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幸福小區”調研報告

幸福是人們對於美好生活的一種主觀感受,但離不開客觀生活質量和社會條件的支撐。幸福社區建設的本質目標是實現個人或家庭幸福與社區範圍的社會共同體幸福之間的統一,使人們的社區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物業小區是基層社會的細胞,對滿足人民對美好居住生活的嚮往發揮著無可替代、至關重要的作用。在社區黨組織、居委會的指導下,小區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間凝聚共識,共建共治共享,形成有效的社會治理、良好的社會秩序,能夠使住戶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最終實現美好居住生活的需要。

在改革開放40週年之際,中國建設報社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關於創新社區治理的精神,充分發揮主流媒體宣傳和社會監督作用,組織開展了“共建共治共享·幸福小區”調研活動,聚焦全國範圍內城鎮住宅物業項目,旨在推動物業小區管理走向高質量發展。


調研報告反映出不同地域、不同城市的探索創新特徵:就硬件建設而言,既包括經改造的老舊小區,又包括新建商品房品質化小區,呈現出小區形態萬千但美好幸福生活追求始終如一的共通性;在物業管理方式和狀況上,既有專業化物業服務企業委託管理,也有社區託管方式的管理,既有和諧小區物業管理續聘管理,也有“問題”小區改聘管理。在實地調研的專家中,既有從業多年的物業服務企業家,也有從事行業監管資深公務人員,還有相關領域研究學者。調研過程中,專家們與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社區黨組織、居委會、基層政府相關代表座談,深入一線,破解“幸福小區”幸福密碼。

此次調研圍繞三個基本方面展開:一是黨群組織的健全度,涉及社區黨組織參與社區公共事務管理的方式,共產黨員在社區治理中的作用(人數、構成、發揮作用的方式),居委會、物業公司、業主委員會三方如何共同開展黨建活動,居民對黨群組織的信賴度等;二是居民的主觀幸福度,包括居民的歸屬感、居民對小區服務的滿意度、居民參加小區活動的積極性;三是小區治理的完善度,包括小區組織的建設、居委會與物業公司和業主委員會三方工作互動機制、物業管理基礎服務及延伸服務、居民或業主反映意見渠道是否暢通、社區議事機制及監督機制是否健全等。

黨建引領先行,“紅色物業”成為幸福小區創建的抓手


北京利澤西園一區200多名業主黨員在社區黨組織的帶領下,通過

黨建引領,探索五方共治的自治模式,將居民、業委會、物業公司、駐區單位、居委會五方利益主體共同納入居民自治平臺,共同協商找到利益交集,共同解決老舊小區治理中的問題,取得了不凡的成績。

作為武漢最大的公租房小區,青和居社區黨總支書記擔任物業管理項目質量總監,物業公司的項目經理兼任居委會副主任,三方通過舉行定期聯席會議、“紅色物業”工作座談會,以黨建引領物業公司團隊建設和物業服務創新。物業服務與社區管理、志願服務緊密融合的“三治一服務”理念(自治為基礎、法治為底線、德治為高線,物業服務調解服務法律教育服務志願服務為承載)以及社區工作隊因地因人制宜、融合社區服務和教化的“天天敲門十八法”,有效降低了社區治理成本,改善了社區居住品質,物業服務收費率達96%,增強了居民的社區凝聚力和歸屬感。

杭州萬科魅力城將黨建工作思維滲入小區物業服務和業委會工作中,實現網格黨組織與行業黨組織並聯互促,理順了以業委會黨組織、物業黨組織和社區黨組織為第一維度的鐵三角關係,

構建了以網格內網格支部書記、業委會成員(協調員)和物業管家(服務員)為第二維度的鐵三角關係,不斷拓展協同治理的作用能效,從而全面增強了組織聚合力。

上海夏朵園小區積極貫徹執行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上海市住宅小區建設”美麗家園“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的通知”、閔行區擬定的《加強“紅色領航·紅色物業”建設試點工作方案》等小區黨建和開展紅色物業服務的頂層設計文件,將業主委員會委員中的部分黨員吸收到物業黨小組,雙方一同納入社區黨總支第四支部,該支部下設工程、園林等專委會,專委會成員包括物業公司的退伍軍人、園丁等員工和樓組長業主代表;在夏朵園黨總支的領導下,凡是涉及小區重大事項,先在黨小組內部達成統一,並與上級黨組織達成統一,堅持各項工作展“紅”在引領。聚焦“痛點”、“難點”,以問題為導向,以黨建引領為核心,以“紅色物業”為抓手,將黨建融入物業管理與社區共建,充分調動了黨員、業主參與社區治理的積極性,大大提高了物業服務效率、提升了物業服務質量,小區面貌煥然一新、秩序井然有序、矛盾糾紛基本化解,夏朵園再度成為居民頻頻點讚的幸福小區,實現老舊小區換新顏。

廈門瑞麗花園所在的蓮翔社區黨委始終把黨的領導貫穿小區黨員隊伍建設和小區業主委員會、小區治理監督委員會等各類社會組織的組建、換屆、運作的全過程。在街道、社區黨組織領導下,小區注重發揮黨員的模範帶頭作用,發動群眾依法依規推選優秀黨員擔任業主委員會主任,優先推選黨員業主擔任委員,提高了業委會委員中的黨員比例。小區業主委員會從2009年成立至今歷經三屆,每一屆的5名委員中至少有3名黨員,他們義務承擔小區自主管理職責,依靠自身的帶頭作用和模範言行及治理成效贏得群眾信任,充分發揮了黨員標杆作用。居民對物業服務的滿意率2016年為99.64%,2017年為99.85%。

深圳富華社區的麗景城小區由業主委員會推動成立麗景城居民黨支部,協助黨政部門組織舉辦“社區講習所”,推廣麗景城的有益經驗。黨支部成立後和業主委員會保持密切聯繫,黨支部書記與委員和業主委員會委員一同值班瞭解小區情況,參加業主委員會例會、上級黨委的社區講習所活動,參與鄰里節,參加義工隊,在小區宣傳黨的十九大精神。

成都藍光·御府花都(一期)在全國首創院區(小區)黨支部、業主委員會、物業公司三方交叉任職的模式以及“民意快遞中心”,形成定期碰頭、重大事項協調、突發事件通報等協商合作制度,構建了區域化黨建格局,創立了黨建引領先行的“三聯三共”社區治理模式。“三聯三共”治理模式主要包括:組織聯建,院區機構共存;事務聯議,院區工作共管;陣地聯用,院區資源共享。居民群眾、業主委員會和物業服務企業切身感受到黨建工作帶來的實惠。

南京金地名京花園2018年5月當選的第三屆業主委員會的7名委員都是在職業務骨幹,具有本科以上學歷,其中碩士2名、博士1名,7人中3人為黨員。物業公司積極組建成立黨支部,物業服務中心優先聘任黨員服務業主,堅持包括人防車位和地面車位等分成收入、電梯廣告、共有房屋租金、攤點等共用場地租金等在內的所有公共收益應歸業主的完全歸屬業主,確保物業專項維修資金的使用完全合法合規,業主對物業服務的滿意度達到96.8%。

天津同方花園探索出“社區黨委領導、居委會扶持引導、業主委員會協調監督、物業公司服務”四位一體的“紅色物業”管理新模式,

為社區文化服務搭建了新的平臺,“紅色物業”創建形成的優質物業服務得到業主廣泛認可,自2012年起,年均物業服務費收繳率高達92%以上。

瀋陽藍天佳苑作為部隊社區,通過業主自治和黨建相結合,探索出“三供一業”項目運營創新模式。物業公司積極發揮作為物業管理服務主體的積極性、創造性,營造待業主為最尊貴的“客”的服務理念,各服務項目的每名員工,每天和三位業主充分交流,在一年裡與園區所有業主實現了良好的人際溝通;物業公司與業主委員會議定的各項服務標準均有量化考核,標準張貼在園區公告欄供全體業主監督問責。

“幸福小區”的形成離不開“共建共治共享”的機制保障


“幸福小區”所在城市的基層黨委高度重視小區物業管理工作,充分體現了重視的力度有多大,工作的力度就有多強。北京利澤西園一區建成已經18年,在小區物業管理方更迭後的複雜環境下,東湖街道黨委領導班子匯聚各方力量,深入調研小區物業管理各個環節,最終找到問題根源,確定了黨建引領、共建“利一”和諧美好家園。

“幸福小區”均成立了業主委員會或管理委員會,業主或住戶的小區自治主體地位得到尊重和保障,是“幸福小區”形成的重要支持力量,業主委員會發揮“幸福小區”的創建主體作用,通過黨建引領,選準配強業主委員會班子,形成社區黨組織、社區居委會、業主委員會和物業服務企業四位一體的議事協調機制,構建了一個在黨組織引領下,業主委員會、物業公司各司其職、共商共議的工作機制。北京利澤西園一區、上海夏朵園等小區作為老舊小區在困境中典型代表案例,通過黨建引領,社區黨組織和社區居委會主動作為,業主委員會正確履職和物業服務企業履約盡責,促使共建共治共享機制的形成,真正實現小區環境舊貌換新顏,居民幸福感增,讓他們看到了變化並得到了實惠,真正感受到黨和政府對人民群眾的關懷。

“幸福小區”的形成離不開業主積極參與所帶來的活力。如北京利澤西園一區大量的業主公益志願者積極參與物業公司聯合社區居委會、業主委員會等多個部門共同發起的小區整體環境整治行動,他們清理花園綠化帶垃圾、樓道雜物垃圾、衛生死角垃圾,清除了近400輛大卡車承載的垃圾,使整個小區的大環境迅速發生了巨大的改變,真正體現了業主當家作主的實踐精神,對帶動整個小區良好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有著巨大的推進作用,激勵了更多的業主真正參與物業管理的過程,形成了良性循環的物業管理體系。

物業服務企業是“共建共治共享”機制的推動者和踐行者,他們肩負著契約義務和社區擔當義務,處在基層服務第一線,直面各類矛盾糾紛,基於專業化服務管理優勢,會同基層黨委、政府、居委會、業主委員會等主體共同協商,發現利益交集,整合需求導向,搭建合作平臺,共同解決小區治理中的問題,使專業服務標準和職業倫理轉化為社區精神構造和幸福共同體建設的一個支點。

幸福社區建設可持續,需要專業化服務的機制互動


要使幸福社區建設可持續,需要進一步促進居民需求導向、黨建引領、公共社區自治、物業小區自治和物業管理專業化服務的機制互動。

黨建引領的持續戰鬥力離不開業主或居民的社區主體地位的加強、治理參與度的提高,群眾的創造性是社區活力的不竭源泉,幸福感植根於相互認同感和歸屬感。為此,業主組織和物業公司切實轉變觀念,充分承認和保護各自的應有權益,為居民自治和業主團體自治的法律法規的改進提供原創性方案,深化自治機制和能力建設,豐富社區公共生活,發展社區文化,強固社區意識,是解決社區問題的最堅實的基礎。

因地制宜,完善社區配套,促進社區設施體系更新,把物業管理專業化服務鏈條的拓展和社區最急迫的公共服務緊密銜接,有利於促進社區建設和社會民生建設共生相長。

一點一滴的幸福都代表著人民居家生活質量的不斷提升,人民生活的幸福感、獲得感不斷增厚,構建“幸福小區”的幸福密碼正是在於各方合力探索出一條“黨建引領共建共治共享”幸福之路。


廣告:

【物業總經理必修課程】

《北京大學物業管理高端研修班》,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主辦,

審批編號:北繼培字【2018】0698號,學制一年,學費:45800元,北京大學結業證書,

北京大學知名教授、政府、世界知名企業及協會主管領導組成國內最強師資聯合授課,您將與30多位導師50多位國內大中型物業企業總經理級同學共同學習、交流、遊學……博雅塔旁未名湖畔賦能物業發展!研修班12月20日正式開班,邀您共赴北大學習之旅!報名從速,聯繫人:王老師13521589077(微信同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