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根源上解决贫困问题 碧桂园启动“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白皮书”

扶贫是一项长期战略没错,然而如果有可能,谁都希望见效越快越好。碧桂园就有这样的能力,将扶贫工作又快又好的开展起来。

12月5日,在国务院扶贫办社会扶贫司指导下,中国社会科学院在京发布了《企业扶贫蓝皮书(2018)》并举办第三届企业精准扶贫高峰论坛。其中,碧桂园集团凭借"探索可造血、可复制、可持续精准扶贫长效机制"获选"企业扶贫优秀案例",碧桂园还正式启动了国内首份地产企业"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白皮书"。

从根源上解决贫困问题 碧桂园启动“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白皮书”

发挥企业优势 全新模式推动扶贫事业

国务院扶贫办统计数据显示,当前脱贫攻坚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比如深度贫困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截至到去年年底,全国还有3046万贫困人口,因病因残致贫人口占比超过一半,65岁以上贫困老人占了17.5%,内生动力不足的贫困人口占13%,越往后脱贫难度越大。

中央企业、民营企业和上市公司成为我国脱贫攻坚的主力军。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介绍,截至2018年6月底,进入"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台账管理的民营企业已经有5.54万家,精准帮扶3.99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帮助755.9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主动对接精准扶贫。

国务院扶贫办社会扶贫司社会动员处处长王大洋表示,国家电投"光伏扶贫"、碧桂园探索的4+X扶贫模式等企业在扶贫过程中作出了很好的表率。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进入倒计时关键时刻,需要进一步挖掘企业扶贫的潜力,把贫困人口"之所需"与企业"之所能"进行有效对接。

从根源上解决贫困问题 碧桂园启动“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白皮书”

国务院扶贫办社会扶贫司与社科院合作开展"企业精准扶贫案例研究"项目,推出一批可信、可行、可学的典型案例和操作模式、带贫减贫机制,动员更多企业参与脱贫攻坚。其中,碧桂园集团凭借"探索可造血、可复制、可持续精准扶贫长效机制"获选"企业扶贫优秀案例"。

《企业扶贫蓝皮书(2018)》是中国第一个聚焦企业扶贫管理、行为和绩效的研究专著,连续三年聚焦于企业精准扶贫管理、行为和绩效的研究。课题组副组长、中国社科院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副主任汪杰介绍,"扶贫也是地产企业的主业",这是课题组今年的重要发现之一。

比如今年5月20日,碧桂园将扶贫上升到主业高度,确定地产是扶贫基石、扶贫优于地产的"双主业"发展模式,全面推进精准扶贫乡村振兴行动,与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等9省14县达成结对帮扶协议,探索党建扶贫扶志、产业扶贫扶富、就业扶贫扶技、教育扶贫扶智以及因地制宜推进健康扶贫、美丽乡村建设等4+x扶贫模式。

高层参与、巨额投入、模式创新、快速推进,这是地产企业扶贫工作的鲜明特征,他们以敢为人先的精神和久久为功的努力,用心、用力、用情。《企业扶贫蓝皮书(2018)》在分析中国企业扶贫现状时指出,从1997年到2018年10月底,碧桂园公益扶贫总投入超42亿元,带动就业近200万人,超20万人次直接受益。

多年来,碧桂园集团直接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参与扶贫开发全过程,把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起来,探索可造血、可复制、可持续的长效机制,为社会力量特别是民营企业直接参与扶贫提供了具体样本。

从根源上解决贫困问题 碧桂园启动“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白皮书”

碧桂园启动"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白皮书" 从根源上解决贫困问题

在企业扶贫高峰论坛上,碧桂园正式启动了"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白皮书"项目。清华大学社会创新与乡村振兴研究中心主任邓国胜表示,这也是国内房地产企业首份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白皮书。

碧桂园集团助理总裁、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办公室主任李静介绍了碧桂园结对帮扶全国9省14县实践过程中探索的党建扶贫扶志、产业扶贫扶富、就业扶贫扶技、教育扶贫扶智以及因地制宜推进健康扶贫、美丽乡村建设等4+x扶贫模式。碧桂园重视培养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将扶智扶技相结合,紧紧抓住了"人"的关键因素。

其中,碧桂园制定"寻找一批青年致富带头人、寻找一批老村长、寻找一批深度贫困人口"的"三个寻找"计划,就是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20字总要求,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大方面逐步推进乡村振兴项目的一个重要措施。

针对如今农村地区劳动力外流的情况,碧桂园致力于发展乡村经济,创造就业机会,留住人才,为发展家乡的经济献力献策,从根源上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因此,碧桂园计划到2020年之前培养一万名的返乡创业青年,提供"设基金、建工厂、造品牌、送技术、拓市场,设平台"全方位的服务,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同时也为下一步乡村振兴储备乡村治理的人才。

如今,碧桂园助力脱贫的足迹遍布全国,这家颇富家国情怀的地产商,已成为国家脱贫攻坚战中不可多得的中坚力量,未来,碧桂园会通过自己力量继续在各扶贫项目发力,希望将扶贫项目落实到每一个贫困村、每一户,帮助更多人脱贫,让更多人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