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平調在衛輝(汲縣)戲曲考究

小編就個人搜尋到的關於衛輝市(舊名汲縣)的大平調發展歷程分享於讀者,因為地方在編寫戲曲志方面多少會帶有鄉情,小編髮此文僅作為參考,探索發現地方對於大平調的貢獻,此文不再深究大平調的發源考證,謹以此文獻給讀者!(不到之處請見諒!)

一、大平調的淵源

汲縣最早在清光緒年(約1900年)開始有福壽會大平調戲班。民初(1912年)繼有同樂班大平調,其來源有三:

(一)宮廷戲班演變而成

福壽會平調戲班是由於先有了宮廷戲"龍鳳班”。傳到地方官府子弟成起"龍虎班”。又傳到福壽會的會員成立起福壽會大平調,這是一說。

(二)說是大羅戲和大弦戲演變而成的

從大平調用的銅器——四大扇(大鐃兩扇、大鑔兩扇)和吹的長尖銅號子(三節或兩節細直有的銅管相套,未端喇叭形)上看,都和大羅或、大弦戲所使用的相同。

從劇目上看、大羅戲多唱《水滸》戲、瓦崗寨英雄戲大弦或多唱五生、五旦、五花臉黑紅臉和包公戲,而大平調吸收了部分水滸戲,包公戲並增了趙匡胤的歷史戲,羅戲、弦戲的武功戲用的真刀真槍,還多有帶彩見血的表演,而大平調也用真刀真槍,但很少帶彩。二者相比,大平調和羅戲的腔調和絃戲包公戲的腔調,都較粗獷高亢。高八度的特點(男女聲皆有)和羅、弦我有鮮明差別的是平調的唱腔比較平穩,唱詞也較文雅些。

據査考,明代中期,羅、弦兩或已有正規班,平調較晚,應是平調汲取了兩劇種的優點,長處而產生。

大平調和羅戲、弦戲,都侷限於豫北地區的汲、淇、滑、浚、延以及濮陽、內黃、湯陰一帶。民國年間鑼、弦戲漸漸走向沒落,大平調受到歡迎。

(三)說大平調是由同州(陝西大荔)梆子演變的

李自成起義在陝西東南同州一帶,他本人會唱同州梆子(東路秦腔)。後來投在高迎祥部下,在明軍圍剿之下輾轉到晉北和晉南,(1633年)正月十五到達汲縣西北山區,並演出了軍戲,三月間攻佔汲縣城關,他們在豫北三府活動頻繁、各地均有軍戲演出,對大平調的誕牛,有一定影響。

在羅戲、弦戲、同州梆、山西梆四個劇種的影響下,大平調既有地方語言的平穩個性,又有獨立的風格和特長了。清末民初在汲縣形成了獨特的劇種——大平調。

一、衛輝府同樂班大平調

衛輝同樂班大平凋,在民國初年、曾一度馳名豫北各地,轟動一時,人們只要一提起衛輝府的同樂班大平調,無不欽佩讚美。

衛輝同樂班大平調是怎麼一回事呢?

民國初年(約1913年前後),武昌起義取得勝利,中華民國建立,孫中山當選臨時總統,新的民主氣氛比較活躍,人們為了歡慶勝利,全國各地各種戲劇班社、歌舞都相繼紛紛組織起來,衛輝人民在全國大好形勢的影響下,首先山城內西街名紳李壽亭為主,聯絡了十八位地方名紳、富戶參加、首次組織創辦了"衛輝同樂班大平調”。這十八位管主是潘老五、張茂軒(河園)、陳老養(柳下.)、楊竹兀(水屯)、張紅(頓坊店)、張樹(芳蘭)、劉勤、吳學紅、王彬、許珍(沿光),還有淇縣的端甫、李祥志等。這十八位管生在社會上有名望、有地位、有財源,靠他們撐腰作後盾,官僚惡棍們就不敢輕易向戲班欺詐勒索。

戲班於1913年5月初,籌建在西街口大廟中,由管主中富戶募指供吃糖,第一批招收了47名學員,年齡均在十八歲以下,學員們多是貧家子弟出身,學習努力,刻苦練功,在鞍短時間內,小窩班便出世了。他們的第一場戲,以演武戲《打蠻船》、《三岔口》博得了各界人上的好評,打響了第一炮。但是,他們沒有正規的教師,學戲多是老藝人口傳的明清“龍虎班”和“龍風班”宮延戲中的老戲,唱詞記的不全,場次分的不消,角色行當生、旦、淨、末、醜沒有獨特風格。管主們為了把這臺戲切實搞起來,先後到內黃、封丘、延津、滑、浚、湯、洪等外地請來了名演員楊老藩、張興明(大黑頭)、張發旺(道妞,大紅臉)、李春柴(春妞,醜)、劉連舉(花面)、大眼亭(旦)、付錄(歪嘴生)、麻黑頭(八里喻)、王道修(黑頭)、陳光照(旺姐)等。由於這些名演員“英雄聚會”充實了戲班,加之管主們不惜代價,又購置了大批服裝道具,使同樂班很快興旺起來,成為豫北三府首屈一指的響戲班。當時,北至彩德,南至黃河,西到臨汾,東到山東,名振豫北,無不欽佩。他們不論走到哪裡去演出,都會受到哪裡觀眾的熱烈歡迎。八里嗡、歪嘴生、大黑頭、黑妮、道妮、旺妮、大眼亭均是在衛輝同樂班中出了名。

1920年前後,是同樂班的鼎盛時期,當時,廟會較多,有的以求熱鬧,還要請兩班子戲唱對臺,衛輝府的同樂班,曾多次在對臺戲中獲勝,曾把開州(濮陽)大弦戲,開封高調戲比敗過。同樂班往往以“紅黑交”、“風交雪”把對方比敗。(紅黑交就是黑紅臉一遞場唱,或是在同一場戲中,不同時代的人也要出來對唱或對打,他們採取荒誕戲的於法,作個簡單道白,比如: “你在宋朝我在漢,咱倆本該不見面,為何爾來找麻煩"?說著就打或唱)。

當時,每唱臺戲,收入達五十擔小米,合今人民幣約七萬元,管主發展到一百多人,演員達126人,成為豫北三府第一個發工資的職業大戲班。

他們經常演出的劇目有: 《下高平》、《下河東》、《下燕京》、《反陽河》、《老海瑞》、《白玉杯》、《趙公明下山》、《孫伯嶺下山》、《關公挑袍》、《過五關》、《秦瓊打插》、《羅成顯魂》、《鍘美案》、《鍘趙王》、《鍘郭槐》等,顯著特點是;紅黑臉戲多,大戲多,武戲多。這臺戲可以說是英雄一堂,各具特色,名氣中原,獨居一家,至今人們還傳演者:“夜深人靜, 十里遠可以聽見道妞的《三傳令》"。

1937年,由於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華,這個戲班在戰亂中,無法生存下去,演員們含著熱淚,有的返回了故鄉,有的外出逃走,這個曾經馳名一時的衛輝同樂班到此瓦解了。可是在它的影響下,消水河、小河口、小繭莊、大李彎、西柳衛、許屯、棗林、姚莊、辛莊等村先後建立了大平調。今日,衛輝城鄉的老年人,只要一聽見廣播裡放出大平調,就圍坐在喇叭下,聽個夠,還說“真過癮”。至今,博覽滑、浚、延、洪、輝、封等縣《戲曲志》他們載入史冊的大平調名演員,多都出至衛輝府的同樂班。

回顧往昔,衛輝同樂班,也是衛輝戲劇史上的光輝一頁,也是全市人民的驕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