,尤其是本來就有便秘情況的人,憋便更是會加重便秘,還是別憋為妙。

憋進去的屁,會打嗝排出體外?

雖然很多人都覺得自己一天到晚都沒有放屁,其實人一天放屁的次數多大十幾次,總體積可以達到500ml!

在我們咀嚼食物的時候,有一部分氣就隨之被吞嚥下了肚子,這一部分氣體有的被打嗝打出來了,另一部分就隨著食物蠕動進入腸道。而在消化的時候,像是不容易被消化的大豆、乳製品、或者是一下子吃了太多糖,糖不能被完全吸收的情況下,腸道里的細菌就會幫助你分解這些“營養物質”,從而產生大量氣體。

而這些氣體不可能在體內被分解,終將被排出體外,可能在清醒的時候,我們會忍住“放屁”的需求,可是在睡覺的時候,括約肌放鬆,屁就會情不自禁地被排出來。

憋進去的屁,是隨呼吸呼出體外了

憋屁了一段時間之後,這些氣體就會被腸壁吸收進入血液中,隨血液循環最終到達肺部,隨著呼吸被排出體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