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煙霧下的塵埃:三位和親北朝的柔然公主全部早逝

和親,一直以來就是加深兩國聯繫的重要手段,而最常見的,通常都是公主遠嫁。

在南北朝時期,曾經發生過三次重要的聯姻,三位柔然公主嫁到北朝。

北朝與南朝對峙時,繼鮮卑、匈奴之後,其他的遊牧民族也開始崛起,柔然就是其中的一個。柔然的阿那瑰曾經因內訌投奔北魏,被孝明帝厚遇,後來又支持他回國繼位。繼位後的阿那瑰並沒有感恩戴德,反而在北魏爆發六鎮起義時乘機搶掠,擊敗日益衰落的高昌國,擴充自己的實力。

永熙三年,孝武帝元修出逃西入關中之後,北魏分裂為東魏、西魏。東魏方面,權臣高歡立清河王世子元善見為帝,西魏方面,宇文泰因擁立、接迎之功成為權臣。當年十二月,宇文泰毒死元修,另立南陽王元寶炬。為了正統,東西魏從此開始了長達幾十年的爭鬥與戰爭。

柔然地處北方,阿那瑰若出兵侵擾,不管他相助或是侵擾,另一方都難免會腹背受敵。東西魏交戰許多次,都各有勝負,於是取得柔然的支持,就成了重要的一局棋。

西魏大統四年(公元538年),元寶炬廢掉結髮妻子乙弗氏,令她出家為尼,由她的兒子武都王元戊侍奉遷徙到秦州,隨後迎娶柔然可汗阿那瑰的長女十四歲的鬱久閭氏為皇后。

歷史煙霧下的塵埃:三位和親北朝的柔然公主全部早逝

元寶炬雖然迫於情勢廢后,不忘舊日恩情,暗中囑咐乙弗後蓄髮,以待來日重續前緣。事情雖然機密,然而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柔然方面得到了這個信息。

西魏大統六年(公元540年),柔然大舉渡河南征,意欲討伐西魏。時人議論紛紛,都認為是這位柔然公主得知元寶炬與乙弗後仍然暗中授受,這才興起刀兵。元寶炬無奈,只好說道:“豈有百萬之眾為一女子舉也?雖然,致此物論,朕有何面目以見將帥!”寫下詔書派人去秦州賜乙弗後自盡。乙弗後得知這個消息後,知道自己此番斷然無幸,揮淚而泣道:“願至尊享千萬歲,天下康寧,死無恨也。”隨即與兒子訣別,用被子蓋在臉上閉氣而亡。柔然聽到這個消息,終於退兵。

同年,鬱久閭氏懷孕待產,住在瑤華殿,忽然聽到殿閣上空有狗叫聲,心中十分厭惡。不久又見到一婦人盛裝進入殿中,她就問身邊的侍從:“這是什麼人?”然而,身邊的人沒有一個看到。事件傳揚開來,大家都以為是乙弗後的鬼魂前來索命。也許是受到驚嚇的緣故,這位柔然公主在生完孩子之後就薨逝了,年僅十六歲。

年輕的柔然公主孤身處於西魏宮廷之中,雖然有強大的母族作為後盾,然而也是鞭長莫及。宮廷是元寶炬的地盤,實在是太容易做手腳。柔然公主的死過於巧合也充滿了玄機,很難不令人懷疑其中的陰謀與貓膩。

這場由強權而來的婚姻,開端就並不美好,最終也只能以悲劇收場。

東魏當然也不甘示弱。東魏武定二年(公元544年),高歡派杜弼去柔然為世子高澄求婚。

可能是吸取了與西魏聯姻的教訓,與其嫁給傀儡皇帝,不如嫁給掌握實權的權臣,阿那瑰說道:“高王自娶則可。”言下之意就是要將女兒嫁給高歡。高歡當時的正妻是與他同甘共苦了二十年的婁昭君,柔然嫁女,必然不肯令她為妾。也許是深明大義,也許是鑑於形勢比人強,婁昭君自願退居側室,為這位柔然公主讓位。

次年,阿那瑰派他的弟弟禿突佳送女兒來與高歡成親,並且叮囑他:“待見外孫,然後返國。”野心之大,已經覬覦東魏未來的掌權人位子了。高歡當時已年過不惑,公主只有十三歲,並且一生都不肯講漢話。

武定四年,高歡西征玉壁無功而返,五年初崩於晉陽,年紀輕輕的柔然公主就這樣做了寡婦。

按照柔然國俗,高澄除了接掌父親高歡留下的高氏基業,也一併接收了這位來自漠北的柔然公主。

柔然公主的到來,擠佔了婁昭君的正妻地位,高澄也隨之變成了庶子。她若是為高歡生下了兒子,會是比高澄更有合法性的繼承人,而這對高氏父子卻並不是個好消息。高澄娶她,更多的是為自己的母親騰出太妃之位,同時也增加自己繼承父業的合法性。

公主後來為高澄生下一女,很不幸,與她的姐姐一樣,也是生產後沒多久就去世了。

早在東魏興和四年(公元542年),阿那瑰請求讓他的孫女,太子庵羅辰的女兒,鄰和公主嫁給高歡的第九子長廣郡公高湛,兩人當時都只有五歲。

歷史煙霧下的塵埃:三位和親北朝的柔然公主全部早逝

三年後,柔然嫁女給高歡,將八歲的鄰和公主一起送來,這時,兩人也只有八歲。

東魏武定八年四月(公元550年),高洋即將稱帝代魏的前一個月,十三歲的鄰和公主薨逝於晉陽。作為高湛的第一任正妻,沒有追封,沒有任何關於薨逝的記載,只能從墓誌銘中窺得一二。

這三位柔然公主,去世時都還是十幾歲的年齡,她們就這樣莫名其妙悄無聲息的死在了西魏、東魏的宮廷之中。

然而,她們的犧牲只為柔然與東西魏換取了短暫的和平。

北齊天保五年(公元554年),柔然可汗庵羅辰反叛,高洋親征柔然,大勝而還。次年,高洋再次親征,俘獲了庵羅辰的老婆孩子,柔然基本上已經瓦解。同年,柔然部眾千餘人投奔西魏。西魏受逼於突厥,將幾千人全部殺害,柔然汗國就此滅亡。

自古紅顏多薄命。三位青春韶華的柔然公主悄然逝去,史書中再也沒有了她們的痕跡。與千百年來下嫁和親的女子一樣,湮沒在歷史的煙霧中,成為一粒再也普通不過的塵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