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蹈覆辙的大金王朝

大辽是怎么灭亡的?在知乎上看到一种说法,觉得可以一听。辽是外界战争刺激下解体的。虽然辽施行的是二元制,由于契丹对其他民族信任极其有限,各个族群基本是在契丹统治下的各自为政。所以无论是汉人,还是渤海,都没有很大程度上融入辽这个政权。所以,大金灭辽的关键性因素,一方面是战争能力的强大,一方面是得到辽国契丹外其他族群的认同。

强大的政权都是相似的,灭亡的政权各有各的先天隐患。金太祖当年起兵的时候,那会儿的女真一贫如洗,文化落后。所以金太祖手下的那些重臣肯定不会俯首帖耳,而是一群军事贵族合伙人。

金太宗被大臣打二十大板是一个有趣的历史开头,对于任何君主来说,贵族对皇权的压制都是难以忍受的。汉化对金朝皇帝来说,就是特别诱人的解决方案。对大金的皇帝来说,汉化一举多得。

首先,可以有效地统治从北宋抢过来的庞大的中原领土和大规模的汉族人口;

其次,改变和军事贵族的关系。只要你汉化了,你就可以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官僚体系,把贵族、重臣,把他们都给压制住,建立起一种上下有别的秩序。

据金朝的史书记载,金熙宗以及金熙宗之后的皇上海陵王,都是特别残忍的暴君;但史书里面还记载他们对百姓都还不错,尤其是海陵王特别照顾百姓。

为什么会有这种矛盾?很简单,第一,他们要压制贵族,而历史历史是贵族写的;第二,皇帝为了有效地压制贵族,就得笼络老百姓,寻找支持。

此外,高度汉化导致大金渐渐演化成了一元帝国,彻底改变了政治逻辑。

最奇葩的是,大金在统治了几十年之后,它居然开始修长城了(还记得唯一一个修城墙的草原帝国吗?)。

这个长城一直修到大兴安岭,因为东北是龙兴之地,是老家,这地方肯定得保住,蒙古高原那种地儿给它隔出去算了。也就是说,大金只要保住自己农耕地区的这一小块土地就算了,草原上他放弃了。

大金放弃了二元帝国,它也就没有了草原视野。所以趁着这个机会成吉思汗一下就崛起了,一统了蒙古高原。

搜了一下资料,发现大金的灭亡太活该了。

首先,看大金内部,金朝九位皇帝,只有一位是父死子继,而且没有一次嫡长子继位,总共发生三次政变和一次逼宫,九位皇帝有四个不得善终,一个死后被贬为庶人,两个贬为藩王,如果算上倒霉的完颜承麟那就是五个。太宗一系的子孙在政治斗争中几乎全灭;

其次,金人曾对北方游牧蒙古人实行减丁政策,历史上对蒙古各部落也多有欺压。结果就是,蒙古灭亡金朝之后,屠杀了所有金朝王族;

再次,大金和西夏的盟友关系解体。西夏一直是金国最紧密的盟友,直到后期蒙古打西夏,金国见死不救才告吹(尽管大金也是自身难保);

大金和南宋之间的血海深仇就不用说了。哪怕南宋心知肚明「唇亡齿寒」的道理,如果联蒙灭金,下一个就要轮到自己。可有着「靖康之耻」在,必须抽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