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不吃了,你吃吧!"你吃嗎?與浪費無關!

開篇--我們試圖用最親暱的方式接近孩子,卻忽略愛的含義。

孩子吃過的東西,媽媽們你們會吃嗎?我想大多回答是:會的,又不髒還不浪費糧食

是的,不髒,不浪費。不過我想這不是你們最想要的結果。

最真實的想法是什麼呢?這種吃孩子剩飯的舉動不太明智吶。

今天早上吃早飯時,有兒子特別喜歡吃的糖包,他媽媽為了不讓他多吃糖,提出吃一口。

兒子猶豫了一下,感覺打不過他媽,“好吧,不能多吃啊”,說完居然用嘴把糖包上上下下全方位的舔了一遍(我qu!),然後狡猾的遞給媽媽,

他媽見狀,上去“吭哧”就是一大口。

兒子一見就急了,連忙縮回手把剩下的小半塊全塞嘴裡。

我那個汗吶!媳婦兒,好吃不?!

在很多家庭裡,父母吃孩子剩飯天經地義,而且責無旁貸。主要是為了不浪費糧食,並企圖在行動上教育孩子不能浪費。

但要換別人家的孩子吃剩下的,我估計沒人會拿起來就吃,這時候不會有人想起“浪費”這個詞。

其實,我們這樣做的深層原因是對孩子無私的愛。

只是方式不對。

我的人品以及對自己的期望都源自我的母親,對我聖潔的要求。 —— 美國前總統 林肯

媽媽們對孩子的期望都很偉大,同時也會用自認為最親暱的行為來表達。

覺醒吧,媽媽們,孩子眼裡全是你。一件小事,剩飯你全包,弄壞東西你再買,做錯事情你收尾,孩子就很難有責任心。

在日本有個故事,幕府時代有位將軍,一次和兒子吃飯,兒子在盛肉湯時沒放夠,又起身盛第二次。將軍看到後感嘆:連吃飯都不知道盛多少湯,我族不興啊!結果他兒子因為沒有好的戰略遠見,導致家族慢慢衰退。

這個故事不能說明盛飯和戰略有直接聯繫,只是在細節上向我們展示了一個人的品行在生活中的形象。

吃飯要知量,做人先明度。

下次吃飯,讓孩子自己選擇多少合適,少量多次不能浪費。如果吃不了,下次接著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