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將夜》我們來講講中國傳統文化中何謂“禮”

這兩天閒來無事在看一部電視劇,叫《將夜》,寓意永夜將至,整部電視劇劇情跌宕起伏但都是圍繞這一主線展開。劇中很多內容都與我們的國學文化相關,像剛開場時主角寧缺所看的《太上感應篇》,此書乃是我們道教經典,這是真實存在的一書並不是虛構的。整個世界中最受尊敬的老者名為“夫子”,也是像孔子、老子這些聖人致敬,而夫子的大弟子書院大師兄李慢慢似乎就是顏回的人設,性格好沒幹什麼大事但深得“夫子”讚譽。


通過《將夜》我們來講講中國傳統文化中何謂“禮”


在第十集中寧缺一群書院新生迎來了他們在書院的第一節課,內容為“禮”,授課的是曹知風曹教習。曹教習一上來就告訴大家在書院要守禮,曹教習認為禮就是規矩,守禮便是要守規矩,並引用了一句孔子語錄“富而不好禮,殃也”。


通過《將夜》我們來講講中國傳統文化中何謂“禮”


那麼到底什麼是“禮”呢?

在我們現代文化中“禮”多被理解為禮物、禮貌等,甚至有些將禮理解為一種謙卑的態度。孔子推崇禮樂,以禮樂教人,以禮樂治國(至於這個“樂”又是什麼我們下回再聊),那個時代的“禮”與現代大多數人的理解是大相徑庭、相去甚遠的。孔子所推崇的“禮”是“周禮”,是一種社會制度,是一種等級制度。舉個例子假設說皇帝出行用九輛馬車,王公貴族出行用八輛馬車,丞相出行只能用六輛馬車等,這就是“禮”,要是你一個丞相出行而用了比皇帝還多的十輛馬車那麼就是不守禮!


通過《將夜》我們來講講中國傳統文化中何謂“禮”


比如在《將夜》中,書院師兄弟之間在說話時將手這樣放在前面,這便是“禮”。但西陵教眾說話時的手勢又不同,不同的場合與不同的人說話都有不同的“禮”。相傳周禮三千,可見周朝時期的規矩那是相當多的,用宋朝時便已經有人認為這些是“繁文縟節”了。雖說有些“禮”可以摒棄但如見面問候師長這些“禮”就算是現在我們還是應該守的。

從電視劇集中我們也是能學習到傳統文化的,樂中求學,這多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