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中意境幽远的7首禅诗

唐诗中意境幽远的7首禅诗

唐代是诗歌的王朝,是诗歌的巅峰时代,同时也是佛教中的禅宗鼎盛的时代。

在唐代,诗歌与禅宗进行了美妙的融合,以禅入诗,以画说禅,诗意与禅意齐飞,诗境与禅境一色。

1.身是菩提树

唐代:神秀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按照禅宗北派的原则,人生就是一个艰苦的时刻修炼的过程,唯有时刻修炼,才有可能参透世界悟得光明。

2.菩提本无树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慧能大师的顿悟和人皆可以成佛的理论,成为禅宗,千年来生生不息。

3. 终南别业

唐代: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王维被称为诗佛,不仅仅是说他的诗歌有禅意,而是说王维有一颗向佛的心和通透的人生智慧。

唐诗中意境幽远的7首禅诗

4.题鹤林寺僧舍

唐代:李涉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

在深山竹院和僧人交谈过后,感觉心灵宁静,一下子轻松起来。繁忙劳碌的人生,何不放下身心,放过自己,偷得浮生半日闲呢?

5.一住寒山

寒山

一住寒山万事休,更无杂念挂心头。

闲于石壁题诗句,任运还同不系舟。

第一句其实是虚写,不是说住在寒山,而是说自己的心性执着于自性的时候,万事万物都可以停留下来,进入自性的境界。

我们如果能像一只没有缆绳的小舟,随风飘荡自由自在,只是随缘自在的生活,这就是人生的大自在。

6. 上堂开示颂

唐代:黄蘖禅师

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真的要能摆脱滚滚红尘,确实不是很容易的事情,但人生在世,总有比名利欲望更为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明心见性修禅见佛回归清净本性。

7. 赠质上人

唐代:杜荀鹤

枿坐云游出世尘,兼无瓶钵可随身。

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

质上人有时打坐,静如枯木;有时出游,飘若浮云,心无所系,随性而行。其他僧人云游,还带着盛水的瓶子和吃饭的钵,而他出门连这两件东西都不带,一身之外无所有,赤条条来去无牵挂。遇到人也不会去聊人世间的琐事。真是一个抛却世事了无牵挂的世外之人。

唐诗中意境幽远的7首禅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