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日本的海陸軍有什麼矛盾?

麼麼麼小濤



日本海陸軍的矛盾由來已久,往遠了說,幕府時代就形成了。互相瞧不上眼的本州島的長洲藩(陸軍)和九州島的薩摩藩(海軍),紛紛爭爭多少年了;往近了說,一戰後,日本幾代內閣首相統御力皆不足,加上日本天生資源的匱乏,造成了海陸軍對資源爭奪後的橫眉冷對、互相拆臺。有時甚至置大局而不顧,而內閣首相對此又無能為力。

下面說幾件日本海陸軍爭鬥拆臺的事,都發生在抗日戰爭中的中國戰場上,嚴格的說,這幾個是二戰之前的事。二戰的中國戰場,早在1931年就開闢了,到了二戰開始的39年一直在延續。對中國來說,抗日戰爭實際上是無法割裂的。而抗日戰爭無疑又是二戰極為重要的一部份。發生這些事件的時期,正是日本裕仁天皇的近衛文麿內閣執政階段。




日本海軍由於退出了華盛頓海軍條約,在沒有了條約制約的情況下,又得到了天皇的垂青,於是開始野蠻生長。傳統以來的陸強海弱的關係,漸漸變得有點平起平坐的意思了。日本海軍再也不肯屈居日本陸軍之下了,開始在內閣、軍部、樞密院等各重大部門施加自己的影響,與陸軍分庭抗禮。日本陸軍為此充滿了對海軍的不滿和嫉妒。

37年底,日本軍部發起了對青島的登陸戰,命令日本海陸軍合力攻佔青島。爭功心切的日本海軍第4艦隊,在航母、巡洋艦、驅逐艦的掩護下,未等陸軍的到來。憑藉海軍運動快、火力兇猛,便自顧自的在石老人一帶登陸。隨即佔領了青島。彼時,日本陸軍渡過黃河不久,正向青島靠近,陸軍一見到海軍要撇開它,單獨行動,大叫不好,急調陸軍運兵艦從海上緊急進入青島。


但海軍已完成了攻佔青島的任務,並紛紛在重要建築物、設施、碼頭等處,四處張貼“海軍管理”的封條,還設立港灣管理部。陸軍見此,毫不理會海軍的封條,只管將封條撕毀,重新以陸軍的名義封存。由此陸海軍之間互不相讓、大動干戈。雙方竟在同一重要建築物的門口,各派出衛兵前往警衛,並阻止對方軍人的進入。

搞到最後,日本海軍泊港的巡洋艦用主炮瞄住了,過來搶佔碼頭的日本陸軍坦克,面對著遠比坦克炮口徑大的海軍艦炮口,在口徑即正義,火力即真理的無聲威懾之下,一向在中國戰場上,橫衝直撞、孤芳自賞的日本陸軍老大,不得不灰頭土臉地退出了碼頭,承認了海軍老二的崛起。最後此事雖經軍部出面調停,但最終掌握著青島實權的,還是日本海軍。




報仇的機會很快就來了,38年初,徐州會戰,海軍奉命登陸連雲港,軍部命令陸軍協助海軍,在陸地上相機攻擊中國軍隊的後方,當日本陸軍通過偵察,得知在連雲港方向,有國軍主力部隊在防禦時,便故意慢吞吞的行軍,意欲站在遠處,看海軍老二的笑話。雖然在艦炮和海軍航空兵的掩護下,僅有輕武器的海軍陸戰隊,最終勉強攻佔了連雲港地區。

但在中日雙方近戰的膠著中,不屈不饒、機警善戰的中國陸軍,比較專業地給不擅大規模陸戰的日本海軍陸戰隊以重大的殺傷。面對著極為金貴的海軍陸戰隊的巨大傷亡,東京的海軍部在弄清此戰的原委之後,海相米內光政大發雷霆,在內閣會議上,指著陸相杉山元的鼻子,大罵陸軍公報私仇、以鄰為壑、變相資敵助戰。


不久,陸軍東京近衛師團的幾個少壯軍官,在市區“菊町”酒吧裡飲酒,聽到不遠之處,有幾個海軍少壯軍官在痛罵陸軍在連雲港之役中貪生怕死,便按捺不住敵對情緒,衝上去毆打了說話的海軍軍官,引起酒吧內海陸軍軍官大互毆,當場打死了一名海軍大尉。直到憲兵趕到彈壓,事態方無進一步的擴大。

由此可見,日本海陸軍,無論是在軍種之間、還是在軍人之間一向積怨頗深,常因一言不合,或大打出手、或互相拆臺、或坐看笑話。尤其是在例常的內閣會議上,資源分配不均的情況下,海陸軍種的本位主義尤為嚴重。對比一下解放戰爭中的國軍,不獨僅國軍內部在戰時見死不救、互相挖坑之一景。估計,這與東方文化也有千絲萬縷的淵源。


本文所有圖片均來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穿越歷史的迷霧,檢視歷史的足跡,仰望歷史的輝煌,感懷歷史的滄桑。“劍雄品評文史經濟”與您同學同行,同喜同嘆。您的關注,是我奮筆疾書的動力,您的閱讀,是我剖析探幽的初衷。

劍雄品評文史經濟


你好我是迷彩派,這個問題由我來回答

你說二戰期間日本海軍陸軍有啥矛盾?在這裡實話實說告訴你,那時候日本海陸軍在哪個方面都不對付!

舊日本的海軍和陸軍兩家幾乎算得上世仇,雙方積怨仇恨也不是攢了了一兩天。從明治維新開始,日本開始建立現代化軍隊,從那時起陸海軍兩家就不和。因為明治維新的主力是薩摩藩和長州藩,其中薩摩藩發展為海軍,長州藩發展為陸軍。而海陸軍之間的矛盾,除了老一代人之間的陣營仇恨以外,最重要的還是對資源的爭奪。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陸軍和海軍的矛盾已經到了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曾經有這樣一個例子:當時日軍伙食上面海軍比陸軍好得多,西餐牛排黃油麵包,陸軍基本是飯糰子就個鹽巴。不僅如此,海軍每個海軍港口的軍部餐廳都會立一個牌子“陸軍和狗不得入內”。據說當時日本海軍部長為了罵陸軍馬鹿,專門收集詞彙並編寫了一部陸軍馬鹿詞典,並且還批量印刷,還在宴會上挨個發放給海軍高級官員。

日本海軍和陸軍的內鬥還有這樣一個例子:當時德國BF-109Z戰鬥機由於性能優良所以日本軍方開始引進。而這款發動機最開始由陸軍引進並仿製,並在三式戰鬥機上採用。然而海軍也想要來試試,結果拉不下臉找陸軍要。所以海軍於是自己引進,結果讓德國人賺了雙份的錢。希特勒知道這件事後很納悶的說了一句:“日本海軍和陸軍是敵人麼?”

據悉日本海軍在中途島吃了前所未有的敗仗之後封鎖了消息,主要原因是為了不讓陸軍知道。所以等到消息傳達出來的時候已經過去了好幾個禮拜了,而當時陸軍高層收到消息的第一反應是竟然是擺酒慶祝!

這樣事情就不一一贅述了,而也正是日本海軍和陸軍的內鬥才導致了日本的加速滅亡。


迷彩派軍事


日本海陸之爭由來已久,明治時期長洲藩和薩摩藩兩邊火拼留下的光榮傳統,到了二二六事件裡,陸軍愣頭青幹翻了海軍大佬,這把火越燒越烈。

到了二戰,日本海陸軍的矛盾很大程度上來源於戰略重心不同和對有限資源的爭奪,兩方甚至演化到了互相敵視的地步,以至於幹出陸軍造航母、海軍造坦克、一臺DB601賣兩遍的奇葩事情。兩邊都有自己的研究機構,而研究成果甚至對對方保密

更有甚者,還出現了同一島上的陸軍捏著金雞納霜,看著海軍兄dei被瘧疾搞的死去活來還不肯給藥的荒唐事。

陸軍:海軍馬鹿

海軍:陸軍馬鹿

嗯,就這樣。


深藍防務


日本陸軍與海軍的矛盾愈多各方面的因素有關,其中不乏歷史因素。就日本陸軍源頭來自於長州藩,而舊日本海軍來自薩摩藩。在倒幕運動期間,長州藩推崇尊王攘夷的策略,主張武力對抗外國勢力,通過激進手段奪取幕府的政權。而薩摩藩則偏向於工業強國,立場在前中期是倒想幕府那一邊的,雙方立場對立。更重要的是,薩摩藩參與了鎮壓長州藩的行動,雙方結下了較大的仇恨。

圖為薩摩藩參與鎮壓長州藩的戰鬥


階層方面,日本陸軍當時大多出身於中下等階層,而海軍更多是中產家庭、富豪甚至貴族出身。雙方階層上的天然對立,也造成了兩個軍種之間的相互對立。它們互相貶低,都認為只有自己是日本軍隊的中流砥柱,拒絕互相配合互相幫助。因此,在戰爭中經常能看到日本陸軍與海軍合不來的奇怪例子。


圖為舊日本陸軍


在經費方面,陸軍與還海軍也是天然的大敵。由於當時日本政府的財政收入一直有限,就算是壓榨經費到了極致也難以拿出足夠兩個軍種使用的費用,因此雙方為了經費問題經常爭鬥不休。由於海軍艦船裝備大多耗資巨大,日本陸軍只能使用老舊過時的裝備。與大部分西方國家相比,日本陸軍能夠拿的出手的只有作戰意志和單兵素養。因為這個,日本陸海兩軍接下了更深的怨恨。

圖為舊日本海軍


最後一個原因,可能是待遇上的問題。日本陸軍當時一般吃的比較差,只能保證基本滿足人體對營養的需求,無論是食物量還是食物的口味大都只能將就。而日本海軍吃得非常好,就算是普通的列兵吃得也比陸軍的尉官甚至佐官豐盛。待遇上的不平等自然會讓陸軍更加看不慣海軍。


歡迎大家關注本號,提供更多的軍武知識科普。


軍情解析


葛大小姐回答這個問題

對二戰了解的人,都知道一件比較奇葩的事情,那就是日本的陸軍和海軍自始至終矛盾重重,無法調和,甚至天皇出面都搞不定。

矛盾究竟激發到什麼程度呢?陸軍造軍艦,海軍造坦克,誰也不跟誰玩!

這還是輕的!戰場上互相傾軋才是重點!

日俄戰爭的時候,日軍攻打旅順,說好的陸軍海軍一起上,但是海軍把沙俄的海軍打跑之後就撤了,當陸軍在岸上拼命的時候,海軍找各種藉口就是一炮不發,導致陸軍在沒有炮火支援的情況下開展進攻,直接陣亡4萬多人。

還有更狠的!

日本海軍航空母艦上的飛機起飛後,航母讓美軍給擊沉了,海軍航空兵找不到家了,只有請求降落陸軍機場,沒有想到的是竟然被陸軍機場指揮官當場拒絕,還放話說,如果敢飛到陸軍的頭頂就開火。

陸軍和海軍的炮火還延伸到國防預算上。

由於日本海軍在日俄戰爭和甲午戰爭中擊敗了沙俄的太平洋艦隊和大清的北洋艦隊,將陸軍的氣勢給壓了下來,深受天皇的寵幸,為此,日本海軍的裝備和訓練水平都遠遠高於陸軍。德國的閃電戰之父古德里安這樣評價日軍,他認為日本陸軍的水平相當於一戰時期的德國,而日本的海軍相當於1940年的英國海軍,當日軍各類戰艦層出不窮的時候,陸軍還在使用薄皮大餡的坦克和三八大蓋。

還有更奇葩的!

日本二二六事變爆發後,海軍堅決要求鎮壓,但是陸軍將領不願意,甚至偷偷派人給叛軍送錢送物資,最後是天皇逼著陸軍才把叛軍鎮壓下去。

海軍藉著裝備優勢搶先佔領青島,四處張貼“海軍所有”的封條,陸軍趕到後,就把海軍的封條死掉,貼上“陸軍所有”的封條,甚至出現一個門口站著陸軍和海軍兩個哨兵的現象。


陸軍覺得海軍不可靠,關鍵時候會出賣自己,於是就成了一個“曉部隊”,專門搞運輸,居然還造航母,“神州丸”、“秋津丸”、“熊野丸”、“山汐丸”,誰能想到這些航母居然是陸軍搞出來的。甚至還造出了自己的潛艇。

海軍毫不示弱,先後開發了海軍專用的特二式兩棲坦克、短十二自走炮、九三式裝甲自動車。

陸軍從德國採購了德國的DB 601水冷活塞發動機,海軍一看挺好,就又一次和德國談判、籤合同,把德國人都給搞蒙了。

海軍搞出來九六式艦載戰鬥機,陸軍就搞出來九七式戰鬥機,海軍搞出來零式戰鬥機,陸軍就搞出來三式戰鬥機和五式戰鬥機,二戰期間,陸軍搞出來37款、52個品種的飛機,海軍搞出來53款,112個品種的飛機,而且相互之間不能通用,連螺絲的旋轉方向都是相反的,好像兩國之間搞軍備競賽一樣。

陸軍佔領新加坡後,繳獲了英國非常先進的雷達,他首先想到的不是共享,而是嚴格封鎖消息,自己拿回去研究去了。

雙方之間的矛盾差點搞到刺刀見紅的地步,在全球也是很少見的。

陸軍和海軍雖然是不同的軍種,但都屬於一個國家,都向天皇效忠,怎麼會有這麼大的仇恨呢?

一、歷史原因:陸軍和海軍的爭鬥由來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幕府時代,為了推翻幕府的統治,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倒幕運動,主要由薩摩和長州兩大強藩領導,推翻幕府後,兩大強藩的領導人入駐中央,輪流執政,爭權奪利中不斷爆發衝突,樑子越接越大,最後勢同水火,日本陸軍脫胎於長州藩,海軍脫胎於薩摩藩,其實,兩個軍種的衝突就是兩大藩鎮的衝突。

二、階層原因:日本海軍多出身於貴族和富商,而陸軍多出身於中下階層,他們將階層之間的矛盾帶入軍隊,都認為自身才是日本的中堅力量,相互之間瞧不起。生活中互相不通婚,戰爭中互相不配合,日俄戰爭中,陸軍寧可冒著俄國的強大炮火開展玉碎衝鋒,也不願向海軍求救。太平洋戰爭中,日本海軍損失巨大,尤其是飛機非常奇缺,而陸軍不僅不支援,還用大批的飛機搞轟轟烈烈的大閱兵。

三、資源之爭:作為島國,日本資源緊缺,以日本的國力,陸軍和海軍不可能齊頭並進,只能有一個重點發展對象,哪一派得勢哪一派就能獲得更多的資源,所以,就出現了海軍主張南下、陸軍主張北上的戰略,因為北上進攻蘇聯就必須以陸軍為主,南下對英美開戰海軍就是主力,最終,海軍佔據優勢,偷襲美國珍珠港,將美國拖入戰爭,成為了日本的夢魘,雖然陸軍在中國東北經營多年,陳兵百萬,卻一動不動,蘇聯才沒有遭受兩面夾擊,全力對付德國,贏取了戰爭的最後勝利。

最後的結局就是日本海軍損失慘重,日本陸軍被遣送回國,誰都沒有成為最後的贏家!



參考文獻:《清日戰爭》《明治維新的國度》《日俄戰爭全史》



葛大小姐


其實,日本在侵華之前,海軍和陸軍之間就有分歧。但是,侵華策略是裕仁天皇批准的。所以第一批佔領中國東北三省的將領中就有東條英機。隨後,日本國內右翼分子以武力威脅政府官員。可以說,主張侵略中國和對美宣戰都是右翼極端分子控制軍隊的結果。但是日本海軍,對於向美國開戰是有顧慮的,主要是因為艦船和飛機都需要大量的石油,鋼鋁和銅等戰略資源。而日本一直是靠進口。

美國對日本的制裁,也恰恰是停止這些軍工資源供應。

陸軍要打,需要艦船運兵。海軍要打,燃料不夠。所以,無論是對中國還是針對美國開展,日本海軍都表現得不是很積極。這就讓陸軍抓住了話柄說海軍不關心國民。是對天皇的不忠誠。

也就在,海陸軍之間斗的不可開交時,作為陸軍將領任職首相的東條英機,主動提出兩個方案,即北進,還是南下。利用關東軍北進,一舉佔領蘇聯的西伯利亞油田。隨後加強蘇聯遠東的日軍軍事力量。而南下,就是進攻馬來亞的石油和橡膠資源。其實就是從美英手裡搶奪資源產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